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烧伤科护理质量改进中的运用论文_孟美芬,杨艳艳,刘丽红

孟美芬 杨艳艳 刘丽红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 云南昆明 650101)

【关键词】品管圈;烧伤科;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9-0205-02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的小团体,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问题,是一种活泼、自由、高效的解决问题的形式[1]。我科自2014年1月至今已开展6期QCC活动,前3期已顺利完成,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另3期正在进行中。在2015年“5.12”护理部组织的全院QCC成果汇报比赛中,我科第一期“ 降低烧伤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和第二期“提高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分别荣获“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这是对我们开展QCC活动的肯定,也是对我科护理人员的鼓励。现就“降低烧伤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的活动做一简要介绍。

1.对象

1.1 对象

烧伤科护理品管圈由全体护士自愿报名,为了更好地开展品管圈活动,最后选定12名圈员。第一次会议,由12名圈员投票选出杨艳艳为圈长,孙林利为辅导员,李霞为记录员,后期因孙林利3月份外出进修学习,再次选出护士长孟美芬为辅导员。

1.2 活动主题

第二次会议,采用头脑风暴,12名圈员设计12个圈名圈徽,经过民主投票获得票数最多的是“关爱生命”和“康馨圈”,再经会议讨论,决定整合两个圈徽,确定圈名为“康心圈”,提案人:全员。“康心圈”含义:①烧伤科全体护士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宽容心护理烧伤患者,使其早日康复。②烧伤科全体医护人员祝愿烧伤患者身心健康。圈徽意义:烧伤科全体医务人员心连心、团结协作,用耐心、细心、责任心、宽容心护理烧伤患者,使患者的生命重生、心理重建、走入社会、重塑人生。“康心圈”成立后,圈员们即刻积极地开展康心圈活动。第三次会议,在“降低烧伤住院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提高医护人员的有效沟通率”、“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等五个主题中,经过圈员以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选定“降低烧伤住院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本次活动主题。主题选定后,在圈长的组织下,全体圈员积极开展活动。

1.3 目标与计划

第四次会议我们进行了“目标设定、现况把握”。我们的目标:2014年3月31日前烧伤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耐药菌感染率由11.05%下降为6.03%。第五次会议,我们进行了“解析、拟定对策”根据“品管圈”的活动步骤,我科“康心圈”在2014年1月份进行了“品管圈”活动步骤: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目标设定、现况把握、解析、对策拟定;3月份进行了“品管圈”活动步骤——“对策实施”。4月份进行“效果确认”,5月进行“标准化”与“检讨改进”。

由于对品管手法欠熟练,时间紧,临床工作繁忙,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很难一蹴而就地达到预想的目标,因此,我们在圈内多次开会,休息时间利用“微信”或者“短信”的形式进行沟通交流,人人参与,不断进行整改,边整改边实施。

2.结果

2.1 有形成果评价

每一类对策实施结束后,收集数据,制作柏拉图。最后对策全部实施结束,收集为期一个月的数据,与改善前的数据进行比较,制作改善后柏拉图,改善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5.19%。按品管圈方法给出的公式,分别计算目标达标率和进步率。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116.73%。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53.03%。经过此次活动,烧伤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明显下降。2014年6月至今跟踪检查发现烧伤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得到有效控制。

2.2 无形成果评价

对责任荣誉、脑力开发、QCC手法等项目进行评价。评价方式:由圈员以自评方式评分,求取平均分并制作雷达度。结果表明,圈员认为在QCC手法有明显提升。

3.结论

3.1 品管圈活动与院领导及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支持息息相关

QCC小组一边学习品管圈手法一边进行质量改进,充分调动了每个圈员的积极性,使人的因素在管理活动中得到了重视。在QCC活动中采用“头脑风暴”、“问卷调查”等品管工具,使得在一线工作的圈员,充分发掘工作现场的问题,开拓创新多样化的对策,从而解决问题所在。

3.2 通过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品管圈”活动

本着圈员自愿、自发的精神,发挥每一位护理人员的聪明才智,从“要我做”变“我要做”,结合群体智慧、群策群力、持续性从事各种事物的完善活动,创建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增强工作责任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规范医院的护理管理和服务水平。我科第二期 “品管圈在护理电子病历中的应用”,在护理电子病历缺陷率大幅度降低的同时,不但使护理电子病历书写更加规范,而且还大幅度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圈员自己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2]。

【参考文献】

[1]刘丽红,黄玲,赵瑞华等.品管圈在护理电子病历中运用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0):88-90。

[2]蒋小平,郑显兰,吴利平等.品管圈圈长科研能力变化的纵向对比观察[J].重庆医学,2016.45(4):460-461.

论文作者:孟美芬,杨艳艳,刘丽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3

标签:;  ;  ;  ;  ;  ;  ;  ;  

品管圈活动在烧伤科护理质量改进中的运用论文_孟美芬,杨艳艳,刘丽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