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予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_樊绍猛

赐予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_樊绍猛

樊绍猛 四川省青川中学校 62810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2-021-01

语文是知识传承的桥梁,联系文化的纽带。语文让我们结识朋友,让我们了解自己。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在不断提高,我们也在不断追求审美教育的发展。客观来说,审美教育是以一定的教育手段,培养和强化人的感知力、想象力,丰富人的情感,拓展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人创新求异的能力,它具有形象性、娱乐性、情感性、创造性和潜移默化性等特点。作为一种完善人生、强化人格、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审美教育传输着独特的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它的魅力。

一、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审美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最忌讳的就是“满堂灌”。教师不应该把自身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去主动接受知识。在阅读课堂上,语文教师只是一个“导演”,负责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给学生创造一个空间和氛围,而审美需要学生自己去感受和发挥。任何学习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和分析,必须创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这是激发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前提。教师只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引领和点拨,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审美的兴趣。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二、扩充知识,提升学生审美创造

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渐多元化,为受教群体提供了广阔的知识扩充方式,便于学生更好地充实自身的知识涵养。因此,仅以课堂教学中的小说阅读教学,是无法达到有效保障学生审美能力的全面培养。语文教师若想进一步对学生审美创造力进行培养,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适合于学生的课外读物,拓宽学生的阅读审美视野。其二,促进学生主动创造短篇小说,引导学生通过写作,精炼自身的审美表达,确保其对阅读教学的深化认同。以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体会阅读乐趣,确保其阅读认知感的同时,推动其审美创造力的有效提升。教育教学的本质是确保人们在知识获取中,实现自身美学认同感的提升。高中小说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三、借助多媒体,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站在实际教学角度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学生的教学位置,把学生放在主要教学位置,教师自身则发挥引导作用。为了增加阅读审美教育有序性,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具体教学中,我会选择一个和文学名著具有联系性、可以展现人物特点和自然之美的视频,直观把文学艺术美展现在学生眼前,必然会为学生带来视觉上冲击,增加其对美好事物关注度。例如:我在进行《三国演义》这一文学名著教学时,我利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选择一个具有声音资源视频,学生可以在欣赏激昂音乐同时,激发其对文学名著内容关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单一就《三国演义》这一文学名著教学来说,我把祖国山水地貌进行展示,在展示时,为学生阐述英雄气概,领会《三国演义》这一文学名著教学故事情感内涵,感知不同魅力,感知大自然魅力,体会大自然孕育出我国英雄豪杰等等。我在多媒体教学后,结合小组讨论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让每个小组学生针对视频存在美的元素,在小组内部讨论和研究,并在讨论后在班级中发表自身观点和见解,加深学生对文学名著理解。其次,为了保证对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和讨论教学有序开展,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意增加和学生交流和探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如:我问学生,最喜欢《三国演义》这一文学名著教学哪个人物,这一人物具有怎样性格特点,你怎么评价这一人物等等。利用多媒体学习文学名著,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辅以课外读物,拓展学生审美视野

在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篇目,可以拓宽学生的美学视野。我国文学浩如烟海,世界文学更是如繁星璀璨,文学能陶冶人的心灵,提高人的思想境界,语文教师应尽可能带领学生走进我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殿堂,让他们尽可能地接触我国的名著:如冰心的《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鲁迅的《狂人日记》《药》,铁凝的《哦,香雪》《麦秸垛》,张贤亮的《灵与肉》,莫言的《丰乳肥臀》;外国的名著如《简•爱》《哈姆莱特》《基度山伯爵》《巴黎圣母院》等。文学名著具有最经典的美及教育功能,如在铁凝的《哦,香雪》中,山区女孩香雪和她的伙伴们甚至父辈们从来没有走出过她们所住的大山。有一天,火车通到了他们那里,大山与外面的世界联通起来了,香雪和她的伙伴们通过火车与外面的世界沟通起来了。香雪的形象其实就是那个时代整个中国人的形象,等来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大家的思想解放了,经济发展了,美的思想回归了,人格的魅力就提升了。从高中生的度来讲,在他们的心灵里,这样的文学形象是有渗透力的,文学力量的潜移默化能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灵洗礼。从某种角度来讲,甚至可以说能够重塑他们的灵魂,让他们曾经贫乏的灵魂重获生命。适当补充这些课外篇目,让高中生从这些文学形象中审视、剖析中国历史,从而增强历史使命感,这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是很有帮助的。其他文学名篇如冰心的散文诗《繁星》和《春水》中思想的教育性和哲理性,也是从生活、社会各方面给读者以不尽的美的启迪和感悟;鲁迅的《狂人日记》、铁凝的《麦秸垛》、张贤亮的《灵与肉》、莫言的《丰乳肥臀》等都以各种手法从各个角度来揭示社会的真、善、美,庞大的容量及深刻的思想,对高中生来说,这些都将是十分有益的与“美”有关的教育。“腹有诗书气自华”,高中生如果在提高精湛的专业技能之外再拥有比较高的文学素养,一定可以成就其魅力无穷的人生。

五、创造班级文化,提高学生审美鉴赏力

高中语文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学习环境外,教师也可以把语文名著教学知识和班级文化联系,在班级中,布置课外文学名著读书角,在班级定时举行文学知识大赛等等,学生在感知班级存在文学气息时,可以熏陶学生素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黑板上设置一个角落,写上名著名言名句或者诗词,学生在可课间就会无意间看到黑板上的诗句,久而久之,学生开展对诗句和名言名句研究,发现诗句和名言名句中耐人寻味的美。为了增加学生审美能力,教学除了可以利用班级文化这一形式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熏陶外,也可以利用一下自习课,和学生进行课外名著学习,举办名著演讲大赛等等,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机会,缓解高中生学习压力,在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基础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视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语文教学德育功能的重要体现。

论文作者:樊绍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  ;  ;  ;  ;  ;  ;  ;  

赐予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_樊绍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