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电所管理的几点认识论文_陈亿

浅谈供电所管理的几点认识论文_陈亿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于都县供电分公司 江西于都 342300)

摘要:供电所是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供电所的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就供电所的管理提出了几点认识。

关键字:供电所;管理;认识

初来乍到,对供电所管理略有初浅尝试,按照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要求,结合供电所实际,浅谈几点认识,不妥之处请各位同行指正。

一、坚强电网是保证

1.规划先行,统筹谋划。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及“小容量、密布点”的原则,科学规划电网,落实“三通一标”和典型设计,对电网再升级、再提质,科学布局,建成坚强、安全、智能配电网,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美丽中国乡村建设提供强劲电力保障。

2.统筹推进,科学建设。一是依托县电网建设领导小组力量,健全电网建设的科学领导,统筹调度协调,建立良好的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二是加快推进配电网建设与改造进程,发挥乡村组三级力量,建立电网规划、立项、批复、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通报制,形成村组主动为项目建设提供绿色通道,破解建设通道阻工难题;三是发挥敏感客户施工过程中协调作用,参与电网建设纠纷协调,促成建成网,建好网的强大舆论氛围。

3.监测分析,精准发力。依托营销系统和PMS系统,对台区间断性低电压、频繁停电等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优先解决成片低电压,客户反映强烈区域的用电问题,实现工程项目精准发力,让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真正做到配变投入一台,低电压治理解决一片的目标。

4.状态检修,护航供电。一是强化电网运行维护管理,加大供电隐患甄别和治理力度,推行状态检修和以维代抢模式,把设备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电网供电能力;二是建立电网应急抢修预案,健全最优的抢修策略,实现故障地快速恢复;三是建立应急值班制度,形成快速响应,实现一张工单、一支队伍、一次抢修的跨专业高度协同服务。

二、信息采集是支撑

1.电费转型,服务升级。用电信息采集是实现抄表自动化、核算智能化、收费电子化、费控远程化等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确保电费回收风险可控,电费管理规范高效,把台区客户经理从繁重的抄核收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有效的人力资源调整为以客户服务为主的新型模式。

2.数据分析,实时监测。充分运用营销等业务系统,加强智能表监测数据的在线监测、实时监控,深化台区日线损计算、台区在线监测率和反窃电应用,开展采集异常、电量异常信息跟踪,实行工单动态和闭环管理,提高电量异动客户核查的针对性,提升台线管控水平。

三、安全生产是基础

1.强基固本,安全第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安全风险防范与管理机制,运用SPMIS两票系统和掌上工程管控系统,加强业扩报装、抢修运维、工程施工的过程管控和到岗到位监督,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严格落实三级漏保管理,把人身触电风险防范于未然,同时利用好周安全活动日,传达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学习事故通报及教训,认真加以总结分析,警钟长鸣,形成人人讲安全、我要讲安全的工作氛围。

2.加大巡查,保障安全。严格落实用电检查计划,结合春(秋)安全大检查、迎峰度夏(冬),加快推进电网改造升级和电网侧隐患治理,按照 “一户一案”,落实“服务、通知、报告、督导”100%要求,加强基建、技改、业扩等工程质量把关,杜绝设备带病接入电网,实现电网供售电侧安全。

3.联动治患,提升效率。建立与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组成的安委会,形成安全隐患巡查治理常态机制,提升电力安全隐患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隐患的可控、能控、在控,不发生隐患处置不当引起的升级事故,实行“以维代抢”模式,合理设置抢修网点,提升抢修效率,不断提升供电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班组管理是根本

1.班组集约,架构合理。供电所必须与顶层架构保持高度一致,又能体现“末端融合”。如在管理岗位上设置正副所长和运检技术、安全质量、客户服务“三大员”,在综合管理和关键技术岗位上实现集约化管控;在班组设置上客户服务班组(内勤)、若干个综合服务班组(外勤),综合服务班组实行服务网格化,加强客户经理相互支援配合,协同开展工作,实现人员互为支撑,工作有监护、质量有监督。

2.加大培训,提升素质。加强客户经理和综合柜台的岗位轮训工作,做好营销、运检、安全、服务等交叉学习,特别是掌上电力、电e宝、扫描支付等“互联网+营销服务”新型业务学习,通过开展师带徒、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不仅是业务精通的技术员,又是服务优质的服务员。

3.健全体系,完善考核。建立健全员工薪点制、客户经理评级、绩效考核等多种形式的薪酬管理制度,细化客户经理定级及晋升办法,让绩效评价成为员工岗位晋级的衡量标准,通过亮化指标、亮化业绩、亮化技能,让绩效评价在阳光下运行,促进绩效评价科学、公正、透明。

4.因地制宜,顶层设计。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由公司进行顶层设计现有办公场所,与“全能型”供电所建设要求相适应,规划建设成为具有行政办公、运营监测、党建文化、读书健身、视频会议、厨房用膳、生产库房等功能,即能体现供电所地域特色,又满足正常的生产生活基础功能。

5.文化引领,团队建设。结合各乡镇的地域特色及自身情况,总结提炼既符合当地地域文化特征,又切合团队精神风貌的班组文化,并将其植入到国网公司优秀企业文化中,树立员工主人翁精神,营造立足岗位创先进,履职尽责争优秀的浓厚氛围。

五、营配贯通是基石

1.整合资源,闭环管理。整合现有各类应用系统,实现对供电所抄核收业务和关键业绩指标的集中监测,由“三大员”各负其责,形成后台布置监测,前端执行落实,闭环考核评价,实现各项业务流程闭环管理机制,提升跨业务协同、数据互联互通,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综合服务能力。

2.强化协同,末端融合。将“三大员”集中办公场所与运营监测整合,强化生产、营销专业业务协同,按照“谁发起、谁跟踪、谁负责”的原则,打造“三大员”业务既能独立运作,又能专业贯通,形成业务互通,优势互补的“末端融合”机制,真正提升供电所业务协同,一岗多能的综合服务。

六、优质服务是口碑

1.规范窗口,强化运营。严格落实“一口对外、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服务要求,推行综合柜台制,建立健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内部协调沟通机制,实现客户业务“内转外不转”,让客户进一个门,找一个人,提供“一口对外”服务和“一站式”服务,提升营业窗口规范化服务水平。

2.创新服务,方便群众。加大“互联网+营销服务”的推广应用,让95598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电子化渠道做到家喻户晓,利用客户经理进万家活动及政府微信平台,引导客户线上应用业扩报装、故障报修等功能,为客户提供“足不出户”的便捷高效服务。

3.客户经理,一专多能。按照人员一专多能的要求,构建大服务格局,全面实行集农村低压配电运维、设备管理、营销管理和客户服务四位一体的“台区经理制”,发挥客户经理在供电服务中牵头、协调、沟通、联系的纽带作用,真正将管理末端转变为服务前端,提升客户诉求响应速度。

4.遵章守纪,保障权益。严格执行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收费政策,规范业扩报装和有偿服务等业务费的收费方式和流程,杜绝客户经理接触现金,同时加大收费政策的宣传和亮化,让客户做到明白消费,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切实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5.主动服务,政府放心。随着扶贫攻坚全力推进,在提升贫困村通动力电、光伏并网接入、提升供电能力等方面,必须提前科学谋划电网,实现精准发力,为脱贫摘帽提供强劲电力保障。同时为农村基础建设、一村一品提供电力支撑,主动提前沟通、提前介入、提前筹备,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让政府满意。

论文作者:陈亿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  ;  ;  ;  ;  ;  ;  ;  

浅谈供电所管理的几点认识论文_陈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