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20例脑积水的临床分析论文_段生韦

四川省华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段生韦 638600

【摘要】目的:分析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20例脑积水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非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实验组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5.0%明显低于实验组90.0%,对照组总发生率30.0%明显高于实验组15.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脑积水能够提高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可调压式分流管;脑积水;临床效果

脑积水发病原因,可能与颅内炎症、脑血管畸形、脑外伤等有关[1],患者会出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视神经乳头水肿等。由于会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临床中需要积极治疗。目前针对脑积水的治疗,包含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本次研究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进行临床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积水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过头颅MRI或CT明确诊断,符合临床脑积水的诊断标准[2];②患者了解本次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颅内感染和高蛋白患者;②合并有内脏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3]。40例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在24-71岁之间,平均年龄(54.17±3.32)岁,外伤性脑积水14例,脑肿瘤术后脑积水3例,脑出血术后脑积水3例。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在26-69岁之间,平均年龄(55.03±2.97)岁,外伤性脑积水15例,脑肿瘤术后脑积水2例,脑出血术后脑积水3例。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40例研究对象均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在全麻下进行手术。40例患者采用额角穿刺,在额部发际内做一直切口,于中线旁2.5cm冠状缝前2.5cm处钻骨孔,十字形切开硬脑膜,脑室端引流管在针芯的引导狭隘垂直外耳道连线插入侧脑室,插入深度为6-7cm,引流管插入侧脑室之后,有脑脊液流出代表穿刺成功。然后在上腹部行正中切口,切开腹膜,使用空心通条在腹部、胸部、颈部、耳后、头皮帽状腱膜下打隧道,将分流管腹腔段引置于隧道内,使用可调压分流阀门分别与脑室段和腹腔段进行连接后可见腹腔端有脑脊液流出。

对照组采用非可调压式分流管,沿颈-胸-腹皮下隧道远端置入腹腔。

实验组在穿刺成功之后安装分流阀门,使用可调压式分流管。术前根据腰穿测定的压力设置分流管阀门的压力,正常压力脑积水设定为90-140mmH2O,高压性脑积水设定为150-180mmH2O,根据特定磁场编码改变阀门压力的调压器对分流管阀门术后进行压力调节。在将可调压式分流管拆封之前,使用阀门压力的调压器对分流管阀门进行术前压力设定。

1.3观察指标

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好转或者逐渐好转,影像学结果提示脑室系统缩小,硬膜下无积液、无血肿,或者仅存在少量积液和血肿;无改善:症状无好转,影像学结果提示脑室系统无变换,甚至加重出现并发症。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包含泵管堵塞、颅内感染、分流不足、分流过度。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临床改善情况

对照组有效率65.0%明显低于实验组9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X±S)

3.讨论

脑积水在临床中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就是采用V-P分流术。本次研究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和不可调压式分流管进行临床对比研究。有相关研究显示,在分流术前对分流管压力进行科学选择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4]。不可调压式分流管由于穿刺管和分流泵是在同一个包装之内,如果术后传此后测得的压力与选择的压力类型不符合,会不容易更换。因此在临床中会有神经外科医生在术前进行腰穿测脑脊液压力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分流管压力类型[5],但是实际上采取术前腰穿的方式并不能真实反映颅内压。不可调压分流管由于压力泵固定,但是脑脊液的压力是变化的,因此临床中发生分流不足或者分流过度的可能性较高。而可调压式分流管能够通过体外磁性调控装置调高或者调低分流阀内部从而改变阀门压力[6],有效解决了不可调式分流管压力泵固定的问题,在减少并发症发生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有效率65.0%明显低于实验组90.0%,对照组总发生率30.0%明显高于实验组15.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脑积水患者采取V-P分流术并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其临床效果明显高于不可调压式分流管,并且并发症更少。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过少,希望临床中有更加深入的研究,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完善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徐德才,张少军,姜之全等. 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成年人脑积水20例临床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17(11):1486-1487.

[2]周煜. 可调压式脑室—腹腔分流管治疗外伤性脑积水临床研究[J]. 山东医药,2010,33(04):53-54.

[3]夏海全,李祖晟,姜昊荣. 应用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脑积水11例临床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2010,22(04):631-632.

[4]徐昊,王占祥,陈东汉等. 可调压分流管置入治疗脑积水疗效的系统评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21(01):78-85.

[5]王世伟. 46例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53(22):194-195.

[6]吴雷,邓志锋,刘越等. 使用可调压分流管治疗脑积水39例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2011,29(18):3385-3387.

论文作者:段生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3

标签:;  ;  ;  ;  ;  ;  ;  ;  

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20例脑积水的临床分析论文_段生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