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类风湿关节炎伴发关节疼痛患者护理中论文_李砚婷

李砚婷

(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自贡 643000)

【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类风湿关节炎伴发关节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1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94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关节疼痛患者并作为观察对象并进行分组对照比较:观察组47例,在临床护理中全面落实人文关怀。对照组47例,只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VAS评分、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GQOLI-74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的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贯彻人文关怀理念,切实站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角度考虑,能够改善临床指标、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人文关怀;临床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222-02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可累及关节、骨以及软组织。该病病程漫长、不可彻底治愈,患者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关节疼痛,这也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首发症状。长期、持续的疼痛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科学、对症治疗固然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如何保护患者的关节功能、减轻关节疼痛、持续改善生活质量还需要有赖于系统、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我科将人文关怀理念全程贯穿于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中,以此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护理能力,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的94例患者全部符合2009年美国风湿病学学会提出的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1];排除精神疾病、住院时间<20d、认知障碍、正在应用镇静药物与抗抑郁药物者以及重大器官功能障碍者。观察组47例,其中15例男性、32例女性;年龄31岁~74岁,平均年龄(43.58±2.73)岁;病程9个月~38年,平均病程(15.47±1.42)年。对照组47例,其中13例男性、34例女性;年龄30岁~76岁,平均年龄(45.08±1.92)岁;病程11个月~40年,平均病程(16.18±1.06)年。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包括饮食干预、运动指导、用药指导、生活指导等内容。人文关怀的落实情况如下:

(1)疼痛护理:指导患者摆放舒适体位,每隔1h左右帮助患者调整一次体位,提高舒适度。大量研究显示[2]:舒缓优美的音乐具有治愈作用。可通过音乐疗法帮助患者放松紧张情绪,对疼痛的关节做好保暖和制动处理,若患者疼痛严重,无法耐受,可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与安眠药物,并告知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密切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2)生活护理:按时开窗通风,调节适宜的病房温湿度,保证空气质量。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身体状况为其制订科学的饮食方案,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睡前叮嘱患者热水泡脚,引用温牛奶。

(3)强化心理护理:研究表明[3],心理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调节情绪,而且有助于促进机体康复。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性格、病情、生活经历提供心理干预,用理解、真诚的态度和患者交流,通过引导、启发等方式鼓励患者倾诉,消除亚健康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临床护理,增强康复信心。

(4)运动干预:关节疼痛会让患者不愿运动,但事实却是,适量、适当的运动能够缓解疼痛[4],增强患者的身体素质。遵循从简到难、从被动到主动的运动原则,运动时保证有家属的陪伴,运动强度以不疲劳、关节不疼痛为宜。

1.3 观察评定标准[5]

(1)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与类风湿关节的指标改善情况,包括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和类风湿因子。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评分区间0~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2)应用GQOLI-74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含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与社会功能4方面,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GQOLI-74评分比较

见表2。

3.讨论

关节出现炎症,关节内压上升,产生致痛物质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的直接原因[6],疼痛会对患者的神经末梢产生强烈刺激,从而影响关节功能,最终困扰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落实人文关怀理念,首先应构建和谐、信任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用热情、友好的态度接待患者,通过端庄、大方的行为举止和微笑服务为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后续护理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除此之外,宽松、温馨、自由的治疗环境同样重要,应鼓励家属为患者提供精神、情感和心理支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实施无痛护理技术,提高患者的舒适感,用精湛的专业能力赢得患者的认可。

总而言之,在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是可行、有效的,对于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建议采用。

【参考文献】

[1]邱春媚,李小兰,冯小京,等.分期运动训练联合健康指导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和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0):1,45-147.

[2]刘乐,唐今扬,李斌,等.消炎止痛膏(东乐膏)外治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4,(3):326-327,330.

[3]黄映华,张伟勇,郭粉莲,等.延续性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35):4461-4463.

[4]徐源,张伶姝,黄安芳,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睡眠障碍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15,54(11):927-930.

[5]刘秀.类风湿关节炎伴发关节疼痛患者采用人文关怀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9):116.

[6]王秀丽,唐玉萍,孙树萍,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功能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5):442-444.

论文作者:李砚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人文关怀在类风湿关节炎伴发关节疼痛患者护理中论文_李砚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