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论文_徐婷

浅析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论文_徐婷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新希望幼儿园 723500)

摘要: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来说,均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渠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因此,幼儿教育工作中,应该重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对幼儿教育的合力。笔者从幼儿园角度,探讨对家庭教育指导的教育路径、教育价值,以形成幼儿教育的“家+园”互动教育实践。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教育;幼儿教育

幼儿园和家庭作为对幼儿教育的两大微观系统,包含非常重要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价值,在幼儿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教育作用。特别是2010年由我国妇联发布《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全面指导科学家庭教育,规范幼儿教育阶段家庭教育重点,在指导原则中明确提出家庭教育指导应和幼儿园形成互动,为幼儿教育构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教育条件和环境。故此,笔者基于幼儿园视角,探讨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挖掘家园共育幼儿的教育优势,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存在的问题

1.指导内容不全面。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各方面的发展特点都不尽相同,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也应不同。但是当前,几乎没有幼儿园能够根据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家庭教育指导,在培养思维能力、交往能力、规则意识、动作发展、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等方面均表现出具体的指导性。多数只是对幼儿在幼儿园出现的问题或者家长询问到的问题进行指导。

2.指导时间安排不合理。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指导时间上的安排做不到与每个家长的时间都不冲突。幼儿园对家庭教育的个别指导时间通常是幼儿家长接送孩子或开家长会的时候,时间短暂,不能针对幼儿在家庭中的实际问题对家长进行系统、全面的指导;如果专门拿出时间让老师到家庭中去进行指导又会使得教师的工作量倍增,这对于幼儿园来说的确难度非常大。

3.缺乏更加专业的指导者。通过了解发现,家长对指导者的首选是幼儿教育专家,其次是幼儿的老师,再次是“能运用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对来访者家庭的亲子沟通、家庭教育提供专业指导帮助”的专业家庭指导师,最后是有经验的幼儿家长。许多教师由于各方面原因缺乏理论学习,针对孩子出现的实际问题、面对家长的咨询不能指导自如,常常显得“无话可说”或“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

二、改善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对策

1、构建幼儿园和家庭教育沟通机制

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第一步是构建双方沟通机制,畅通家园联系渠道,和家长做到经常性的沟通联系,针对个别家庭作出家访指导,确保家庭教育接收到幼儿园的指导信息。当前,幼儿园和家庭教育联系渠道,主要包括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家园墙面和联系栏、亲子游戏活动、家园联系册、家长信箱、家访等形式,幼儿教师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了解幼儿在家庭表现,告知家长幼儿园教学特点,建立家园有效联系,为幼儿实施针对性教育。此外,幼儿教师利用手机等通讯手段,建立QQ群或微信群,邀请班级幼儿家长加入,和家长实施信息化管理,构建家园共育生态互动,可以随时随地和家长沟通幼儿情况,指导家庭教育开展内容和方式,实现家园教育自由对话。幼儿教师还可以针对特殊家庭幼儿教育进行个别指导,尤其是单亲家庭、赌博习染、暴力教育等,严重危害幼儿健康成长的家庭,进行个别家访和指导,对幼儿教育进行跟踪指导,寻找家庭教育补救办法。

例如,笔者在家长开放日的时候,和家长进行信息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日常表现,询问幼儿每日真实信息,包括睡觉、吃饭、心情等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也告知家长应注意幼儿日常饮食营养保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让幼儿养成健康的家庭生活作息习惯,消除幼儿不良行为;笔者还建立了我班幼儿教育微信群――班级家长群,笔者经常整理关于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信息,和家长在微信群共享,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关于幼儿教育的注意事项,一起抓好幼儿安全教育,加强幼儿体育锻炼,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幼儿社会适应性,鼓励家长带着幼儿参加户外活动,丰富幼儿感性知识。

2、分享幼儿园和家庭教育共育内容

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之间构建沟通机制后,就需要着重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正确认识,将家庭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有效延伸,在接收到幼儿教师对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后,将家庭教育指导落到实处,让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严格执行。幼儿教师利用沟通机制,改变家长错误的幼儿教育观,告知家长过分溺爱幼儿,会给幼儿带来的教育危害,不要包办幼儿所有事务,应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质,构建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纽带,和家长共享幼儿教育的内容,尤其是分享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给家长传授或共享正确的幼儿教育知识,帮助家长认识并改正家庭教育问题,让家长将家庭教育转化为有效的幼儿教育行为。

如,笔者曾经在我园举办家长培训活动,主题是“儿童营养保健”,邀请我园幼儿家长参加活动,在培训活动中,笔者作为主讲人,主要向家长讲述了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如何搭配幼儿饮食,做到比例适当、种类多样、饮食定量、营养均衡,为家长宣传幼儿营养的新知识,帮助家长形成幼儿营养新理念。在活动结束后,很多家长都加了我的微信,经常在微信中和我讨论幼儿的家庭教育问题,并表达了他们的感谢,笔者感到非常荣幸,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此外,笔者还举办了很多活动,广受家长们的青睐喜爱。记得有一次,笔者举办“幼儿防拐演练活动”,将我园幼儿集中在园区内,让“陌生人”接近幼儿,试图诱拐幼儿离开我园区。活动中,很多幼儿因平时缺少这方面的安全教育,被“陌生人”带离了幼儿园,这一幕幕看的家长们心惊胆战,他们庆幸这是演练,我希望以演练促进家长们提高幼儿安全教育意识,进而通过家庭教育,形成和幼儿园的教育合力,减少幼儿意外伤害,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3、注重指导形式的多样化和指导的专业化

注重指导形式多样化。家庭教育指导主要是通过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进行的授课指导。在接受家长的意见之后,可以将传统的每个月的一次集体指导改变成每一周或两周的集体指导。或者根据幼儿园的规模以及当地的固有因素,幼儿园要适当考虑调整集体指导的频次。针对部分家长需要的个别指导,幼儿园应该将个别指导的形式变的灵活多样,传统的电话沟通、短信通知以及家庭联络手册都是属于间接性的指导方式,因此,幼儿园应该尽量多开展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幼儿个体提出有针对性的见解。

注重指导者专业化。与国外相比,家庭教育指导师在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者中占有极小的比例。目前,家庭教育指导者主要是幼儿教师。因此,要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水平。保证幼儿教师与家长能进行专业的指导。幼儿教师应加强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家庭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幼儿园也应该为家园合作培养专门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资,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好的指导,以促进幼儿各方面和谐发展。

综上可以看出,对幼儿教育不是一方的教育责任,应该是多方力量的教育合力,形成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良性互动,实现幼儿园和家庭教育合作,实现幼儿园和家庭教育共育。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应该遵循《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构建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沟通机制,分享幼儿园和家庭教育共育内容,从教育路径和教育价值两方面着手,双管齐下,具体落实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佳艺.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J].中华少年,2015,(31).

[2]杨斌.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才智,2014,(33).

论文作者:徐婷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浅析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论文_徐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