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高血压的治疗及预后观察论文_姚立平

姚立平

邵东县中医医院心血管科 422800

【摘 要】目的:探讨特殊人群高血压的治疗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接诊的特殊人群高血压患者8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的患者均为正常高值血压者,自愿配合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生活干预,对照组采取安慰剂治疗,研究组采取替米沙坦治疗。两组患者均予以2年以上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2年时血脂与血糖水平,并记录代谢综合征(MS)发生率,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与随访2年时研究组DBP、SBP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FPG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2年时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S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正常高值血压者其血压位于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极易进展为高血压,针对这类特殊人群实施生活干预与替米沙坦治疗,可更好地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并减少MS发生,值得借鉴。

【关键词】特殊人群;高血压;治疗;预后

特殊人群高血压一般指的是小儿、孕妇、肾病患者、糖尿病性高血压、高龄(≥80岁)、正常高值血压(120-139/80-89mmHg)等情况。从我院接诊的特殊人群高血压情况来看,以正常高值血压最为常见,为此将这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美国JNC7指出高血压前期概念,即血压范围120-139/80-89mmHg,《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则将该范围定义为正常高值血压[1]。从以往研究来看,正常高值血压者实施生活干预有一定效果,但是对于血压范围为130-139/85-89mmHg者,单纯实施生活干预难以控制其进展为高血压[2],为此本次研究将该范围血压患者作为特殊人群高血压实施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对象共计80例,全部为我院接诊的正常高值血压者,纳入时间2011年4月-2013年4月。纳入标准:年龄≥50岁;血压范围130-139/85-89mmHg;自愿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高血压、糖尿病、严重肝肾疾病、恶性肿瘤、孕妇,以及心梗、脑卒中等既往病史等患者[3]。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他们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50-78岁,均值65.4±5.3岁。研究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50-77岁,均值65.2±5.5岁。在前述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两组对象入院后均实施生活干预,主要对他们实施健康教育,包括认知、心理及行为等,其中认知教育主要是向他们解释正常高值血压与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如病因、症状、诱因、表现或体征、预防措施、治疗措施等;心理教育则为详细告知负面情绪对血压的影响,促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若有必要可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行为教育则解释改善生活方式与严格按照医嘱服药的重要价值,指导他们正确的血压监测方法,定期进行监测,促使他们明确正常血压范围,出现异常要及时入院检查及诊断。两组在生活干预同时均予以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采取安慰剂治疗,每天1次,每次1片。研究组则采取替米沙坦胶囊治疗,每天1次,每次40mg。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进行至少2年随访,观察记录治疗前、治疗后、随访2年时血压、血糖水平,以及代谢综合征(MS)发生率,同时实施比较分析。血压主要为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糖则为空腹血糖(FPG)。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卡方(χ2)检验,而计量资料则用均数( )表示,予以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治疗前、治疗后、随访2年时血压与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DBP、SBP及FPG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与随访2年时研究组DBP、SBP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FPG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2年时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MS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共有2例发生MS,发生率为5.00%,而对照组则发生8例,发生率为20.0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将血压120-139/80-89mmHg定义为正常高值血压,这种血压情况在不同种族与地区均有出现,发生率在32-43%之间。一些学者指出正常高值血压还可能合并代谢紊乱,比如糖脂代谢异常、肥胖等,进而引发代谢综合征。国内外有关于正常高值血压的药物治疗比较少见,多以生活干预处理,但是从近几年国内一些临床研究中可以看出,对于130-139/85-89mmHg范围的正常高值血压者而言,单纯实施生活干预无法取得有效效果,进展为高血压的几率依旧很高。针对接诊的80例正常高值血压者进行对照,均实施生活干预,其中对照组以安慰剂治疗,而研究组以替米沙坦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在血压改善上更为显著,而且随访2年时研究组血糖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几率要更低。可见,针对130-139/85-89mmHg范围的正常高值血压者,实施药物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可进一步降低进展为高血压的可能。替米沙坦属于新型非肽类ARB,主要作用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而RAAS主要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与内环境稳定,在原发性高血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替米沙坦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有很好的亲和力,对血管紧张素Ⅱ与多种组织受体Ⅰ结合会产生不错的抑制作用,从受体水平将各种途径生成血管紧张素Ⅱ造成完全阻断,从而有效降压,甚至有一定的降血脂与降血糖效果。

综上所述,正常高值血压者其血压位于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极易进展为高血压,针对这类特殊人群实施生活干预与替米沙坦治疗,可更好地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并减少MS发生,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杨丽梅.特殊人群高血压与血尿酸及血脂关系的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10):1217-1218.

[2] 马涵英,赵铁夫,杨清等.不同性别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的预后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2):159-161.

[3] 高树才,高庆.浅谈特殊人群高血压疾病的处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9(4):98-99.

论文作者:姚立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  ;  ;  ;  ;  ;  ;  ;  

特殊人群高血压的治疗及预后观察论文_姚立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