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的必要性探讨论文_李未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的必要性探讨论文_李未名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1002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常规病理检查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来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取的研究对象中,根据已经设置的排除标准,最终有12例患者的病理检查被诊断为恶性患者,即LC术后患意外胆囊癌的发生率有18.46%,结论:大多数胆囊癌患者术中可发现可疑病变,极少数肿瘤处为极早期而无法发现的患者,使用单纯胆囊切除也可达到有效治疗效果。因此,LC术后行常规胆囊病理检查必要性不太明显。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规病理检查、必要性

现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经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临床中肝胆外科实施次数最多的手术类型。一般来说,术后患者的胆囊标本将被送至病理科实施病理检查,目的是为了发现患者是否存在意外胆囊癌[1]。胆囊癌是肠道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预后不佳生存率不高,需要对对患者实施尽早诊断及手术干预,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胆囊癌早期患者特异性不明显,临床表现也与良性胆囊疾病很是相似,因此,早期对胆囊癌诊治的难度较大,其有效手段就是对患者实施病理检查[2]。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来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来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5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5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8.21±1.78岁。排除标准:(1)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术前依据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点分析患者为高度疑似胆囊癌。

1.2方法

1.2.1中转开腹原因

(1)术中发现患者为胆囊炎症,且粘连严重,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困难;(2)手术过程中依据患者特点发现患者为高度疑似胆囊癌患者;(3)术中经快速冷冻发现患者为胆囊恶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对胆囊大体标本的处理及观察

对患者胆囊切除后,医生需要尽可能取出患者的完整胆囊。之后沿着患者胆囊管断端至胆囊底的连线,对胆囊进行纵向剖开[3]。对胆囊中结石取尽后,利用纱布对胆汁蘸取干净,仔细观察并触摸胆囊壁,对患者胆囊壁的质地、有无不均匀厚度、结节、包块、厚度等情况进行了解,并观察黏膜是否光滑,其中有无新生物出现。若患者胆囊壁厚度>3mm,则判定患者为胆囊壁增厚[4]。之后对患者可疑性的癌变区域进行选择性标记,后对患者行术中冷冻分析。最终,依据患者的冷冻结果对下一步治疗方案进行确定。

2.结果

2.1意外胆囊癌发生率

选取的研究对象中,根据已经设置的排除标准,最终有12例患者的病理检查被诊断为恶性患者,即LC术后患意外胆囊癌的发生率有18.46%。

2.2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12例意外胆囊癌患者年龄为42-70岁,平均年龄为(53.4±1.2)岁,男女比例为1:3,其中腺癌9例,腺鳞癌2例,鳞状细胞癌1例.根据胆囊癌TNN分期,7例患者为原位癌,2例患者为肿瘤侵犯至胆囊固有层,3例肿瘤侵犯至肌层。

2.3意外胆囊癌患者术前影像学

9例患者在术前经影像学检查已提示胆囊存在可疑性病变,有胆囊隆起样变、胆囊占位、胆囊壁出现不均匀增厚等等。另外有3例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单纯胆囊结石,未出现其他可疑性病变。

3.讨论

3.1选择性胆囊病理检查意义

为了减轻医疗风险,对患者治疗的费用进行有效控制,现今我国正在逐步推动各项医疗制度改革。在诊疗过程中,需要避免对各项医学检查进行滥用,而需要利用更为经济有效的方式使得检查结果真正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现今在外科手术中,对标本行病理检查已经较少使用,有学者建议,在外科手术中应就标本进行选择性病理检查。与这项结论相似,现今的研究认为LC术后对胆囊标本实施病理检查也应该是有选择性的。

3.2LC术后对标本行选择性检查的可行性分析

尽管现今医学界的各项检查手段已得到不断更新,但在对胆囊癌的早期诊断过程中仍存在较大难度。一般来说,所有胆囊良性病变患者都需要面临LC术后仍可能出现意外胆囊癌的窘境[5]。不同研究中,患者出现意外胆囊癌的概率也有所差异,但大概发生在5%左右,发生率的不同与研究中纳入对象的参数差异以及种群不同所形成的不同胆囊疾病发病率有着显著联系。本次研究中得出,选取的研究对象中LC术后患意外胆囊癌的发生率有18.46%,与研究结果略有差异,可能与研究对象纳入标本较少有关。

3.3LC术后行常规病理检查有待商榷

对于一些学者提出的对LC术后对标本行选择性病理检查的观点,另一些患者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胆囊癌即使是处于进展期,对胆囊观察也可能发现未出现任何可疑病变,因此,推荐在LC术后对患者行常规病理检查,防止出现进展期胆囊癌被忽视的情况。但现今的医学界研究成果越来越支持对胆囊标本实施选择性病理检查。这主要是因为对胆囊标本实施常规病理检查费用加高,若在术后对胆囊标本实施选择性病理检查,将会极大节省医疗费用,并对病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进行减少。当然,选择性对LC术后胆囊标本行病理检查的合理度是否充足,仍需要继续研究下去,需要全国范围内甚至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中心采取随机对照实验予以证实,其结果的进一步推广则需要医患双方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颖,朱斌,李丹,任宇,王岩,宫轲,路夷平,阿民布和,张能维.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轻、中度急性胆管炎的疗效[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22):3614-3619.

[2]雷蕾,吴志宏,刘雷,罗在胜,刘友富.腹腔镜意外胆囊癌八例的外科治疗体会并文献复习[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11):3100-3102.

[3]张辅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108例患者的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2012,(06):63.

[4]陈光兴,陈媛,彭自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500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2,(09):68-69.

[5]陈永利,孙岩,孙世波.无胆总管结石高危因素的胆囊结石患者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的必要性[J].肝胆外科杂志,2012,(01):36-37.

论文作者:李未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3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的必要性探讨论文_李未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