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患者实施浅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论文_高晓颖

浅谈老年患者实施浅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论文_高晓颖

高晓颖

黑龙江省绥化市宝山镇卫生院 152002

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方法,也是治疗和抢救老年病人的主要途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老年人的脾气、性格及发病后的依赖性,更为静脉输液技术带来难度。静脉穿刺成功率直接影响到输液质量、老人康复及护患关系。现将在临床老年患者静脉穿刺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静脉输液;穿刺;护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老年人的患病率和老年病的复发率也逐年上升。而静脉输液为老年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如何减少或避免静脉穿刺的失败概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临床护理人员,笔者对老年患者的静脉穿刺尤其是浅静脉穿刺体会较为深刻,现总结如下。

1老年人心理、生理特点

1.1生理特点[1]老年人的机体衰老,组织器官技能日益减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及脏器疾病,血管壁中层变质钙化、管壁增厚变硬脆性增加、皮肤松弛、血管滑动不易固定、回血缓慢等特点。

1.2心理特点 多数老年患者身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由于长期承受疾病的折磨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及精神变化,表现为焦虑、抑郁少言、固执、暴躁。在静脉穿刺时不仅力求一针见血,还要用关心的语言、轻柔体贴的操作,让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充分享受被人尊重、关心、理解、同情的人性化服务。

2针头及穿刺部位的选择

2.1针头的选择 一般晶体溶液选用5号头皮针,胶体溶液、营养液选用7号头皮针,血液制品选用7~9号头皮针[2]。多数患者选用5号头皮针后反映穿刺不痛或有轻微感觉,应用小针头可减轻对血管的刺激,减轻疼痛反应,减轻对血管壁的损伤,穿刺时减轻阻力,便于穿刺。

2.2穿刺部位的选择[3,4]老年患者多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孙宝华等认为应该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穿刺部位。

2.2.1高血压、冠心病患者 应该选择小静脉,因这类患者的血管硬化表现在大血管,而远离心脏的表浅小血管往往受损较少。

2.2.2糖尿病患者 应选择手足部位比较直、管腔稍粗的血管,因为这类患者的血液往往处于高凝状态,不等回血就凝固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3肝功能衰竭及血液病患者 避免使用肢体内侧的血管,这类患者血管脆性大,凝血机制差,输液拔针时易渗血,出现大片紫斑,应选择细的小针头,旁侧进针时动作要轻、稳、准。

2.2.4肥胖患者 脂肪丰富,静脉较深不易显露,但较易固定,应选择粗大的血管。

2.2.5瘫痪患者 选择易固定,不影响健侧肢体活动,利用患侧肢体血液循环。

3穿刺方法及技巧

3.1穿刺方法 一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向心性穿刺,遵从先远后近,先浅后深,先细后粗,先手后足,先难后易,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的常规方法;另一种是逆心性穿刺,适用于近心端静脉已损伤,而远心静脉仍完好的患者,尤对指掌关节附近的浅小静脉,可防止固定不牢造成的穿刺失败,提高静脉的有效利用率,适用于一般药液,不适用于高渗及刺激性强的药液,浅小静脉走行与皮下与深静脉交通,无静脉瓣,上腔静脉的反复穿刺刺激侧支循环及小静脉交通支开放。

3.2穿刺技巧[5]

3.2.1对于弹性差滚动的血管 重点做好固定后再行穿刺,进针的角度及力度相对要大,固定可采取两种方法:(1)左手拇指绷直血管下端。(2)左手食指固定穿刺血管上端,拇指固定穿刺血管的下端。

3.2.2对于表浅脆性大的血管 穿刺时可采用低角度缓慢进针法,宁慢勿快;松止血带时要轻轻松开。

3.2.3对于硬化的血管 血管触之有坚硬感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滑动,穿刺时判断血管是否通畅非常重要。可用食指与中指在穿刺血管中间施压,然后推至两端,保持食指与中指大约2cm距离,松开远心端,如果血管立即充盈,说明此血管通畅,可于静脉上呈30度进针。

3.2.4对于凹陷性水肿患者的血管 穿刺时可先用热毛巾湿敷穿刺部位,然后用大拇指沿血管走行稍用力按压穿刺部位,使组织中的水分挤向周围,在凹陷处看到血管后快速进针。3.2.5多数老年患者血管硬化、弹性降低、脆性大、易滚动,对此可采用食指、拇指固定血管两端,穿刺时采用从血管上方直接刺入血管的方法,可避开伴行的神经,使穿刺无痛、快速、易成功。

3.2.6操作者的良好心态是穿刺成功的基础,操作前护士要整理自己的心理状态,树立对穿刺成功的信心。认真选择血管,不要急于进针。选择血管的同时与老年人谈论一些轻松的话题,使病人感到亲切、温暖,情绪放松,并对操作者产生信任感,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此外,老年患者与外界接触少,子女工作忙,会产生抑郁、孤独,应多与其谈心交流,使他们在心理上消除顾虑,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做到一针见血,这样不仅能提高穿刺率,更能减轻患者痛苦,同时也使患者对我们产生信任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护理

4.1做好病人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由于慢性病多,病程长,曾多次反复住院,对健康知识了解的越多,自我保护意识越强。在接受静脉穿刺时都愿意见到一针见血、疼痛轻微,穿刺后局部不渗液,拔针后局部不渗血,皮肤不青紫的技术服务。对自己记忆不太深刻或曾给自己穿刺有过失败经历的护士表现拒绝或躲避,对自己信任的护士能够和颜悦色、积极的接受。因此,在为病人进行穿刺的同时,边操作边和病人交谈,关心病人的病情生活;同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态度和蔼,设法稳定其紧张情绪;分散其注意力,提高其痛阈值,可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4.2输液过程中的护理 加强巡视观察,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对疼痛反应较迟钝,行为容易失控,巡视时要和病人谈心,检查输液部位,有无血管疼痛感,输液速度是否正常,有无输液不适感,及时发现,及时处置[6]。

4.3输液后的护理

4.3.1拔针后的按压方法 改变传统的拇指按压法,采取用三指按压法即食指、中指、无名指同时按压。按压范围在皮肤针眼及针眼上方2cm范围处,使皮肤针眼和血管壁针眼同时按压,按压时间不小于5min,力度中等,在按压同时,输液侧上肢举高,以减少患者发生出血瘀斑等情况。

4.3.2血管维护法 嘱患者拔针后15~30min内不要负重如拎东西、活动手部;2h之内不宜洗手浸泡局部,以防止穿刺处感染。

5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的成功与否对疾病的治疗,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因素很多如根据不同情况的血管选择不同的穿刺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谐的护患关系,输液过程中的护理措施也可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如长期

输液的患者给予教会患者保护血管的方法,保证了下次穿刺的成功。所以运用和做好静脉穿刺的各种方法和影响因素可以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叶轶莉.浅谈对老年患者进行浅静脉穿刺的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2期.

[2]裴爱侠.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穿刺成功技巧[J].中国伤残医学,2011年01期.

[3]何兴萍.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技巧和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20期.

[4]贺亮,肖姝.浅谈老年人静脉穿刺的体会[J].吉林医学信息,2006年Z1期.

[5]吕澄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A];全国第11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左群英.手足背浅静脉逆向穿刺输液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13期.

论文作者:高晓颖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  ;  ;  ;  ;  ;  ;  ;  

浅谈老年患者实施浅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论文_高晓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