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忠教授辨治乙肝相关性肾病的经验论文_吴健 张军军 刘宁州 赵宏波 张振

张振忠教授辨治乙肝相关性肾病的经验论文_吴健 张军军 刘宁州 赵宏波 张振

吴健 张军军 刘宁州 赵宏波 张振忠(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肾内科 北京 100043)基金项目:北京基层中医药学科团队基地建设项目 ;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 工程”张振忠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摘要】乙肝相关性肾病是难治性疾病,西医治疗存在局限性。由于乙肝和肾病同时存在及长期的西药干预等导致病机复杂,中医病机认为本病病位在肝肾,而兼及于脾。湿热疫毒、水肿、血瘀为标,肝、脾、肾虚为本,为正虚邪实证。张振忠教授在治疗过程中,祛邪和扶正并存、标本兼治,多脏并调,强调滋补肝肾和补肾健脾是治疗根本,灵活把握好活血化瘀的“度”,巧用虫药,剔邪通络,祛瘀生新,对本病治疗疗效确切,解患者之疾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治疗,节省了医疗费用。

【关键词】乙肝相关性肾病; 中医; 辨证论治; 祛邪和扶正并存; 滋补肝肾; 补肾健脾; 活血化瘀; 巧用虫药; 剔邪通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235-02

乙肝病毒相关抗原性肾病(HBV-GN)是指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1],且治疗方案亦存在争议,目前对于IFN 及核苷类似物、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多采用联合用药,同时给予保肝、利尿、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2];其病程长,病情复杂,在长期服药过程中,干扰素、激素容易出现毒、副作用,患者服药过程比较痛苦,西医治疗本病也遭遇瓶颈,近年认为仅α- 干扰素疗效较肯定,但常规剂量大、价格昂贵,且对已发生于肾脏的免疫炎症反应无影响。由于激素与细胞毒药物可能导致病毒复制增强与加重肝损伤疾患,故应慎用此类药物,所以现代医学在治疗上存在矛盾[3-5]。中医药在辅助抗病毒、减轻西药不良反应、控制蛋白尿、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延缓肾功能损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5-7]。

中医的古代文献并无此病名,根据本病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黄疸”“胁痛”“鼓胀”“积聚”“水肿”等范畴。本病由于乙肝和肾病同时存在及长期的西药干预等导致病机复杂,《素问玄机原病式? 热类》云:“湿热相搏,则怫郁痞隔,小便不利而为水肿也。”故湿热疫毒入侵,蕴结于肝,疏泄失司,土郁木壅,脾失健运,病久子病及母,传及于肾,肾失开阖,膀胱气化失司,则水湿稽留,湿热蕴结,耗气伤阴,可致肝肾阴虚、脾肾两虚等。

本病病位在肝肾,而兼及于脾。湿热疫毒、水肿、血瘀为标,肝、脾、肾虚为本,为正虚邪实证。

张振忠教授是全国首批500 名中医专家之一, 杜雨茂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现任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大内科主任,肾脏病专业学科带头人,全国中西医结合肾病脏病委员会委员。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30 余年,在治疗肾脏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治疗经验多次发表在核心期刊,对此病亦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随张教授出诊2 年,现就张教授在辨治疗本病的治疗经验如下:一. 祛邪和扶正并存、标本兼治:早期以驱邪为主、兼顾扶正早期以疏肝、清热利湿为主:HBV 病毒性质属湿热,从本病的发病来看,湿为弥漫之水,肾为主水之脏而位居下焦,湿性重浊黏滞,且与水同气相求,“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故湿邪致病具有趋下走里,易犯肾脏之特点;从临床表现来看,热伏湿中,湿遏热外,湿热相博,易滞留于肾脏,阻遏气机,障碍气化,熏灼肾络,扰动肾关,故临床上常见水肿、血尿和蛋白尿等症状。张教授常用柴胡疏肝散加虎杖、五味子、金银花、连翘、贯众、白花蛇舌草、薏苡仁、茵陈、土茯苓、猪苓等,并应贯穿治疗的始终,以祛邪以安正。

本病迁延日久,经久难愈,病机为正邪相争,正气不能抗邪外出,日久伤阴耗气,张教授多采用“益气养阴”的治疗大法,常用药物为:黄芪、太子参、生地、沙参、麦冬、女贞子、旱莲草、鳖甲等。因本病常常需要使用激素联合抗病毒治疗。而激素被认为是纯阳、燥热之品,在早期大剂量激素时易出现阴虚火旺、热毒炽盛,可使用养阴清热的方法进行干预,可选择知柏地黄丸加减。

二. 多脏并调:滋补肝肾和补肾健脾是根本“滋肾柔肝法”治疗是张教授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的理论依据,肝藏血,肾藏精,精与血是互相资生的。肾精充足肝血就可以得到滋养,肝血充盈,使血能化精,肾精才能充满。也就是说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也赖于血的滋养。所以又称“精血同源”、“乙癸同源,肝肾同治”,其理论早在李中梓的《乙癸同源论》中指出:肝肾同源于精血,精血可以互生,“血不足者濡之,水之属也。壮水之源,木赖以荣”、“水木同府”,故可肝肾同治。归其根本,慢性乙肝肾,属于慢性肾脏病范畴,而该疾病仍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部分患者会发展终末期肾病,患者多因心脑血管疾病和严重的感染而死亡。中医认为慢性肾脏病,多属于内伤性疾病,阴阳气血不足,感受外邪、内生邪气和病理产物的积聚进一步加重正气损伤,最终邪盛正衰,正气耗竭,变证丛生。久病肝肾阴虚者,则用滋补肝肾之品以扶正固本,代表方剂主要有:一贯煎合鳖甲煎丸,用药如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制鳖甲、炙龟板、白芍等,以扶正固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其目的是使脾脏正气充实,防止肝病蔓延,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补肾健脾,固涩精微,以固其本。张教授常用药物:如党参、白术、茯苓、山茱萸、生地、怀牛膝、炒芡实、金樱子、鹿衔草等,待水肿基本消退,余症皆缓解,各项指标均好转后,再行基本大法。张振忠教授强调治病求本,标本兼治。重视调补先后天之本,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为生命之根,乃脏腑阴阳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人体气血津液的化生均有赖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脾肾功能失调会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故治疗用药尤其强调补肾健脾。

三 . 灵活把握活血化瘀的“度” “久病人络”“久病多瘀”,瘀阻肝肾脉络,精气不能畅流,常使蛋白尿和水肿顽固难消,瘀血贯穿在本病的各个阶段、所以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配合活血化瘀药,常加用川芎、丹参、桃仁、红花、赤芍、牡丹皮等活血化瘀之品,与益气养阴、滋阴补肾、健脾化湿、清热解毒药物配伍,能明显增加疗效。现代药理学证明8,活血化瘀对清除肾脏局部沉积的免疫复合物,减轻免疫炎症,改善肾脏的微循环,对改善肾脏病理损失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在临床中,要注意患者的凝血功能,大部分患者因肝功能异常存在凝血机制障碍,而不宜活血太过,以免增多出血之风险, 过度使用活血化瘀的药,有使本已紊乱的凝血因子更加紊乱,加重出血的倾向。

四 . 巧用虫药,剔邪通络 本病之所以病程缠绵难愈,是因为湿热疫毒之邪串入肝、肾络之中,与络中痰浊、瘀血相互胶结,导致络道失畅,络体损伤,渐致邪闭成痹,络道不通,肝肾之络瘀痹。

日久则络息成积,酿成肝、肾之症瘕。此病非一般草木之品能凑效,张教授在临床上善用虫类药物,因此类药物性善走窜,灵动迅速,长于入肝、肾络以搜剔病邪。常用药有水蛭、蜈蚣、全蝎、地龙、僵蚕、乌梢蛇、土鳖虫等。在中成药中,尤其善用经方大黄蛰虫丸(大黄蛰虫胶囊)9,其具有有破瘀消徵、补虚活血的功用,多用于久病正虚瘀血结成之证。方中大黄、蛰虫、虻虫、水蛭、蛴螬、干漆、桃仁、杏仁活血化瘀理气;干地黄、芍药、甘草、蜂蜜养血补虚、益气和中;黄芩清热;诸药合用,共凑祛瘀血、清瘀热、滋阴血、润燥结之功10。临床观察当中,虫类药物对控制各种肾小球疾病的蛋白尿均有较好的疗效。

【典型病案】患者,任某,男,52 岁,于2015 年2 月3 日首次就诊,主因“间断双下肢水肿2 年余,加重伴乏力2 周”来就诊。 既往乙肝、肝硬化2 年余,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总院多次住院治疗,确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慢性乙肝,经抗病毒、保肝、输白蛋白治疗,蛋白维持在20-30g/L,24 小时尿蛋白定量400-600mg/24h,HBV-DNA < 500copies/ml。后因反复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行肾穿刺,病理学诊断为乙肝病毒相关性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经免疫抑制剂、保肝、利尿、抗病毒、补充白蛋白等综合治疗后疗效不佳,为求中医治疗。目前患者症状主要有:胁肋部隐痛、乏力、双下肢水肿,查体:肝病面容,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数,心肺(-),腹水征(-),下肢中- 重度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尿24h定量:3496mg/24h,生化:ALB 31.4g/L,ALT 71 U/L、AST 65 U/L,BUN 7.01 mmol/L、CREA 102 umol/L;西医诊断:1. 乙肝相关性肾病;2. 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诊断:胁痛;水肿;癥积。辨证:肝肾两虚、瘀浊阻滞。治法:柔肝益肾、化瘀利浊;处方1:柴胡8g 赤芍18g 太子参18g 茯苓15g 炒白术12g益母草20g 石苇15g 芡实15g金樱子12g 蜈蚣2 条 紫丹参30g 三七粉2 支冲服 虎杖18g青风藤20g 生黄芪30g菟丝子20g × 7 付处方2: 大黄蛰虫胶囊4 粒(1.6g)2 次/ 日二诊(2015-02-10)水肿较前明显好转,但仍诉体力较差,腰酸软,纳差,复查24 小时尿蛋白定量2400mg/24h,尿微量白蛋白> 150mg/L,尿蛋白3+,上方生黄芪改40g,怀牛膝15g,桑寄生20g,藤梨根20g,生麦芽15g ;处方1 具体如下:柴胡8g 赤芍18g 太子参18g 茯苓15g 炒白术12g 益母草20g 石苇15g 芡实15g 金樱子12g 蜈蚣2 条 紫丹参30g 三七粉2 支冲服 虎杖18g青风藤20g 生黄芪40g 菟丝子20g 怀牛膝15g 藤梨根20g 生麦芽15g 桑寄生20g ×14 付处方2:大黄蛰虫胶囊大黄蛰虫胶囊4 粒(1.6g) 2 次/ 日三诊(2015-03-01) 诉服上方后身体各方面都改善,目前患者仍面色偏暗,余无不适,复查24 小时尿蛋白定量250mg/24h,尿微量白蛋白> 150mg/L,尿蛋白2+;生化:ALB 36g/L,ALT、AST、BUN、CREA 均正常;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加山甲8g 桃仁8g;处方1:柴胡8g 赤芍18g 太子参18g 茯苓15g 炒白术12g益母草20g 石苇15g 芡实15g 金樱子12g 蜈蚣2 条 紫丹参30g 三七粉2 支冲服 虎杖18g 青风藤20g 生黄芪40g 菟丝子20g 怀牛膝15g 藤梨根20g 生麦芽15g 桑寄生20g 山甲8g 桃仁8g ×14 付处方2:大黄蛰虫胶囊大黄蛰虫胶囊4 粒(1.6g)2 次/ 日:患者坚持复诊,按上方加减化裁,直至2015 年7 月9 日再诊时:无明显不适,病情较平稳。复查生化:ALB 39.1g/L,ALT、AST、BUN、CREA 均正常;24 小时尿蛋白定量:120mg/24h,尿微量白蛋白> 100mg/L。

结语:HBV-GN 病机复杂, 缠绵难愈, 且易反复, 临床属难治性肾病, 若控制欠佳, 将发展为肝、肾功能衰竭。笔者认为HNVGN之所以缠绵难愈, 主要因外感湿热之邪,正气不足, 肝肾亏虚、脾肾亏虚,瘀毒、瘀浊之邪阻滞肾络、肝络,病邪深固,病损较重,邪正双方相持,治疗难以取效。张振忠教授在治疗过程中,精准分析本病病机和发病特点,祛邪和扶正并存、标本兼治,多脏并调,强调滋补肝肾和补肾健脾是治疗根本,灵活把握好活血化瘀的“度”,巧用虫药,剔邪通络,祛瘀生新,对本病治疗疗效确切,解患者之疾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治疗,节省了医疗费用[11-12]。

参考文献:[1] Fan HB, Guo YB, Zhu YF,et al. Hepatitis B Virus GenotypeBand High Expression of Interferon Alpha ReceptorβSubunitareAssociated With Better Response to Pegylated InterferonAlpha2a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Infection.HepatMon,2012,12(5):333 -338;

论文作者:吴健 张军军 刘宁州 赵宏波 张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  ;  ;  ;  ;  ;  ;  ;  

张振忠教授辨治乙肝相关性肾病的经验论文_吴健 张军军 刘宁州 赵宏波 张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