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管理理念在脊柱俯卧位手术中压疮管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李蝶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1

【摘 要】目的 观察将品管圈管理理念运用脊柱俯卧位手术中压疮管理中对在降低压疮的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手术室对全麻下俯卧位行脊柱后路手术纳入标准的240名患者在术中压疮的防治的两种不同管理方法的效果,其中对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开展手术的120名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管理组作为实验组,对2015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开展手术的120名患者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管理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I、II、III期压疮发生率及手术医生对手术体位满意度,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I、II、II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医生对实验组患者体位安置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将品管圈管理理念运用脊柱俯卧位手术中压疮管理中,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能有效的降低脊柱俯卧位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医生对患者手术体位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品管圈;脊柱手术;压疮发生率;俯卧位

脊柱手术具有手术种类多、创伤大、体位摆置复杂、手术时间长等特点,加上施行脊柱后路手术时必须将患者安置俯卧位以适应手术需要[1]。俯卧位是脊柱手术中一种特殊体位,而且手术体位的摆放主要是由手术室巡回护士完成,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和风险的护理操作。术中患者常常需要采取被迫体位,且患者的翻身难度也增加了,这些因素会增加患者的压疮发生率[2]。如何对脊柱俯卧位手术患者进行管理来降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是我们手术室护士该思考的问题。品管圈是指由工作性质相同、相近或互补的基层工作人员本着自动自发的精神组圈,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运用科学统计及品管圈手法,启发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结合群体智慧,持续改进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改善品质,提高效益,并使每位成员享有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3]。它的出现正好符合现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需要,将它运用脊柱俯卧位手术中压疮管理中,倡导护理人员人人参与到护理质量的管理中来,发挥护理人员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可以使我们手术室的服务质量和护理质量得到持续的改善。我院对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开展手术的120名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管理,取得满意的成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手术室对全麻下俯卧位行脊柱后路手术纳入标准的24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①自愿参加本研究者;②能耐受手术和体位摆放,无明显心肺肾功能不全者;③Braden 量表压疮评分 ≥12分[4]者。其中对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开展手术的120名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管理组作为实验组,对2015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开展手术的120名患者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管理组为对照组。实验组120名患者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1.9± 6.2岁;男性69例,女性51例;实施手术: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48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56 例,颈椎手术 16例;手术时间为80-320min,平均151.9± 16.2min。对照组120名患者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3.1± 5.8岁;男性70例,女性50例;实施手术: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50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52例,颈椎手术 18例;手术时间为75-318min,平均153.9± 15.8min。。两组患者年龄、男女比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资料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120名患者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管理,巡回护士术前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对于Braden 评分 ≥16分的患者,填写压疮风险评估表,上报护理部,按以往工作经验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1.2.2实验组120名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管理,具体如下:

1.2.2.1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由手术室护士长担任圈长,成员包括手术室骨干护士及脊柱外科手术专科护士。对小组成员进行品管圈管理、压疮防治及脊柱外科俯卧位安置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圈长不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关知识考核,对于考核不过关着,督促其学习,并再次进行考核至考核通过。

1.2.2.2 品管圈理念活动期 对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开展手术的120名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管理:1主题选定和目标设定:品管圈管理小组成员共同商议选定降低全麻下俯卧位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为主题,小组成员根据现状分析,制定出脊柱外科俯卧位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压疮管理安全目标。2活动计划制定:小组成员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根据脊柱后路手术俯卧位体位安置的要求,对国内外文献报道的护理措施及管理方法进行汇总,对我院2015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开展手术的120名患者采用传统的方法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制定出降低全麻下俯卧位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计划。3分析原因:各个品管圈的成员采用六何分析法(5W1H原则)[5],根据2015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开展手术的120名患者采用传统的方法管理中分析,影响全麻下俯卧位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因素有:手术室对于压疮管理制度与流程不完善,缺乏监督和指导作用;巡回护士对压疮的发生认识不够,导致责任心不足,交接班不清楚;护士对于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俯卧位安置操作不熟练等。4对策的实施:由品管圈管理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完善压疮管理制度与流程,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强调执行力度。术前运用Braden 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来识别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对于Braden 评分 ≥12分的患者,巡回护士填写压疮高危评估单并上报护理部。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对于受压部位如颜面部、髋部给体予预防性贴减压贴。位安置时注意力学原理,选择合适凝胶体位垫来支撑患者受压皮肤。术中注意保暖,改善血液循环,加强患者受压皮肤情况的观察,及时减压,重视患者皮肤情况的交接班情况,责任到人。由圈长组织定期开会反馈在品管圈活动开展期间发生的问题,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找出最佳对策,并定期对所有品管圈成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使得每个圈成员对相关知识全面掌握,并能熟练应对相关问题的出现。巡回护士做到对患者每班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翻身情况、患者压疮高危险因素识别、对高危因素处理效果、患者受压皮肤情况等。将科室人员的培训情况、考核成绩及压疮管理效果直接与绩效挂钩 以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压疮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确保压疮管理安全目标实现。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对对带教工作的期望值和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理论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I、II、II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医生对实验组患者体位安置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 缺血、低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6]。压疮可通过护理干预进行预防,其发生率是评价各级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7]。俯卧位是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所需的一种特殊体位,由于此类手术时间较长,而且该体位安置时改变了原有的力学原理,可造成患者身体负重支撑由原来的受力面改变为受力点,再加上加上患者在全麻醉后肌肉处于松弛状态,患者感觉丧失,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医生因手术的需要对患者身体施加压力,这些因素使得脊柱后路手术俯卧位患者成为压疮的高危人群。传统的压疮管理方法因手术室压疮管理制度与流程不完善,缺乏监督和指导作用;巡回护士对压疮的发生认识不够,导致责任心不足,交接班不清楚;护士对于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俯卧位安置操作不熟练等因素导致患者压疮的发生一直处于高发状态。品管圈活动的特点是授予了小组内每个人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8],一方面能够显著的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充分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其对工作能够投入百分百的热情。我们对脊柱后路手术俯卧位患者的压疮管理采用品管圈活动管理,建立护理部、圈长、圈成员多级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商讨完善压疮管理制度与流程,对脊柱后路手术俯卧位患者压疮发生情况进行动态的监护及时识别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体位安置时注意力学原理,选择合适凝胶体位垫来支撑患者受压皮肤。术中注意保暖,改善血液循环,加强患者受压皮肤情况的观察,及时减压,重视患者皮肤情况的交接班情况,责任到人。由圈长组织定期开会反馈在品管圈活动开展期间发生的问题,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找出最佳对策,并定期对所有品管圈成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使得每个圈成员对相关知识全面掌握,并能熟练应对相关问题的出现。巡回护士做到对患者每班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翻身情况、患者压疮高危险因素识别、对高危因素处理效果、患者受压皮肤情况等。将科室人员的培训情况、考核成绩及压疮管理效果直接与绩效挂钩以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压疮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确保压疮管理安全目标实现。通过我们的研究表1可见,实验组患者发生I、II、III期压疮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患者体位安置合适是及时患者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减少并发症的保证。通过我们的研究表1可见,手术医生对实验组患者体位安置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上所述,将品管圈管理理念运用脊柱俯卧位手术中压疮管理中,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能有效的降低脊柱俯卧位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医生对患者手术体位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赵海璇,胡开萍,梁思华,等. 细节管理在预防脊柱后路手 术中发生压疮高危部位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 志,2012,28(2):165 - 166.

[2] 蒋琪霞,管晓萍,苏纯音,等.综合性医院压疮现患率多中心联合调研[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26-30.

[3] 卢芳艳,江南,赵悦.推行护理品管圈活动的困难因素调查与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10(8):664-666.

[4] 姚智萍.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效果的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1,10(4):347-348.

[5] 徐建鸣,丁万红,方亭妮,金志芳.应用品管圈实施患者跌倒管理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3-26.

[6]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8-283.

[7] 何海燕,刘雨村.赛肤润液体敷料对危重患者难免压疮预防的效果观察[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7(38):723-725.

[8] 惠琴.品质管理中的护理文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865-866.

论文作者:李蝶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  ;  ;  ;  ;  ;  ;  ;  

品管圈管理理念在脊柱俯卧位手术中压疮管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李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