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新闻文章的修改艺术_毛泽东论文

论毛泽东新闻文章的修改艺术_毛泽东论文

谈毛泽东的新闻文章修改艺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艺术论文,文章论文,新闻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文章修改方面为人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是他修改文章的根本目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是他修改文章的一贯态度、画龙点睛、点铁成金、锦上添花是他修改文章的主要结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以下简称《文选》;本文引语和例子均出自该书)所提供的修改情况下相当集中而典型地表明了这一点。。

画龙点睛

所谓画龙点睛,就是在关键之处把文章的基本观点、基本内容、基本态度等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来。哪里是新闻文章的关键之处?有规律可寻的地方是标题与开头。这两处所用文字虽不多,所起作用却很大。在这两处把文章的基本观点等揭示出来,往往可以起到引出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若发现这两处有问题而加以修改,往往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毛泽东对此有着精辟的见解,其画龙点睛式的修改范例也大都产生于这两处。

毛泽东特别重视标题的拟制和修改。他说:“标题要吸引人看,这很重要。”(《组织大家写评论》)但什么样的标题才能吸引人看呢?毛泽东下面的修改实例可以解答这个问题。1948年,他在审阅新华社的一条消息和一篇社论时,将它们的标题都改了,并说明了改换的理由(《关于标题、导语和综合报道》):“凡新闻,标题必须有内容。原题并无内容,不能引人注目。”“凡文化文标题,亦须有内容。原题没有内容,不能引人注目。”对照着分析一下原题与改题,可知毛泽东说的“必须有内容”的实际意思是:标题不能太笼统,应该鲜明地反映出文章的基本观点或基本内容等。这样的标题才能吸引人看。两原题特别是社论原题《中等教育问题》太笼统,而改题《恢复和发展中等教育是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则表明了社论的基本观点,起到了“以一目尽传精神”的作用,非常引人注目。在毛泽东大量修改的标题中,有些除了具有这样的优点外,同时还更突出地显示出了他过人的政治智慧、思想深度和语言才干。如他对《解放日报》1944年8月15日社论的修改就是这样。该文原题为《欢迎美军观察组》,改题为《欢迎美军观察组的战友们》,如果我们明了社论写作的时代背景,便可悟出这一修改的妙处何在。根据当时情况看,对待美军观察组,在言行上都应当采取特别友好的态度。而原社论在这方面的表现却明显地不能尽如人意:其正文虽较出色地表达出了这种态度,其标题却未能较好地做到这一点。因为,“欢迎”一词有时并不能显示出真实的感情色彩,特别是用于涉外问题上时是这样:不少情况下它仅仅是一种必用的外效辞令而已。而改题加上“战友们”三字,便有了实质性的厚重的感情内容。在共同抗击日寇的国际大环境中,在观察组不断向驻重庆的美国外交官发有利于中共的报告的具体情况下,称该组成员为“战友们”,是至为得当也是至为亲切感人的。它能起到进一步缩短与该组感情上的距离的作用,也能使尚未扶蒋反共的美国政府产生一定的欣慰感,而对百般阻挠美国组织赴延观察组的国民党则能以较大的心理打击。笔者肯定社论正文在这方面表现较出色,原因之一就是它使用了“战友”这样的字眼。但是经过修改,让这一称呼首先醒目在标题上出现,首先浓缩性地表明对观察组“友好”的基本态度,则无疑明显地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能够使人对正文产生非读不可的心情。毛泽东对人们的政治心理的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能够使人对正文产生非读不可的心情。毛泽东对人们的政治心理的深刻洞察力和娴于文字宣传工作的才能,于这一并无语言表达难度的修改中可见一斑。

毛泽东也很重视开头的写作和修改。他有这样的名言:“一切较长的文电,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现在新闻学上称为‘导语”,亦即中国古人所谓‘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唤起阅者注意,使阅者脑子里先得一个总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纠正文字缺点》)这虽是他在审定《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时加写的一段话,但其指导意义却不限于这些公文的写作,其它文章大都也应该这么写。一般性新闻文章不像文学作品和文学色彩浓厚的文章那样,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开门见山的写法最能吸引人,一般不宜在开头绕弯子、兜圈子、卖关子。毛泽东的文章大都是这么写的。他在修改方面也要求和力求做到这一点。1848年,他曾就《人民日报》上一篇新闻的修改问题特意指出,该文“须加上明确的新闻导语”(《关于标题、导语和综合报道》)。从他的手迹中我们也能见到画龙点睛地修改开头的范例。如他对《中国政治黑暗,抗战不力,英美盟邦大不满意》开头的修改便非常成功。该消息原来的导语是:“英美盟邦人士,对中国政治黑暗,大不满意。”后改作:“英美盟邦人士,对中国之法西斯政治,大不满意。”原语未能较好地揭示出全文的观点和目的,而修改后的导语则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因为,该文主体和结语的内容意在暗示和启发英美明确地认识到国民党反动派实行的是法西斯政治,从而使与法西斯势力不共戴天的英美加深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不满,所以,用“黑暗”这一比喻性的含义宽泛的概念很难使这种暗示和启发收到效果,而只有代之以“法西斯”,才能使人对下边的暗示和启发心领神会。

点铁成金

点铁成金的修改范例在毛泽东笔下也不少见。这里可分为使局部变出色和使全文变出色两种情况。不管属于哪种情况,其特点和规律都是:修改后的文字主要好在内容上而不是形式上,亦即使原来的意思变得高度准确而鲜明了。这是由体裁和语境所决定的。毛泽东修改的文章绝大多数是新闻性的议论文、应用文和记叙文,而这些文章的生动性一般均逊色于文学作品;何况,修改的对象仅仅是少量词句,其上下文所构成的语言环境从各个方面(笔调、句式等)限制了它们的自由活动;因此,经过修改它们可以在语言的基本要求即准确和鲜明上达到“极致”,却很少有同时又很明显地表现出生动性的可能。如新华社消息《美国大量运送蒋军到东北扩大内战》的第一句:“确息:当马歇尔氏好像在努力呼吁东北与中国和平的时候,现住越南的国民党五十三军三个师,又将于日内由美舰运往东北扩大现已十分扩大的内战。”其中的“好像在努力”是毛泽东增添的。原句给人的感觉是:马歇尔真心在呼吁和平,美国政府却在扩大中国的内战。事实则是:美国派马歇尔以总统特使身份来华,就是要他借“调处”中国内战之名,行扶蒋反共之实的。因此原句是不够准确的。改为他“好像在努力”呼吁和平,则恰切而巧妙地表明他呼吁和平的行为是假相,是为了掩盖其积极执行美国政府扶蒋反共政策的烟幕弹;这样改不但使句意高度准确而鲜明了而且也起到了顺利领起下文的作用。可见这一修改是恰到好处的。如果硬要在这里追求生动性,便须对原句作大的改造甚至重写,但那样做的结果或者会使语言不简练,或者会与下文联系不紧凑、笔调不协调,即使有了较强的生动性,也将因其并非“恰到好处”而成为败笔。

应该说,一词一句之增删使局部出色大都不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不少作者恐怕多少都有过这方面的愉快体验。而一词一句之增删使得全篇生辉的现象就非常罕见了。客观条件也决定了这种现象不易出现。因为,一般说来,文章不像短诗那样有时主要靠一个美妙“诗眼”就可以成为佳作,它们思想内容的表现面积大,各个词句的表现任务和能力相对较小,因而对之略作修改就极难使全文出现“起死回生”般的奇迹。然而,在毛泽东笔下却有这样的的奇迹,如前边提到的他对《中国政治黑暗、抗战不力,英美盟邦大不满意》的修改就是这样。奇迹产生的客观原因是:文章其它地方的内容都很好,只有那个关键性的导语未能较好地起到提纲挈领、烛照全文的作用;否则,这个奇迹是不会产生的。下面我们对此作些具体分析:

这篇消息是在国民党即将发起第三次反共高潮的关键时刻写的。当时,中共一方面在军事上做着反击的准备;另一方面,在政治思想战线上,对作为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的理论依据的《中国之命运》进行着猛烈的批判,批判的目标集中于该书所竭力宣扬的中国式的法西斯主义思想上。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修改这篇文章,虽兼有军事和政治两方面的宣传目的。但其主旨是欲使英美在政治上加深对国民党的不满。何以见得?我们试看文章使用的下述基本材料?

熊式辉在纽约、华盛顿之招待会上,均被人提出如下问题,要求他答复:(一)中国名为民主国家,对民权政治之产生、保障及巩固之方法如何?(二)劳动营之设立,根据何种目的?以上两项问题,被到会人士反复质询,熊式辉默然无以置答。对英美人士虽不满意却未明确定性的国民党的政治现状,用“黑暗”一词进行性质上的概括,显然没有揭示出国民党政治现状的个性,是相当笼统而模糊的,起不到引导读者准确理解英美到会人士所提问题的作用,也很难使读者由此对下文的暗示和启发有所领会。而改用“法西斯”一词,便解决了这个问题,是再恰切不过的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读者对下边进一步的暗示和启发能心领神会:

闻英美曾向熊式辉公开表示:中国以前获得之援助如果全部用在前线,当可打几仗,但中国皆补充后方,英美自不能以大量之武器,继续供给不去打轴心国之国家。英美人士不再说国民党不打“日本”,而改说它不打“轴心国”,这也许是他们无意中进行的“概念的概括”,但毛泽东将“政治黑暗”改为“法西斯政治”,目的之一便是为了呼应英美的这句话而进行的“概念的限制”,使外延宽窄悬殊的两个概念变得外延宽窄近乎一致而发生直接的因果关系(因为当时公认的其它法西斯国家都不打轴心国),从而使这里的暗示和启发意思就较明显而易于理解了:国民党为什么不打轴心国呢?还不是因为它实行的也是法西斯政治吗?再看结语就更清楚了:

因此,熊式辉返国后,对英美甚感失望。国民党中许多人,亦仍不愿从改良政治,加强国内团结,加强对敌作战上用功夫,而只怨恨英美不给更多的帮助。近日国民党发动“解散共产党,取消边区”之叛卖性的运动,同时撤出河防兵力,准备进攻边区,此等消息传至英美,不知英美人士又当作何感想云。不难看出,导语经过修改,便与这段话产生了明确的照应关系,便沟通了国民党的“法西斯政治”与其即将发动的反共高潮的“叛卖性”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此等事实说明,它之所以抗战不力,根本原因确实在于它实行的也是法西斯政治,是日寇的潜在盟友。由此可见,导语经过修改,使得文章的整体质量得到了多大的提高!

锦上添花

我们知道,修改别人的好文章,有时容易出现画蛇添足甚至点金成铁的尴尬现象,而《文选》“改稿”部分里的文章在毛泽东笔下篇篇都提高了质量,其中有些堪称锦上添花的典范。这种质量的明显提高,突出的不是表现在局部上而是表现在整体上,主要的不是表现在形式上而是表现在内容上:或则充实了事实,或则深化了主题,或则突出了宣传目的,毛泽东大政治家的本色较大文章家的才情往往显示得更充分一些。主要原因是:毛泽东对别人的好文章,总是致力于具有整体意义的修改,而对无碍大局的地方,如果它们说得过去或较好的话,则一般不作改动。如他对《蒋介石“引退”真相》的修改即是突出宣传目的从而增强了宣传效果的成功一例。蒋介石是1949年1月21日宣告“引退”的,新华社于次日即发表了这篇文章。文章抓住了蒋介石换汤不换药的“引退”实质,戳穿了国民党借“引退”一事骗国人的政治把戏,显得短小而精悍。如果对国民党内部的权力结构了解不清,对国民党政坛风云变幻的底蕴把握不准,对国民党未来政局的走向预测不透,就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写出这篇洞烛其奸、正人视听的文章。毛泽东对该文个别词句作了点修改,并加写了这么一句:“国民党政府的一切实际权力仍然操在蒋系和蒋介石本人手里。”这种意思虽然原文就有,但却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一般人听了不能马上归结成明确的认识;而毛泽东极其鲜明地一语道破,显然能立时就给人强烈而深刻的印象,并成为忧心国事者们聚谈“引退”问题的核心用语。想来当时看过或听过该文的人定会对这句话记忆犹新,今天的人们读后仍会感到这是文章中最具份量的一句话。

最令人佩服的是毛泽东对《人民日报》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修改。这篇曾广泛发生过良好影响的著名文章,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关于语言规范化问题的纲领性文献,其警句式的标题语言和一些主要论述至今仍放射着耀眼的光芒。毛泽东只给它改了几个词和加写了几句话就使其更添光彩。如原文最后一段的前两句是:“我们是完全能够做到这一步的。”(即能够做到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中国语言的规律并不难学。”道理很对,但联系上下文来看,感到它们的说服力并不太强。因为文内向人们提供的正确使用现代汉语的学习榜样是毛泽东和鲁迅:我们知道,这两位语言大师在一般人眼里是高不可攀的,他们那种精确使用语言的化境一般人也是难以达到的,因此,尽管社论不是以他们为论据证明“完全能够”、“不难学””的道理的,便一般人读到这里却会自觉不自觉地把二者联系起来,这样他们对“完全能够”、“不难学”的道理就不易产生很深刻的认同感。毛泽东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在上述两句话中间加写了这么几句:

我们的同志中,我们的党政军组织和人民团体的工作人员中,我们的文学家教育家和新闻记者中,有许多是精通语法、会写文章、会写报告的人。这些人既然能够做到这一步,为什么我们大家不能做到呢?当然是能够的。文字不多,容量很大,作为高度概括而密集的事实论据,具有多方面的代表性,考虑和照顾到了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的接受心理接受效果,这就更加突出了写作的针对性,提高了内容的充实性,增强了论证的严密性;亲切感和说服力,使得全篇文理俱惬,读者们只能点头称是。发现好文章中甚至连写作高手也极难发现的不能尽如人意之处,并恰到好处、不露痕迹地加以修改,这是需要有很高水平的。毛泽东卓异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论证表述功夫,实在令人叹羡!

标签:;  ;  

论毛泽东新闻文章的修改艺术_毛泽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