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_人民币升值论文

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农产品论文,人民币论文,进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6X(2008)04-0065-0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农业的国际市场参与程度不断提高。至2005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以1990年为基期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4.5%和11.2%。[1]

作为本币与外币的交换比率,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国际市场价格,从而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在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参与程度不断提高和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环境下,有必要定量研究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

一、相关文献回顾及研究方法

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用本币表示的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价格会相应地缓慢提高,进口价格则相应地缓慢下降,从价格机制角度,人民币升值能促进我国农产品的进口,压制农产品的出口,从而影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但这种价格影响是可以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手段化解的;但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贸易额的影响却受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农产品进出口商的自身调节能力、进出口农产品的价格弹性、进出口农产品的国际比较优势、人民币长期升值的预期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实际升值对农产品贸易的滞后影响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贸易将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还是反向的压制作用是很难确定的,必须利用实际变动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2005年7月份开始,人民币保持了30个月的缓慢升值态势,这为实证研究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数据。

(一)相关研究文献

关于人民币升值是否对农产品贸易产生显著的影响,朱小梅、田贤亮、王红玲根据1994-2004年的相关数据,以中国对日本农产品贸易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量有着实际影响,但在出口中所谓的J曲线效应并不显著。[2]根据李锐的初步估计,人民币每升值10%,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至少会降低10.9%左右,而国外农产品进口的增长速度至少会增加13.5%~16.3%左右,农业贸易逆差将会进一步扩大。由于各种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不一样,所受到的影响程度也就不一样,人民币每升值10%,粮食出口将会减少10.84%左右,大豆的出口将会减少20.8%左右,蔬菜的出口将会减少2.6%。[3]魏巍贤通过建立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tional general equilibrium,CGE)定量研究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认为人民币升值每5%,农业产出会下降0.3%,出口会下降0.9%,进口会增加1%,就业会减少0.1%;如果人民币升值20%,农业产出会下降2.6%,出口会下降21%,进口会增加8.1%,就业会减少3.9%。[4]陈龙江、黄祖辉以浙江农产品出口月度数据进行实证估计,认为当前的人民币升值对浙江农产品实际出口带来负面效应,而升值过程中汇率波动所带来的汇率风险则反而有刺激农产品出口的正效应,但人民币汇率变动最终的净效应为负。[5]卢向前、戴国强认为,马歇尔-勒拿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ML)条件成立与否,是一国制定汇率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影响的分析,认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进出口的影响十分显著,ML条件成立;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进出口的影响存在J曲线效应。[6]根据范金、王艳、梁俊伟的计算,我国农业出口弹性为-0.5748,农业进口弹性为-0.5646,两者之和:(-0.5748)+(-0.5646)=-1.1394<-1,ML条件满足,但超过临界值的幅度并不大;照此推断,人民币升值对农业进出口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作用不会很大。[7]夏斌、陈道富认为,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深入,一定程度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势必出现人民币升值的可能。[8]孔祥智、李圣军通过对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进出口数量与价格的影响分析,认为人民币升值将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但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9]

从总体上看,关于人民币升值是否会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产生显著的影响还没有一致结论,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从横向上看,会受到众多相关因素的制约;从纵向上看,有人民币升值预期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也有人民币实际升值产生的滞后影响,具体方向需要通过实证分析来确定。但目前利用人民币汇率变动和农产品贸易额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还不多,本文将利用实际的月度变动数据,就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分析未来人民币升值预期对当期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当期人民币实际升值对农产品贸易的滞后影响;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人民币实际升值的滞后影响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贸易最终会产生何种影响及其原因;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农产品进出口商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调节周期。

(二)数据及研究方法

人民币从2005年7月份到2007年12月份已经持续升值了30个月,升值幅度已经累计达到10.39%,因此,利用我国农产品从2005年7月份至今的月度进出口数据可以就人民币对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进行一定的定量分析。考虑到美元在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国际贸易中的主体地位,本文人民币“汇率”选取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从2005年7月份到2007年11月份每个月最后一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中间价;农产品贸易顺差选取的是农业信息网公布的相应时间区间内的月度进出口数据。由于人民币升值不仅对农产品贸易的进出口同时发生影响,而且对两者的影响方向是相反的,因此,本文将选取农产品的“贸易顺差”作为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贸易的总影响进行分析。本文将先利用偏自相关函数(partial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PACF)对人民币“汇率”和农产品“贸易顺差”的平稳性进行描述;考虑到两个时间序列的样本数不够多和农产品“贸易顺差”影响因素众多等问题,在对两个随机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的基础上,本文将采用互相关函数(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CCF)方法对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二、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升值通过改变农产品进出口价格对农产品进出口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具体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力度却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必须利用相关数据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才能具体确定。本文实证分析的目的是利用人民币汇率和农产品贸易顺差的实际变动数据确定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进出口具体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和这些作用是如何产生的。

(一)描述性分析

如图1所示,在从2005年7月到2007年11月之间的29个月中,伴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农产品进口额和出口额总体上都是缓慢增长的,没有显著的周期性。农产品进、出口最大月度额都出现在2007年11月份,分别是40.29亿美元、37.69亿美元,最低月度额都出现在2006年2月份,分别是19.17亿美元、16.82亿美元,平均月度进、出口额分别是28.989亿美元、27.089亿美元。我国2007年进出口总额是21 739亿美元,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总体规模还是比较小的。从贸易顺差的角度看,我国农产品最高的月度顺差额是2006年11月份的8.41亿美元,最低月度贸易顺差额是2007年8月份的-9.96亿美元,平均贸易顺差额是-1.8993亿美元。因此,我国农产品贸易从总体上看是贸易逆差的。

从图1可以大体看出,人民币缓慢升值对农产品进出口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明显。伴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不仅农产品进口量呈现出了缓慢增长的趋势,农产品出口量也呈现出了缓慢增长的趋势。在农产品进出口共同作用下,贸易顺差也是在贸易均衡之间上下波动;但随着人民币缓慢升值,出现贸易逆差的月份也呈现出了缓慢增加的趋势。而且,从2007年3月份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

图1 人民币升值与农产品进出口

(二)平稳性检验

平稳随机过程的特征之一是,自相关函数在某个有限滞后处陡然降至零或者最终逐渐衰减至零。[10]对于人民币“汇率”和农产品“贸易顺差”两个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问题,本文将先对两个随机变量的偏自相关函数(PACF)进行描述。

1.人民币“汇率”的平稳性。人民币“汇率”的偏自相关系数如图2所示,图中两条用点表示的虚线,代表的是可信区间,如果偏自相关系数突破了可信区间的虚线框,说明该序列在相应阶内相关性是比较大的。从图2中可以看出,人民币“汇率”1期滞后的偏自相关系数是0.878,突破了可信区间的虚线框;2阶及其更高阶的偏自相关系数都没有突破其相应的可信区间的虚线框。因此,人民币“汇率”不是平稳的随机序列,但也仅仅是相邻时点值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可以通过1阶差分解决其非平稳性。

图2 人民币“汇率”的偏自相关系数

2.农产品“贸易顺差”的平稳性。图3表示的是农产品“贸易顺差”的12阶滞后偏自相关系数图。由图3可以看出,只有1阶滞后“贸易顺差”的偏自相关系数突破了可信区间的虚线框,系数为0.574。因此,只在“贸易顺差”的两个相邻的时点值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1阶以上的偏自相关系数都没有突破相应可信区间的虚线框。根据偏自相关系数对称的特点,当期“贸易顺差”与5阶滞后和6阶滞后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偏自相关性,系数分别是-0.272和-0.244,但都在相应的可信区间虚线框内。因此,农产品“贸易顺差”不是一个平稳的时间序列,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周期性的波动规律,周期为5个月或6个月,但季节变化规律不显著。

(三)人民币“汇率”和农产品“贸易顺差”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民币“汇率”与农产品“贸易顺差”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影响性,但由于我国农产品贸易额和贸易顺差占我国总贸易额和总贸易顺差的比重非常小,可以将两个时间序列的关系近似为单向的影响关系。将人民币“汇率”作为“信号输入”,从而影响农产品“贸易顺差”这一“信号输出”。互相关函数(CCF)则是分析两个序列关系的有力工具。根据上面对人民币“汇率”和农产品“贸易顺差”的平稳性检验,可以通过1阶差分的方式将两个时间序列转变为平稳性的时间序列,从而对其进行互相关分析,判断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由于互相关系数不是对称的,图4表示的是滞后期从—6到+6之间人民币“汇率”与农产品“贸易顺差”之间的互相关系数。

由图4可以看出,从总体上看,人民币“汇率”与农产品“贸易顺差”之间没有一个系数显示出了高度相关性,所有的相关系数都在相应的可信区间虚线框内。因此,总体上,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贸易顺差没有显著的影响;但从互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小和影响方向看,人民币升值和农产品贸易之间呈现出了以下关系:

图3 农产品“贸易顺差”的偏自相关系数

图4 汇率与贸易顺差的互相关函数

第一,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对农产品贸易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图4中滞后期为-1时的互相关系数为-0.015,说明了人民币下个月的升值预期会对当月农产品贸易产生一定的正向影响,即如果预期下个月人民币将升值,本月的农产品贸易顺差将增加。我国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使农产品进出口商和消费者对人民币产生了长期升值的预期,在这种预期作用下,伴随着人民币的缓慢升值,农产品贸易顺差可能不会受到明显的冲击。

第二,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贸易具有一定的滞后负向影响。图4中,汇率与贸易顺差的关系在滞后1期、2期、3期时的互相关系数分别是0.121,0.040,0.166,说明人民币当月升值后,对以后3个月的农产品贸易都会产生一定的负向影响,但到第4个月和第5个月后,这种负向影响消失,互相关系数分别变为—0.088和—0.072,即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贸易的压制作用消失,从而说明,农产品进、出口商可以在3个月内化解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进出口的消极影响。

第三,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正向影响和实际升值产生的滞后负向影响作用下,同期人民币汇率与农产品贸易顺差之间是负相关的。由图4可以看出,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农产品贸易的同期互相关系数是—0.29,由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是一个连续的复合过程,是预期和滞后的双重作用结果,因此,同期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贸易产生了一定的正向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人民币升值预期对农产品贸易产生的正向影响力度超过了实际升值对农产品贸易产生的滞后负向影响力度。

通过上面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众多因素的作用下,从总体上,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贸易是没有显著影响的;从互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小和影响方向看,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正向促进作用和人民币实际升值的滞后负向影响下,同期人民币汇率与农产品贸易顺差之间是负相关的。

三、结论及原因分析

汇率作为本币与外币的兑换比率,人民币升值通过直接作用于进出口农产品的国际交易价格,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对农产品贸易产生压制作用。但经过本文的实证分析得出,从总体上看,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贸易额没有产生显著的正向或负向影响,根据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民币汇率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缓慢的升值速度给农产品进出口商提供了充足的调整适应期

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有效干预下,从2005年7月21日开始,人民币汇率始终保持了缓慢升值的趋势,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充分发挥了“缓冲器”的作用,给农产品进出口商提供了充足的调整适应期。在人民币缓慢升值下,农产品进出口商经过3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有效化解升值对农产品贸易的负面影响。

(二)我国进出口农产品的价格弹性比较低,勉强超过ML条件的临界值

人民币汇率只能影响进出口农产品的价格,在价格弹性比较低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引起的出口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会提高农产品的贸易出口额,而压低进口农产品的价格则会相应地减少农产品的贸易进口额,从而使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农产品贸易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与其他进出口产品相比,农产品的价格弹性显然比较低。

(三)人民币的缓慢升值很难改变由我国农业生产资源禀赋所决定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格局

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禀赋是土地严重短缺、劳动力严重过剩,按照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我国理应通过国际市场贸易进口土地密集型作物,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从而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在我国农业生产资源禀赋既定的情况下,这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格局是很难被人民币的缓慢升值所改变的。

(四)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对农产品贸易的正面促进作用对冲了实际升值对农产品贸易的滞后负面影响

在我国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人民币将长期升值的预期被不断强化,这种未实现的升值预期显然会对当期的农产品贸易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而这种升值预期形成的正向促进作用有效对冲了甚至超过了实际升值对农产品贸易的滞后负面影响,从而使人民币实际升值对农产品贸易的负面作用无法显现。

总之,从2005年7月21日,伴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农产品贸易状况并没有显著恶化。只要充分发挥中国人民银行的“缓冲器”作用,结合进出口农产品价格弹性比较低的特性和资源禀赋决定下贸易格局很难改变的特点,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正向促进作用和实际升值的滞后负面影响的共同作用下,人民币的缓慢升值不会对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状况产生明显的冲击。

感谢匿名评审人提出的意见,笔者已作了相应的修改,本文文责自负。

标签:;  ;  ;  ;  ;  ;  ;  ;  ;  ;  ;  ;  ;  

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_人民币升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