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的音乐课堂论文_贾福君

创建和谐的音乐课堂论文_贾福君

——《让我们荡起双浆》说课材料

贾福君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解放小学 138000

一、说课标

1.课标对于四年级这个学段学生的要求是:(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5)培养乐观态度和友爱精神。

2.对教师的要求是:针对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导学生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3.学生在本节课中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极调动学生演唱歌曲,表达优美、热情的情绪,真正喜爱这首歌曲,乐于与老师和同学参与合唱。(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以柔美的声音,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表达热情、优美的音乐情绪。②聆听歌曲、判断音乐要素。③运用范唱、指挥、情感示语、肢体语言等方法,引导学生唱中体验表现歌曲。(3)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能准确演唱二声部,力求做到和谐统一。②准确演唱歌曲的难点,弱起小节,体会其在演唱中的情感表现。

二、说教材

1.学习内容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第6课《水上的歌》中的一首表现性歌曲,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主题曲,它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是儿童歌曲中的经典之作,传唱半个多世纪仍然经久不衰,歌曲描写的是少先队员在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场景,表现了祖国花朵的幸福生活、愉快歌唱的场面。歌曲是明显的两段体,曲调优美又不乏热情。第一乐段轻盈的旋律给人以亲切感,弱起小节的运用,对歌曲的情感起到了调动作用,形象地表达出荡舟北海的喜悦之情。第二乐段的合唱,旋律起伏摇荡,更加生动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少年儿童学习之余荡舟嬉戏的情景,这一部分也是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2.学习情况分析。这是一首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对歌曲旋律的学习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但对歌曲情绪、情感的理解,把握、表现需教师进一步地指导。在本册教材前几个单元中,学生也接触了几首带有简单合唱的歌曲,应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合唱的基础,所以这一环节,在我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在富有感染力的示范下,学生都能学会这首歌的合唱部分。

3.前期教学状况及问题对策。(1)在这首歌曲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是两声部合唱及弱起部分。针对弱起结奏及合唱部分这两处重点、难点,我采取的是课前利用节奏练习、发声训练这一“抖包袱”的方式,把重点、难点提前予以解决。(2)就如何在会唱的基础上把歌曲唱好的问题,本课从以下三方面解决:①教师充分发挥示范演唱、情感术语、指挥手势及肢体语言的感染作用;②加强歌唱技能的指导和训练,采用听、辨、示范、讲解等方式,掌握倚音及换气等唱法;③引导学生在歌唱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利用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来表现音乐形象。

三、说本册教材的知识结构

1.音乐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本课在本册教材中的作用:音乐教材在整个小学阶段是沿着“以节奏为中心,以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为两个基本点,坚持从感受音乐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培养出通过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到能够表现音乐再到创造音乐”这一主旋律推进。四年级这套教材可以说是小学阶段教材难易度的一个转折,它无论在知识结构上还是知识承接上都具有着里程碑的作用。(1)从乐理知识角度讲:倚音的出现及换气记号在乐曲中的应用,需要教师引领并要求学生能够进一步展现出来。(2)从节奏角度讲:弱起节奏的使用既增加了歌曲的难度,也同样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3)从合唱角度讲:从本册教材开始进入合唱,而这首歌曲是本册教材的第四首合唱曲目,难度系数增强了,基本上可以与五六年级的带有合唱的歌曲媲美。(4)从歌曲处理角度讲:两段体前后从演唱形式、演唱情绪到结束句渐弱、渐慢处理,更进一步表现歌曲情境,增加了学习歌曲的难度。

四、说教法、学法

1.教学方式与手段。从揭示课题到理解体验的过程,采用聆听、范唱、情境讲解的方法,全面感受音乐、达到学会演唱歌曲。

2.技术准备。(1)基本训练部分采用PPT的形式展现;(2)电影《祖国的花朵》主题曲视频片段;(3)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原声及伴奏音乐;(4)多媒体呈现原声及伴奏音乐的画面场景。

3.教学重点、难点。(1)歌曲中的两声部合唱部分及弱起节奏是本节课的难点。(2)以柔美的声音,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表达热情优美的音乐情绪是本节课的重点。

五、说学生

四年级学生无论在年龄特点还是认知水平方面,都趋于成熟。音乐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轻松地拍击各种简单的音乐节奏,也可以进行简单的视唱。会聆听音乐并简单分析音乐作品。可以创作简单的歌曲舞蹈。鉴于以上学生具备的特点,本节课我在设计解决歌曲难点两声部合唱的时候,采用的是“先入为主抖包袱”的策略,在上课伊始,利用节奏练习和两声部发声练习轻松地解决歌曲两声部合唱部分的音准及和谐。

六、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通过播放电影《祖国的花朵》视频片段,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音乐氛围,介绍作品的相关知识,揭示课题。

2.聆听歌曲,整体感受。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聆听歌曲,感受音乐情绪,听辨演唱形式,初步把握音乐形象,进入音乐角色,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播放带有场景画面的歌曲原唱。出示歌片曲谱,分辨演唱形式不同的部分。

3.学唱歌曲,理解情境。(1)欣赏法、听唱法熟悉音乐形象;(2)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进一步理解歌曲情境;(3)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4)师生合作,体现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5)歌曲二声部合唱的学习,锻炼学生学会倾听、感受和谐。通过以上的学习过程,学生环环深入,进入歌曲情境之中。

4.学生质疑,重点指导。请学生把他们认为难理解或掌握词曲部分提出来,师生共同学习,力求全体学生进入角色。

5.完整演唱,表现歌曲。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充分表现完整的音乐形象,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尽情表现歌曲。在这个环节中,利用音乐伴奏、情景画面辅助、教师指挥等完整演唱歌曲,并提示学生注意,在演唱过程中关注声音的控制和表现,以情助声,声情并茂,教师激励评价,高潮结束。

七、教后反思

1.对学生演唱的评价。

2.教师自身教学效果评价。

3.不足之处:由于学习歌曲过程,任务量大、难度系数高,很难在一节课时间内百分百达到三维目标,在日后的教学中继续补充加强。

4.教学困惑:如何按照课标要求解决小学阶段音乐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的连续性一直是我困惑着的问题。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有些教材远离学生的生活,甚至于对教师来说都偏难,对于这样的教材,作为教师应该如何面对?

八、本教学设计的特点

1.突出对作品的情感体验,音乐是情感艺术体验。

2.突出自主学习,重点指导。

论文作者:贾福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  ;  ;  ;  ;  ;  ;  ;  

创建和谐的音乐课堂论文_贾福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