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联合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比较论文_朱才华

岳阳市中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对比内镜联合腔镜手术、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价值和安全性,为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9月收治手术治疗的10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对照组52例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52例患者接受内镜联合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组间手术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组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传统开腹手术,内镜联合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损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具有实施优势。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内镜联合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并发症

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较为常见,约占同期胆石症10%以上,治疗上以手术为主[1]。既往治疗中,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为主,具有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所需时间长等不足[2]。当前,微创外科技术、内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内镜开始广泛用于胆道外科治疗中[3]。为了选择更符合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的手术方案,本文就传统开腹手术、内镜联合腔镜手术价值进行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均为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经超声、磁共振检查确诊,病例选自2016年6月-2017年9月,总计10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两组例数相同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手术患者及家属知晓同意。观察组:52例,男22例、女30例;年龄30-60岁,中位数(43.50±2.60)岁;结石直径0.60-1.95cm,均值(1.30±0.13)cm;胆总管单发、多发结石分别为23例、29例。对照组:52例,男24例、女28例;年龄31-58岁,中位数(43.60±2.30)岁;结石直径0.62-1.96cm,均值(1.35±0.15)cm;胆总管单发、多发结石分别为22例、30例。两组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结石类型、年龄、性别、结石直径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手术方法

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患者麻醉成功后,于右上腹部做纵向切口,观察患者胆囊、胆总管、肝总管具体情况,进行胆囊管夹闭、胆囊剥离以及切除处理,切开胆总管前壁2cm处,在无残留结石的情况下完成胆总管切口缝合,术后留置T管引流、关闭腹腔。

观察组:内镜联合腔镜手术治疗。局麻下插入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明确患者结石情况,包括大小、数量、位置情况,完成括约肌切开取石术,以网篮取石术取出小结石,较大结石进行机械性碎石,胆管冲洗处理,术后留置胆管、维持胆汁引流通畅。术后4d左右,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后制造气腹,维持压力14mmHg,探查胆囊、周围情况后分离胆囊,进行胆囊动脉处理、取出胆囊,胆囊切除后进行腹腔冲洗。

1.3观察指标

记录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残余结石、切口感染、急性胰腺炎以及胆囊炎、胆瘘)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10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围术期指标经SPSS19.0计算。并发症发生率以%形式展开,进行X2检验;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手术指标以 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证明不同手术方案患者相同观察指标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手术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见表1。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经统计学计算,P<0.05。

3 讨论

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均为常见疾病,且合并症情况明显增多。针对此类合并症情况,手术治疗是首选方式,传统开腹手术以胆囊切除、胆总管取石术为主,虽然效果尚可,但是手术造成的损伤明显,延长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腹腔镜、内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有替代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明显优势[4]。相关资料指出,腹腔镜联合内镜技术可以更好的明确胆管、结石的位置,了解病变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手术方案,降低胆管术中损伤[5]。腹腔镜联合内镜技术优势分析:减少术中出血量、脏器暴露、感染几率;手术创伤小,无切口感染,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无需T管引流,避免放置T管诱发的胆瘘问题。

实验对比了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的两组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合并症患者,对比了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6%,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23%,P<0.05。另外组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以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手术时间对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合和何群芝,王兴强,乔铁等人研究结果有明显相似性,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47%)低于对照组(35.21%),P<0.05[6]。

综上所述,腹腔镜联合内镜技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具有实施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推广价值突出。

参考文献:

[1]黄黎.内镜联合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J].医学信息,2016,29(32):36-37.

[2]罗昆仑,方征,余锋等.腹腔镜经胆囊管开口微切开胆管并一期缝合胆管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9(5):349-351.

[3]沈旦,郭庆渠,吴育连等.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不同序贯次序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5,21(1):90-93.

[4]孙晓东,邱伟,吕国悦等.2364例肝外胆管结石三镜联合微创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6,15(4):357-362.

[5]许建听.腹腔镜结合内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6):1044-1046.

[6]何群芝,王兴强,乔铁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与传统开腹手术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3,19(9):938-940.

论文作者:朱才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内镜联合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比较论文_朱才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