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抗日战争暨中山船死亡国际学术研讨会60周年回顾_中山舰论文

武汉抗日战争暨中山船死亡国际学术研讨会60周年回顾_中山舰论文

武汉抗战暨中山舰遇难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武汉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周年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湖北大学、海峡两岸关系和国共关系研究会(筹)、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政府、武汉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主办、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协办的纪念武汉抗战暨中山舰遇难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外知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的主持下,于1998年10月24日至26日在湖北大学和中山舰遇难地江夏区金口镇举行。

一、关于武汉抗战及其历史地位

以往的著作、文章论及武汉会战者,不乏其人,然而言及武汉抗战者则不多,以致有人将武汉会战等同武汉抗战。与会专家认为,两者虽有一字之差,然而二者的内涵却迥然不同。有的学者认为,武汉抗战,亦称武汉抗战时期,属于断代史性质,而武汉会战则属于军事上的重大战役。前者从内容上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乃至社会心理、民族心理诸多方面。从地域上讲,牵动鄂、豫、鲁、皖等省。就时间而言,有的学者认为应从1937年11月南京沦陷至1938年10月27日武汉失守。也有的学者认为,武汉抗战应以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而实际上准备了以武汉为中心进行抗战至武汉失守。还有的学者认为,武汉抗战的下限应定为1938年11月岳阳失守。有的专家指出,武汉会战,是武汉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国民党军队正面抗击日军,而且还应该包括八路军、新四军这时在敌后进行的游击战。有的专家学者认为,武汉抗战是中国人民以武汉地区为中心全面抗击日军的伟大斗争,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两国综合国力的较量。

与会专家学者对武汉抗战的历史地位,予以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武汉抗战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的转折点,而且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当时,世界上武装反击法西斯侵略的只有西班牙和中国。武汉抗战不仅支持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德、意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斗争,而且武汉抗战中歼敌人数要超过西班牙歼灭德、意军人数。有的学者认为,武汉抗战在某种意义上讲,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起了延缓作用。也有的学者认为武汉抗战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还有的学者认为,武汉抗战对于进一步焕发中国人民的抗战意识、鼓舞全民族坚持抗战,起了重要作用,对此不应低估。还有的专家认为,武汉抗战的历史地位,只有从中国近代史发展的视角进行研究,才能作出深刻的评价。

二、关于武汉抗战的全方位研究

与会专家学者对武汉抗战中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进行了全面的研讨,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观点和见解。

在政治方面:有的专家认为,武汉抗战时期,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最好时期。有的专家进一步指出:武汉抗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团结、最民主、最进步的时期。但有的学者对最民主、最进步的说法提出了疑义,认为这值得商榷。传统观点认为,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无共同纲领,在这次会上有的学者认为,中共对国民党提出的《抗战建国纲领》基本上持肯定态度,这实际上就是两党再次合作的共同纲领,尽管在基本原则方面存有差异,但应该看到同大于异。有的论文对国民参政会作了深入的分析,认为国民参政会有助于当时的政治民主化。

在经济方面:有的学者认为,武汉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下令工厂大规模内迁,是一有重要意义的举措,甚至是中国工业史上的一次突破。这次工厂内迁,对于推动大后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更是意义深远:一是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二是对这些地区的工业发展产生了现代化影响。有的学者进一步认为,湖北的工业内迁,较之抗战初期沿海工业内迁,规模更大,门类更齐全,准备更充分,作用更明显。还有的学者指出,此次工业内迁,为中国坚持持久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经济基础。

在军事方面:有学者指出,武汉会战,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为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赢得了时间,也为大规模工业内迁争得了时间。有的专家认为,八路军、新四军展开敌后游击战,对正面抗击日军进攻武汉是有力支援:八路军牵制了华北日军主力南下,新四军在宁、沪、杭地区的游击战,滞迟了华东日军的西进。有的论文认为,由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日军占领武汉后,即已陷入中国军队在战略上的包围。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海军在武汉抗战起了重要作用,有力地配合了陆军抗战。还有专家对前苏联援华空军志愿队在武汉大空战的英勇作战给予了高度评价。以往认为武汉被丢失,针对此,有学者认为中国军队主动撤离武汉,争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是战略上的转移。

在文化宣传方面:有的学者认为,武汉抗战期间,大批文化机关、团体、进步文化人士荟萃江城,武汉抗日文化运动勃起,形成当时全国的抗日文化运动高峰。也有的学者认为,当时武汉的文化宣传有广泛性、形式多样性、大众化等特点。还有的学者进一步指出,《新华日报》对推动武汉抗战起了重要作用,成为宣传抗战,联系爱国人士的纽带。《新华日报》报社和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为推进武汉民众运动作了大量工作。除此之外,当时在武汉出版的其它进步报刊,也在抗日文化宣传中发挥了不容低估的作用。

在外交方面:有学者认为,武汉抗战中,中国政府的外交是有成绩的,因此得到了一些国家政府和民众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特别是由于中国政府的努力,中苏关系得到改善。有的专家认为前苏联是唯一在物质和道义上支持中国抗战的大国。也有学者认为,以前过分夸大苏联对华抗战的无私援助,其实苏联对华抗战援助是出其安全的战略需要,有利己主义因素。有的论文,对当时中德关系作了深刻剖析,指出1938年2月,德国政府公然承认伪“满州国”,中德外交处于困境。 但由于中国政府的努力,加上德、日谈判不顺利,中、德贸易仍在断断续续进行。

三、关于中山舰及其精神研究

有的学者在论文中认为,中山舰的光荣历史应从其参加1917年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算起,但另有学者认为,应从中山舰参加1916年的护国运动算起。以往,有的文章以中山舰参加护法斗争、中山广州蒙难、中山舰事件、金口殉难四大事件来概括中山舰的历史。这次会议上,有专家指出,这是不全面的,应从三个历史时期,即北京海军时期、南方革命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全面考察,才能认识中山舰的全貌。

有的学者认为,中山舰若仅就其排水量、驶速、武器配备,在当时中国海军的军舰中并不突出,只能算是一般的军舰,甚至不能列居大中型行列。其所以能成为一代名舰,一是它和孙中山的革命斗争经历有密切联系,二是它体现了一种精神:申张正义,惩罚叛逆;不畏强暴,追求进步;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家安全和民族振兴,不怕流血牺牲。这一精神是中山先生培育的结果。有的专家还谈了中山舰被打捞出水的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更多的专家学者认为,中山舰现为海峡两岸共同关注,海峡两岸对中山舰有着共识。呼吁有关方面尽快将其修复、展出,以供更多的人观瞻,激励国人爱国之心,弘扬民族精神。有学者认为,应成立学术机构致力对中山舰精神进行深入研究,以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关于武汉抗战中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

以往由于各种原因,对武汉抗战中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难得客观、公允,例如,对蒋介石在武汉会战中所起的作用,多持否定态度。这次会议上,有的学者认为,蒋在武汉抗战中是积极的,由反共到联共抗日,不失为进步表现,且对民众抗日运动,能持较为宽容态度,乃至给予一定的扶植。还有的学者认为,蒋介石在武汉会战中,虽然在战略指导和军事指挥上有缺陷,甚至有错误,但积极方面是主要的。有的论文认为,毛泽东对武汉抗战极为重视,并为之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主要体现在:一是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对进攻武汉日军实行远方战略钳制,支援了武汉抗战。二是通过中共中央长江局、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和武汉地区的党组织,发动民众,支持武汉会战;三是通过周恩来等向蒋介石提出保卫武汉的战略建议;四是客观评价武汉抗战,对蒋在武汉抗战中的作用,国民党军队撤离武汉,予以充分肯定;五是对武汉抗战中某些不正确的宣传进行了指正。与会专家学者还对周恩来、叶剑英、董必武、郭沫若等在武汉抗战的贡献予以很高的评价。有文章指出,周恩来在武汉抗战期间,推动蒋介石坚持抗战、团结爱国人士共同抗战,结交国际友人,宣传抗战,情意动人,功耀千秋。对武汉会战中的重要将领陈诚、李宗仁、白崇禧等、专家学者在发言中也予以充分肯定,特别是陈诚,无论是对于国共合作或是在军事指挥方面都作了贡献。有文章指出,陈诚在武汉会战中,身肩保卫武汉重任,爱国热情饱满,必胜信念坚定,指挥所部与日军鏖战四个月,功不可没。有的文章对宋美龄和邓颖超在武汉抗战时期合作及特点作了深刻探讨。对于王明在中共长江局的工作,认为其犯有严重错误,但也作了大量有益工作,对此不应一概否定。有文章认为,王明在武汉抗战中,是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兼而有之,错误与正确因素并存。

五、关于武汉抗战与中山舰研究展望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次研讨会开得很成功,深化了对抗日战争的研究,有的论文学术价值高,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还有的论文引用了新史料,提出了新观点,这是可喜的。但同时也指出:武汉抗战和中山舰的研究,今后应进一步受到重视和深化,使之日臻成熟。从这次会议收到的论文和研讨发言中看,水平参差不齐,表现出的深度、高度和力度,均显不足。武汉抗战至今尚未见到一部高质量专著。除此之外,在研究方法上,亦应学习国外史学研究新方法,吸收其长处。特别是在资料的收集、整理方面更应下功夫。有的专家学者认为:武汉抗战和中山舰的研究,下一步应重视分专题研究,以图在此基础上写出有权威性的武汉抗战史。有的专家指出:今后武汉抗战和中山舰的研究,应加强国际交流,特别是海峡两岸之间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扩大视野,相互促进。有的学者提议应准备将来举行纪念武汉抗战暨中山舰遇难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此,今后与会同仁应加强联系,加强信息交流。

标签:;  ;  ;  ;  ;  ;  ;  ;  ;  

武汉抗日战争暨中山船死亡国际学术研讨会60周年回顾_中山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