中医针灸配合诱导疗法治疗失音症论文_朱永同

中医针灸配合诱导疗法治疗失音症论文_朱永同

朱永同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苏集中心卫生院 731600

【摘 要】目的:分析中医针灸配合诱导疗法治疗失音症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进入我院失音症患者32例,采用中医针灸配合诱导疗法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32例患者治疗前均存在各种临床症状,治疗后32例患者19例治愈,9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医针灸配合诱导疗法的方式治疗失音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帮助患者恢复声带运动肌群的同时散寒润燥、宣肺开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针灸;诱导疗法;失音症

【中图分类号】R24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317-01

康乐县苏集镇位于康乐县西北部,下辖9个行政村,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海拔高,地理条件复杂,自然条件严酷,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医疗水平落后,群众就医条件相对较差,本人在苏集镇中心卫生院从医多年,针对在本地较常出现的这种疾病失音症,由于医疗等各种条件所限,难于有效施治,本人结合自身专业,通过中医针灸配合诱导疗法来治疗失音症,取得了较好效果。

失音症属于癔病的一种,女性属于常见人群,该疾病与精神、情绪等有关[1]。失音症临床表现出突然失声或者是仅能发出耳语声。中医中失音症属于“喉暗”范畴,是以喉为主的病变[2]。在中医治疗失音症已经有较久的历史,针灸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比较广泛,西医治疗采用抗生素等方式因容易引发疾病的反复发作,临床效果不佳。为了改善患者症状,本次研究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诱导疗法进行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进入我院的汉、回、东乡等民族的失音症患者32例,纳入标准:①电子喉镜检查功能正常;②要求患者发yi音时 ,患者声带可做内收动作,但是不能达到中线,声门可见从前至后的裂隙,或声带仅能瞬间靠拢;③患者咳嗽声带可正常闭合。排除标准:①存在器官器质性病变患者;②主观不语患者[3]。32例患者男11例,女21例,年龄16-51岁之间,平均年龄(29.18±0.77)岁。

1.2方法

中医针灸:取人迎、水突、开音1号穴、列缺采用平补平泻法,取中脘、照海、太溪用补法,留针30min,每日或隔日一次,7天/疗程。诱导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嘱咐患者端坐与治疗仪,使用洗必泰溶液漱口并张口进行呼吸,使用5ml注射器抽取维生素C注射液3-4ml,将枕头弯至90°,深入患者口内,对其舌根部进行点状针刺激以及间断滴药,在针刺的过程中注意频率和深度,让患者感觉到痛感即可,同时要求患者发出yi音,每日进行治疗,直到患者正常发音即可。要求患者在每日治疗后采用朗读的方式继续进行正常发音练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失音症消失,能够正常发音,临床症状消失;有效:声音部分恢复正常,咽部刺激征完全消失,伴有症状减轻;无效:无变化甚至加重。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l6.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32例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有效率情况,治疗前32例有效5例,无效27例,治疗后治愈19例,有效9例,无效4例,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效果[n(%)]

3.讨论

中医中,失音又称为“瘖”或“喑”,指声音嘶哑不能发声。分为喉瘖和舌瘖,喉瘖病位在咽喉和声道,与声带创伤、声带结节等疾病有关。舌瘖病位在舌,与心相关。另外因情绪因素导致的功能性失声属于癔病中的一种[4]。失音病因病机比较复杂,既关联内伤又与外感有关,还存在虚实之别。失音症的发病率存在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生活作息不规律等有关系,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体正常的交流沟通,进而影响生活工作,需进行对症治疗。针对失音症,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开始采用针刺法进行治疗,包含针灸疗法、指压穴位等。本次研究中对取人迎、水突、开音1号穴、列缺采用平补平泻法,取中脘、照海、太溪用补法进行针灸治疗,人迎主治咽喉肿痛、咯血、喘息、瘰疬、瘿气,以及高血压等病症,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水突属于足阳明胃经,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主治咽喉肿痛,咳嗽,气喘。人迎、水突、开音一号穴采用局部取穴的方式,能够达到通调局部经气,行气活血开音的功效。列缺有宣肺解表,通经活络,通调任脉的作用,临床中配合治疗咳嗽、气喘等。中脘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喘息不止,失眠,胃炎等。水突和中脘能够起到健脾化痰作用,列缺穴位能够清热解毒和疏风散寒。照海是足少阴肾经的常有腧穴之一,主治精神、神志病证;五官热性病证,妇科病证,小便频数,癃闭。太溪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主治肾虚证,阴虚五官病证,肺系疾患,腰脊痛及下肢厥冷、内踝肿痛,消渴,小便频数,便秘,具有清热生气功效。通过对上述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有效回复患者对声带运动肌群的控制与协调。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诱导疗法,是考虑到患者敏感且容易被诱导的特征,将其注意力集中在咽喉部位,诱导其逐渐恢复发音功能。通过这种诱导疗法让患者舌根部痛觉以及味觉不断受到刺激,患者本能的咳嗽,发音逐渐变得强烈和频繁,促使声门逐渐正常闭合,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原有的语言功能。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2例患者治疗前均存在各种临床症状,治疗后32例患者19例治愈,9例有效,4例无效,临床效果得到大大改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失音症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和诱导疗法其临床疗效显著,达到良好的散寒润燥、宣肺开音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艳,彭建中. 彭建中治疗失音症经验[J].中医杂志,2015,19(23):1999-2001.

[2]蔡美和. 桑菊薄竹饮治疗失音症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1,29(14):31-32.

[3]山东沂南 李祥农. 辨征治疗失音症[N].上海中医药报,2014-01-17007.

[4]张瑜,孙建华. 失音的针灸推拿治疗近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03):57-58.

论文作者:朱永同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  ;  ;  ;  ;  ;  ;  ;  

中医针灸配合诱导疗法治疗失音症论文_朱永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