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高速公路总体设计论文_彭程,高睿

智能化高速公路总体设计论文_彭程,高睿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8

摘要: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理念的日趋完善,高速公路在我国各省市发展迅速,公路网的主骨架已经形成了,发展的重心也由建设逐渐转移到建管养并重的方式。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高速公路的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的发展尚显不足,引入互联网思维和技术,重构和再造传统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建设智能化高速公路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智能化设计实现省域高速公路的监控管理以及出行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在本文中主要对智能化高速公路设计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智能化交通;高速公路;总体框架

1.高速公路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高速公路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源泉,因其重要性,交通运输部提出:一定要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来引导交通运输的转型升级,促进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发展。在进行交通运输创新工作的时候,主战场一定要是智能化交通建设。

1.1建设成果

我国高速公路的信息化以及智能化建设早在“十二五”期间已取得了质的飞跃,这些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全国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

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以及应急处置中心在2012年7月18号正式的挂牌运行了,充分的证明了我国公路系统信息已经实现了一体化的实时监测,能很好的处置突发事件,到目前为止,这个系统已经能涵盖部、省、路段三级体系了。在公路上运行的所有人都能够被提供路况、天气等资讯,这个系统除了广播媒体这个基本功能之外,也具有紧急广播和数据推送的功能,能够提供更好的交通信息服务和提升处理突发实践的能力。

1.1.2全国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联网

全国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联网工程干线传输系统的联调测试在2014年9月30号完成,贯通了西北、东南、华中以及西南等环网,并且25个省的视频图像也被成功的汇集到了一起。

1.1.3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

电子停车不收费的联网工作也被交通部在2014年3月正式启动,在2014年12月26日,北京、天津、山西等十几个省市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工作已经正式的联网运行,这是联网所迈出的最为关键的一步,广东、湖北、宁夏等十几个省市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的联网工作也在2015九月底完成,到现在已经形成了全国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运营服务体系,完善了服务网络。

1.1.4智能化交通与世界形势紧密连接

在近几年,智能交通与国际形势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在反恐、安检等方面效果凸显。在互联网时代,智能化交通可通过与公安部门的联动,共享车辆信息,通过公安网络,对比车辆、驾驶员的信息进行危险预判,通过高清摄像系统定位驾驶员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发现危险源,在云端系统中进行全国联网比对,最终确认危险源,避免不必要的人员、财产损失。

1.2问题

虽然我国在“十二五”期间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促进了高速公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其发展程度还是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四个交通”的发展战略要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的发展还是不足,滞后的公共支撑平台。

在这个问题中,主要表现在信息化标准的规范很缺乏、公共性的服务平台滞后、省和市两级公路大数据的中心建设落后,高速公路相关的各部门不能够共享和积累数据。

(2)狭窄的系统应用以及较弱的辅助管理决策能力

到目前为止,我国现有的业务系统的服务面是很狭窄的,把工作的中心都放在了信息采集以及业务处理方面,但是在辅助管理决策、公共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功能以及指挥调度方面成效并不明显,在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上也都达不到要求,很难有高科技手段支持。

(3)在服务公众出行方面能力较差

在公众出行的时候,没有办法为公众提供精确及时的信息服务,并且发布出去的信息都非常的单一,在互联网以及智能化终端的应用方面有很大的薄弱点。

2.智能化高速公路需求分析

2.1数据需求

(1)高速公路网基础数据。

高速公路网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其主要包括了空间数据类别以及属性数据类别,而相关设备基础数据的主要内容就是设备的ID编码、名称、地址以及编号;其次是公路网基础数据,它包含了许多的信息,最主要的就是高速公路沿线设施、沿线服务点、应急资源以及行政区划等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高速公路网动态数据。

高速公路网动态数据主要包括了统计数据和高速公路网交通运行以及环境状态数据,其中统计数据的主要内容就是交通量分析、运行状况分析、环境状况分析以及安全隐患统计等。高速公路网交通运行以及环境状态数据主要包括了视频、气结构安全检测数据火灾报警信息等。

(3)业务管理数据。

主要内容就是巡逻车调度管理数据以及行业管理数据。

(4)主题数据。

主题数据包含的东西很多也很复杂,主要就是行业考核数据、实践处理案例数据、公众服务数据以及应急资源数据等。

2.2性能需求

(1)系统可用性。

设备具有很强的可用性,并且使用要方便。

(2)系统可扩展性。

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行业内部以及社会相关部门互联互通的要求,系统良好的可扩展性是必不可少的。

(3)系统并发处理能力。

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并发处理能力一定要较强,多种应急事件都能够解决。

(4)信息安全。

在这方面需要注意的就是系统安全一定要满足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的要求。

3.智能化高速公路总体设计

3.1建设定位

一般来说,智能化高速公路的功能都定位在“互联网”之上,主要服务于运输管理、公路管理、交通安全以及公众出行,最重要的就是强调服务的体验度。

3.2建设目标

智能化高速公路的建设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够为高速公路网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辅助性的决策分析;能够很好的解决高速公路上的突发事件;能够提供支持给高速公路各个行业;能够给公众出行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平台等。

3.3建设任务

如果按照建设需求分析和定位,能够对高速公路建设任务进行细化,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省、市两级大数据中心。

能建设省和市两级的高速公路大数据中心,逐步的形成覆盖省域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在重点部门和重点业务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体系,建设一个涵盖高速公路出行信息、应急处置、运行监测与监控方面的平台供各有关部门使用。

(2)完善基础传输网络。

能够通过高速公路沿线光纤通信传输网络增加设置宽带无线移动通信设施来实现,实现驾驶员在车内上网以及通信,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动态互动、信息共享。

(3)数据库建设。

高速公路动态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基础数据库以及主题数据库是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内容。

(4)建设数据灾备中心。

对省和市两级的大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备份。

(5)基础数据汇集及标准化。

在建立了省和市两级的数据灾备中心以后,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证数据表达的唯一性,要进行全省的统一,把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再储存到相应的数据库。

结语:

在未来,智能化交通将会成为大众所关注的话题,其发展趋势将会越来越好,一人一车一路环境智能化协同也将会实现。全公路智能化覆盖已是未来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国实施智能化交通,将最大化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减少恶性事故发生概率,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化,拉近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智能化交通领域的距离。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R]北京:交通运输部,2013.

[2]交通运输部.2014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公报[R]北京:交通运输部,2015.

论文作者:彭程,高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9

标签:;  ;  ;  ;  ;  ;  ;  ;  

智能化高速公路总体设计论文_彭程,高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