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S与PFNA-Ⅱ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论文_钟宏凌

(达州市达川区南方医院 四川 达州 635000)

【摘要】目的:比较DHS和PFNA-II治疗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具体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一组命名为DHS组,一组命名为PFNA-II组。DHS组实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内固定,PFNA-II组实行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roximal femur nail antirotition)-II内固定。最终观察两组不同手术方法下患者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患者手术后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经观察,发现PFNA-II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以及手术出血量明显较DHS组低,而在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P大于0.05,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和PFNA-II各有优势,DHS相较PFNA-II较为简单,且手术价格相对较低,而PFNA-II虽然操作复杂,价格相对高,但是在手术用时和手术出血量方面有优势,能够患者相对轻松的手术体验,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或者骨折较为疏松的患者,PFNA-II是相对来说,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DHS;PFNA-II;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04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HS and PFNA - II specific stability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treated by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September 2016 to February 2017 were stable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 90 cases of patients, the average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5 cases in each group, a set of named DHS group, a set of named PFNA - II group. DHS group implements the dynamic hip screw (dynamic hip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PFNA - the type II group implements the proximal femur prevent intramedullary nail (proximal femur nail antirotition) - II internal fixation. Finally observ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under different operation methods of operation time, blood loss, fracture healing time, hip function score, and whether there are complications after surgery. Results Through observation, found PFNA - II group of patients with surgery time and blood loss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DHS group, and in the fracture healing time, hip function scores fo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 is greater than 0.05, so there i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stable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DHS and PFNA - II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in contrast with DHS PFNA - II is relatively simple, and the price is relatively low, and although PFNA - II complex operation, the price is relatively high, but has an advantage in the surgery time and blood loss and to patients with relatively easy operation experience, especially for older or more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fracture PFNA - II is relatively better choice.

【Key words】DH; PFNA - II; Stable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作为一种常见的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老年中比较频发,据统计,股骨粗隆间骨折大约为所有髋部骨折的百分之四十五[1]。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采用非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这种方法周期长,而且由于患者需长期卧床,所以容易引起褥疮以及泌尿系统方面的一系列并发症,给患者生活和身心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临床上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来对患者进行内固定。一般来讲,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内固定,即DHS,一种是实行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roximal femur nail antirotition)-II内固定,即PFNA-II。为了对这两种方法的各自效果进行探究和比较,本次研究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将他们分为两组,分别给予DHS和PFNA-II治疗,最终观察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以下是这次研究的主要内容。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一组命名为DHS组,一组命名为PFNA-II组。其中,DHS组内,男28例,女17例;最小的患者年龄为59岁,最大为80岁,平均年龄(72.5±1.6)岁;右侧22例,左侧23例;摔伤所致19例,车祸所致26例。PFNA-II组内,男23例,女22例;最小的患者年龄为63岁,最大为82岁,平均年龄(74.1±1.9)岁;右侧14例,左侧31例;摔伤所致21例,车祸所致24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方位、致伤原因等方面差异P>0.05,因此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手术前,医护人员皮牵引制动所有患者,给予患者相应的对症治疗,每位患者尽量在五天内进行手术。

DHS组:对患者实行常规麻醉,行闭合牵引复位,通过C型臂透视观察骨折复位是否满意,若复位尚可,将无菌巾铺于患者伤处,开始手术,切口位置为患者股骨大粗隆外侧,行直切口,此后将一枚导针置于患者大粗隆下方约2厘米处,可以用定位器来确定具体位置。观察C型臂透视结果,若骨折位置满意,且导针位置无异常后,开始在大粗隆下置入动力加大螺钉,用DHS钢板和骨干固定。最后切记仔细对手术切口进行冲洗,待充分止血后,给予患者缝合,缝合需逐层进行。

PFNA-II组:给予患者常规麻醉后,同样行闭合牵引复位,通过C型臂透视观察骨折复位是否满意,若骨位复位满意,开始进行手术,行纵行切口,具体位置在患者大粗隆上方约4厘米处,并将1枚导针置入患者大粗隆顶点,在扩髓之后插入PFNA-II,通过瞄准器,将旋转刀片导致置入,观察C型臂透视结果,发现骨折位置、导针部位正确后,将加压防旋螺钉、锁钉以及尾帽置入,最后清洗切口以及止血缝合与DHS方法相同。

1.3 观察指标

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结束后,观察两组不同手术方法下患者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患者手术后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髋关节功能评分采用Harris评分的方法,90~100统计为优,80~89统计为良,70~79统计为可,70分以下统计为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中通过记录观察,发现PFNA-II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以及手术出血量明显较DHS组低,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PFNA-II仅在出血量、手术用时方面较DHS有优势,而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P>0.05,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及最终结果见表1。

表1 两种手术下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对比情况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多发于高龄人群的疾病,尤其是老年人,据相关资料显示,老年人患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例约在百分之八十以上[2]。这类疾病的治疗虽然可以采取非手术的方法,但是非手术周期较长,对于老年人来说,长期卧床治疗又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给老年人带来很大的身心伤害,因此,临床上多采用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手术治疗时间短,见效快,周期短,可以避免一些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研究显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如果早期及时采用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3]。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可分为DHS和PFNA-II两种方法,其中DHS属于髓外固定,这种方法手术创伤面积大,且手术用时长,手术出血量较多,PFNA-II属于髓内固定,这种方法创伤面积小,手术用时短,且出血量低。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在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多选择使用PFAN-II来治疗,这种方法虽然却有自身一定的优势,但是,目前国内学者有过度使用的倾向,而欧美学者与国内学者不同,很少采用髓内固定的方法来治疗,而是选择髓外固定的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观察,发现PFNA-II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以及手术出血量明显较DHS组低,而在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PFNA-II仅在出血量、手术用时方面较DHS有优势,其他方面两者差异不大,而DHS在价格以及手术简便程度方面较PFNA-II有优势,因此,对于这两种手术方法,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衡量采取具体的手术方法,如对于骨质疏松严重的患者,可以采取PFNA-II进行手术,这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而对于骨质较好的患者,较为年轻的患者,可以考虑采取DHS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达到更加稳定固定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和PFNA-II各有优势,DHS相较PFNA-II较为简单,且手术价格相对较低,而PFNA-II虽然操作复杂,价格相对高,但是在手术用时和手术出血量方面有优势,能够患者相对轻松的手术体验,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或者骨折较为疏松的患者,PFNA-II是相对来说,较好的选择。由此可见,在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问题上,DHS和PFNA-II均是较为良好的方法,医护人员在选择治疗方法上,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较为理想的方法来给予患者对应治疗。

【参考文献】

[1]朱云华,刘璠,张亚峰,周振宇,刘雅克,等.DHS与PFNA-Ⅱ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 2017,37(1):79-91.

[2]田观明.DHS和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5):349-350-364.

[3]耿立杰,江涛,张哓立,等.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手术治疗[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11):974-976.

论文作者:钟宏凌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DHS与PFNA-Ⅱ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论文_钟宏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