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的中国文学数据库走向世界_数据库论文

让中国的中国文学数据库走向世界_数据库论文

让我国的中文文献数据库走向世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走向世界论文,中文论文,文献论文,我国论文,数据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热潮对于我国文献信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极好的机遇,因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信息高密度存储、远距离高速传输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的网络化和电子化成为发展趋势,也给数据库建设和服务提供了全新的网络环境。与此同时,“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对我国的中文文献数据库建设又提出了挑战。因为信息时代的竞争预示着:谁能占领信息的制高点,谁就得以生存与发展。中国本应在全球中文文献数据库建设和服务中起主导作用,而现状并非如此。近10年来,尽管我们在中文文献数据库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与实际需要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1)资金短缺,投入不够,影响建设速度和规模;(2)缺乏总体规划和协调,造成分布欠合理,合作与共享仅局限于较小范围;(3)数据库种类和数据数量少,或重复或空缺,覆盖面窄小;(4)重视立项,轻视数据充实与维护,致使质量不高;(5)服务思想不够,社会化和商品化程度较低,不少数据库利用率不高,等等。为了尽快克服缺点,做好工作,让我国的中文文献数据库早日走向世界,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走共建共享、促进发展的道路

经验表明,在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和服务中,如果采取各自为战、自给自足的方针,必然导致低水平和低效益,因而共建共享的原则是数据库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我国资金、人才、技术都欠缺的情况下,共建共享更是促进我国中文文献数据库发展的必然选择。共建共享的发展视外部环境灵活地按单位的、地区的、全国性的和国际的不同方式进行。共建共享的例子是很多的。美国OCLC数据库发展的经验就是先从馆际联合开发,逐步扩展资源的共建共享,接着实现国际之间共建共享。我国的高校系统、公共图书馆系统间分工合作建立书目数据库,已取得一定成效。可见,合作建库是促进发展的有效办法。我们应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汲取经济领域中各种形式合作的好经验,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使我们的中文文献数据库建设发展得更快一些。

2.以社会化、商品化为目标

数据库建设必须讲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否则劳民伤财,毫无结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二者并重,不能偏废,但二者之中,首先要考虑社会效益。我国的中文文献数据库要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否则就失去建库的意义。我们不仅要开发为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库,而且要建立为普及科学知识、道德规范、各种法规等为精神文明建设所需的数据库。只有这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才会热情支持,我们的数据库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所谓社会效益,就是要使各阶层人士从数据库中受益。为此,除内容外,还必须采取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形式。

实践表明,数据库也是一项可以获利的商品,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数据库商品化的工作。主要是经过调查研究,确定目标市场。但是,中文文献数据库的建设需要长期的大量投入,却不一定很快或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政府不应以商品化为借口而减少投入。

3.建设有特色的中文文献数据库

我国历史悠久,应该说,历经沧桑留存至今的每一种中文文献都是国之瑰宝,是任何其他文献不可替代的。它们对社会的过去与将来具有特殊意义。这些宝贵的中文文献,如能系统地加以整理,并建立古籍文献数据库,必将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至对整个人类的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建立古籍文献数据库,可根据需要,分别建立馆藏、专类、专题或特色文献(如蒙文古籍、楚文化文献等)书目或全文数据库。善本、珍本以至孤本是古籍文献中极为珍贵的财富,是祖国文化遗产的精华,诸如手稿、抄本、地名文献、名人年谱、年表、各种刻本等,如能按照成书年代,或内容、主题,或种类,建立文献数据库,将成为信息时代引人瞩目的信息产品。

4.加强领导,统一规划,严格管理,建设世界一流的中文文献数据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不能沿用传统的行政命令,只能通过法规化和标准化来进行。

我国文献资源浩瀚,学科繁多,类型复杂,分布面广,但是,我国又是发展中国家,百业待兴,资金短缺。因此,国家职能部门应摸清现状,了解需要,总体规划,统一布局,制定政策,协调好全国范围的中文文献数据库生产,同时加强和完善中文文献数据库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体系。对于那些基础好、数据要求严格、标准化程度高、有发展前途的中文文献数据库,要实行政策倾斜,重点投资扶持建设。

没有标准化,就不会有中文文献数据库的网络化和资源共享。要达到中文文献数据库的标准化,必须积极进行有关标准的研究、制订和修改,并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要使数据库建设者增强标准化意识,从文献加工、整理到数据存储格式,从数据库管理软件至数据库系统硬件以及数据库涉及的通讯与网络等,都要坚持标准化。

为提高中文文献数据库的质量,还必须倡导:按照用户需求确定和设计合适的建库方式、结构和类型;采用先进成熟的数据库技术;无论是专业性或综合性数据库,都必须具有充实的内容,尽可能囊括其应包括的全部知识,有最好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并具有多元检索途径。还应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和不断提高建库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知识水平。

中文文献数据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国家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全面规划,重点扶持,并经过各文献收藏单位与数据库建设单位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成效。中文文献数据库建设,必须树立高起点,朝功能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服务优质化的方向发展,创世界一流水平,才能参加国际竞争。

标签:;  

让中国的中国文学数据库走向世界_数据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