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技术替代与就业发展_农业论文

农业技术替代与就业发展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发达国家,高度技术化是农业最显著特征之一。无论以农业技术研究达到的深度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加以衡量,还是以技术投量及产出水平加以衡量,农业生产活动都在日益成为一种高级经济活动形式,完成着对传统生产要素的依赖向现代技术要素依赖的转化过程。而我国的情况却不完全这样。农业增长的可能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取决于传统耕作手段的选择和受自然资源禀赋的限制。在大多数农民的经济行为中,较少考虑技术替代品的作用。人们担心农业就业本已不足的情况会因为技术替代而变得更加严重,这一担心缺乏足够的理由和科学依据。事实上技术替代不会永久地造成劳动者就业机会的净减少,相反,随着经济多样化的发展和各经济部门联系的增强,技术替代正在以其特有的方式促进社会就业的发展。

一、技术替代与要素比例变化的一般关系

经济增长过程是要素组合变动过程。今天的生产者不再局限于以土地、劳动和资本为基础的长期静态均衡的经济增长。替代品比比皆是,以至于他们每时每刻都在用新的眼光确定经济增长的源泉。

图1 不同产出规模、技术偏好对要素比例的影响

选择生产要素,或称哪种要素组合最好,完全取决于经济效益。单从组织方式看,可能有无限种方法,但具体的生产组织者只能择其一种。技术时代中,一种方法不可能永久采用,而经常被另一种或其他多种方法所取代。一项技术被采用(我们称之为技术偏好)通常要涉及要素比例的变化,同时要素比例变化必然意味着要素利用总水平的相应变化。但是否意味不受偏好的要素利用总量一定减少,利用等产量图形有助于我们提出正确结论。

假设土地要素固定,生产者只能在节省资本和节省劳动的两种技术中选择。图1中为三种产出规模情况下的等产量线。它们分别处于图形右上方的不同位置。偏离原点越远,产出水平越高。对于同一条等产量线来说,它没有常数斜率,且斜率为负,这表示在替代方式中,当产出目标一定时,一种投入增多则另一种投入减少。从图中看,P[,1]下端较P[,0]平缓,表示P[,1]技术的资本密集程度高于P[,0]技术。

产出情况下的成本支出,其斜率表示资本与劳动价格比率。生产组织者将在劳动价格、资本价格和产出价格的比较中确定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生产选择。

以技术的角度看,等产量线上没有哪一点比其余点更优越,因为每一点都代表相同的产出规模。但从经济的角度看,等产量线上不存在成本始终最小的单一组合。当劳动价格较高时,生产组织者将偏好资本更为密集的技术。反映在图中为L/K(要素比例)降低;当劳动价格较低时,生产者将偏好劳动密集技术,同理L/K增加。

。图中A点到B点的移动反映了上述变化过程。对要素比例的全部影响是替代效应和产出效应引起的变化之和。

由此得出以下结论:

1.替代社会里,生产组织过程是各种要素的动态组合过程,反映在要素比例的变化中,当偏好发生,要素得到重新配置,一项新要素比取代旧要素比。

2.要素比例变化取决于要素价格比率变化的方向。如果资本对于劳动供给来说相对充足,则资本与劳动价格比率下降的作用是使成本线扁平、诱使生产者采用资本更为密集型的技术。相反,如果资本对于劳动供给来说相对稀缺。资金与劳动价格比率增加将刺激生产者采用劳动更为密集型技术。

3.要素需求及组合方式的最终确定由要素比例与产出规模共同作出。扩大产出规模,必须追加生产要素。至于追加节省劳动的替代技术,还是追加节省资本的替代技术,则要由要素比例来决定。当要素比例确定之后,两种技术要素总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同时增加,只是增加的速度和规模不一致。因此不能说偏好节省劳动的替代技术一定会减少就业。

二、农业技术替代对就业的影响

把农业失业归于技术替代是一种误解。我们很容易从实际中考证出技术替代与就业的内在统一关系。

(一)技术替代产生新的就业形式 虽然技术替代可能减少特定产业的就业,但它并不会造成永久地减少经济工作机会的那种失业。确切地说,它使就业从一个产业转向另一个产业,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如果说一种生产或工作环节需要较少人的劳动,另一种生产或环节则可能需要更多人的劳动。

对于新技术来说,它可以在某个工作环节替代出大量劳力,同时在其它工作环节上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农业机械化技术为例,农业机械成倍、几十倍或上百倍的替代劳力,而这些替代下的劳力只要条件具备会很快被机械维修保养、油料供应、调度管理、成本核算、操作培训、机械制造,以及修筑道路,水利设施等工作形式所吸收。

技术替代创造了多少农业外追加工作时间,与由于替代农业内部损失的工作时间相抵是否导致就业机会的净损失,关键看技术本身的性能、使用目的和生产这种技术劳动产生的场合。如果耕种深度与作物单产有直接因果关系,拖拉机的使用便不会造成对劳动的替代。如果技术是通过进口方式投入的技术变革导致的农业外追加就业机会就会被打上一个折扣,所增就业机会就会流向国外。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突破,新的就业机会不断进入经济生活中,给社会创造着种类繁多、层次不一的就业形式。它把人的劳动推广向一个新的更高层次,众多的劳动者不断从直接劳动主体的地位转变为创造技术,使用技术,为技术服务等更广阔的活动领域。

(二)技术替代加强农业与其它社会产业的联系 社会经济构成中,很多新部门、新产业的出现与农业技术的采用密切相关。这种关系可以用农业对工业、工业对农业、工业对工业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贡献来说明。作为一种正式表述:衡量特定产业(部门)产品最终需求自发增长的影响,不仅包括这个特定产业的产量以及供给这个产业以投入的部门的产量;还包括供给供给者的其它部门的产量。这样供给者与被供给者之间环环相连,无穷无尽。产业间、部门间不是彼此隔离,而是一个联系与另一个联系紧紧相扣。

产业(部门)间的经济联系是现代经济的显著特征。原始农业中,“联系”基本不存在,传统农业表现得极其微弱,现代经济促使联系的纽带不断增强和扩展。比如,为提高农业的产出能力需增加现代工业品投入,于是化肥、农药、种籽繁育、疫病防治等行业和部门应运而生;为高质量满足社会消费需求,农产品加工仓储、运销行业从经济部门中独立出来;为了使更多的人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教育必须成倍地增长。除此之外电力、机械力、化学化、核动力都是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基础保证。

新技术层出不穷,新技术造就新消费,新消费鼓励新行业。新技术品位愈高,行业分离程度愈大,行业间的联系也愈密切。据统计,美国由于在农场中广泛使用现代技术,每个农场工人可为5.2个非农业人口创造就业机会。在一般的经济社会中,有2/3左右的产业或部门与农业有直接或间接,前向或后向联系。农业这个无止尽技术要求的产业,未来更多的经济部门和就业机会将由它引发。

(三)技术利润再投资对就业发展的正效应 技术利润再投资对就业机会有直接影响。一般说来,一项技术被采用总是在接受了利润这个“法官”鉴定,被证明扣除成本和风险后是有利可图的。如果利润或剩余不是用于消费,而用于生产性投资,就业就可以得到增加。反之情况就相反。以下模型说明了这个问题。

图2 技术利润再投资对就业的影响

实际中,投资是受利润控制的行为。技术进步提供的追加农业利润是用于增加消费还是用于扩大投资完全取决于利益有无或大小。如果投资有益于进一步增加农业预期商业性收入,这种投资在生产者眼里便是合算的易被接受。

技术带来的额外利润一般有两个投向。一是继续向土地投入,改善土地的耕种环境和耕种质量,增加土地产出能力;二是向土地外的产业和经营项目投入。后者的结果使农业劳动者获得双重社会身份。他们一方面从事土地经营,一方面从事农业以外的某项或某几项产业的经营。谁主谁次,取决于收入来源的多寡和花费的劳动时间。它有效地消除了农业劳动者季节性、结构性失业和收入不均的社会压力。

在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工业化带来的新的劳动需求应付不了剩余劳动转移的急切程度。需要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就业机会。农业劳动者把技术带给他的额外收入投向农业外产业项目上的意义不仅解决了他本人就业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农业劳动者参与社会产业的创造,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工业化进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农业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征,它表明农业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助手,农业有能力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

三、增加我国农业就业对策的选择

先进的农业技术不会造成就业机会的净损失,相反它正在日益成为社会就业的积极贡献者。然而只有依靠符合技术和知识时代要求的就业政策,技术动力才能转化成为就业动力。这些政策应当包括:

(一)进一步发掘农业内部就业深度 表1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河北固安、湖北钟祥、贵州望谟等县480个农户1988年7月1日—1989年6月30日的劳动时间利用情况的调查统计:资料揭示了一个正相关关系和一个反相关关系,即劳动收入与劳动力利用呈同一方向变化,人/地比率与劳动力利用呈反方向变化。它说明,我国虽然有着世界上最高的人/地比率,农业却不是劳动密集型的,而是粗放式的,虽然务农收入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上,闲暇却相对充足。

表1 固安、钟祥、望谟三县调查户劳动平均日工时、收入统计(1989年)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类反常经济行为出现?分析起来无外观念缺陷与政策缺陷。经济贫困强化了观念缺陷。当农民的经济动机长期得不到实现和满足,他们就会把预期经济目标降低到一个很低的水平,以减少劳动的实际投入,闲暇偏好便表现出来。政策缺陷表现为政府对农业缺乏支持或存在歧视。实际上提高农业生产许多方法是农民所知晓的,像修建道路、铺筑桥梁,改土治水、植树造林、开垦荒地、建造仓库等行为都可以有效地增加农业产出。但这些劳动实际提供的边际收入大大小于他们付出的边际努力所应得到的边际收入。换句话说,劳动者的追加劳动提供的潜在经济利益被不合理的分配和有害的价格政策吞食了。

良好的政策投入和有利的市场交易环境对传统观念可以起到革故鼎新的作用。只要我们给农民以真正的利益,他们会在闲暇和收入面前作出精明选择。如果将固安、钟祥、望谟三县现有用工水平,即劳动日用工时数提高到7,就可解决近28%劳力的就业问题。

(二)走以劳动密集型技术为主的农业技术道路 选择什么新技术成果支援农业必须考虑各国的具体情况。我国不能走西方采用大型昂贵节省劳力的替代技术,成功的农业技术必须是既有利于吸收劳力,又有利于提高产出和综合农业效益。

首先要把发展劳动密集型技术作为我国农业技术政策的基本选择。劳动密集型技术是以增加产出,不减少劳动需求为目标,从所有农业技术中区分出来的技术类别。它是通过肥料施用,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水利灌溉、深耕深翻,对动植物生长发育实施监控等技术特性表现出来的。这类技术符合我国人地矛盾突出、粮食需求量大的客观情况。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少,在社会上越来越宝贵,而劳动力资源则不断超出实际需要成为农业的负担。因此,选用增加单产,节约使用土地的替代方法,可以收到增加农业产出,减少发生劳动替代风险的双重效应。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农业根本不用考虑机械化技术。

机械化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化指标。一个国家农业综合经济实力如何,一要看机械化武装程度,二要看生产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地位。机械化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使劳动者从繁重的传统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文明生产,真正成为生产过程的主人。从这个目标出发,一个国家只要有条件就应当积极考虑向农业提供机械化技术投入。

在当前,有选择的机械化不失为我国农业的积极技术对策。因为,机械化并非一定在数量上对劳动构成替代。一些土地规模狭小,劳力充裕的地区,小型机械对于降低劳动强度、深翻土地、均匀作业,增加劳动产出有积极效果。

(三)增加农业就业资金投入 创造就业,对于农业来说,最大困难之一是资金不足。工业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与外商合资等途径取得资金,而农业则被人们视为投资风险最大的行业,没有什么资金所有者愿意在无任何保障的情况下把资金投向农业及其相关的产业上。即使一些为农业服务的科研、加工、运销业的直接风险并不大,然而这些企业利润的实现程度也被习惯认为是较低的,甚至不能获得平均水平的利润。这种观念阻止了资金向农业流动。

我们先看一看农业经营者的投资行为。从1993年我国对辽宁省庄河市80户农户的调查情况来看,1993年户均农业投入899元,比上年降低18.9%;从引进外资情况看:截至1993年底,农业引进外资总额为74.7亿美元,相当于工商企业外资协议总额的2%(1993年底全国工商企业与外资签订的协议投资额为2671亿美元);从国家的投资行为来看(见表2),这几年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支援呈下降趋势,远远低于国外对农业的支援水平。

表2 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变动情况 (%)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年鉴》,1993年第169页。

迅速改变这种状况是增加农业就业的可靠办法。当前和今后,要调动各方面社会力量对农业投资,加快农业产业调整,让更多的劳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去。切实重视农业资金的作用,办好农业信用合作社,培育市场体系,改变农业生产者在市场交易中的不利地位,建立有利的农产品价格激励机制,努力使农业者能够获得平均水平的利润,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把农业投资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就业创造资金保障。

(四)重视农村教育与职业培训 教育不足和劳动者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限制了农业劳动者向农业外转移的速度,使许多工作机会白白丧失,尤其当城乡劳力绝对过剩,职位稀缺,工作机会必须按市场方式配给时,社会部门对求职者素质要求更高。工作配给除年龄、性别等特征要求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受教育程度和必要的工作技能。这两者是现代化社会中求职者获得最有利工作机会的竞争手段。

我国农村教育与职业培训不足情况相当严重,据1982年人口普查数据计算,我国从事农、林、牧、渔的劳动者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占到73.5%,其中文盲为36.53%。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教育贡献仅为9.7%,低于发达国家的49%,发展中国家的31%。农村成人劳力中大部分处于基本无技能的劳动状态。因此,发展农村教育和成人职业培训是解决剩余劳力转移难的根本办法。

技能培训是教育的另一种形式。我国的这种教育形式,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由现代化经济发展导致的技能需求膨胀与现实中技能教育供给萎缩的矛盾,大大限制了农业劳动力向农外转移。因此,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应提高到普及农村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

标签:;  ;  ;  ;  ;  ;  ;  ;  ;  ;  ;  ;  ;  

论农业技术替代与就业发展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