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本文以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为研究视角,从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与发展现状出发,多维度剖析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全面造价管理的要求,提出推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建议。期待为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改革
前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利用科学的手段与方式,实现对造价成本的有效管理与科学控制,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建筑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其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深化落实全面造价管理。
一、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逐步由概预算定额管理的模式转变为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尤其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全面工程造价管理概念提出之后,这一造价管理模式得到了深化落实,提高了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如表1所示,为我国工程造价合理确定的基本流程[2]。
表1 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
二、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前景
(一)强化成本控制理念,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为了有效避免人员因素对于工程项目造价成本带来的消极影响,一定要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如施工单位应该结合项目的施工要求以及目标,积极对全体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针对职业技能方面的内容展开培训教育,如应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同时也要针对职业素养方面的内容进行培训教育,如要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要进一步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态度,与此同时还要针对全体人员开展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使得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各领域、各专业人员都可以认识到造价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意义,进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从而提高造价成本管理的工作效率。合同管理也是造价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那些涉及到工程变更的合同内容更应该引起注意,通过有效的合同管理可以将工程风险降到最低,进而也就可以提高造价成本管理的准确性,有效避免无用、无效的施工活动。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要精准的理解合同、认真的分析合同,进而避免无法通过验收现象的出现,最终使得返工而导致的成本浪费[3]。
(二)把握原则,提高效率
若想对建筑工程造价成本进行严格与规范的管理控制,必须在遵循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开展造价管控工作。第一,全面性原则,如今建筑工程的规模比较大,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涉及的班组、部门以及人员比较复杂,而这些内容都会对造价管理与控制带来影响,所以在实践中一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对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同时在针对建筑工程开展造价管控单位过程中,应该将这一活动覆盖到每一个阶段之上,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实施全面、全程、全员的造价成本管控。第二,动态性原则。建筑工程造价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施工活动也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这就要求造价管理部门以及相关人员一定要本着动态性的原则,定期对设计目标值与资源投入实际值进行比对,找出二者之间的差距,同时还要深入的挖掘与分析导致差距出现的原因,进而采取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策进行处理,避免相关问题带来连续性、延续性的影响。
(三)全程管控,强化监管
第一,决策阶段。任何一个项目的决策都应建立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在施工前,应做出多套包括施工图、资金来源等在内的设计方案和理念,集中讨论其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并从中选取最优的方案,与此同时要请相关人员预测项目的大致施工方法、存在的风险以及投资收益,这对于方案的可靠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除此之外,在项目决策初期,要熟悉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租赁、运输路线等一些外部资源信息,了解应用于施工中的常用或新型材料和设备,投资人应当专门雇佣相应人员准确掌握上述信息,并构建价格信息网络,掌握市场材料的价格波动,及时准确的对材料或设备进行采供,或以招标的方式进行价格定位,在投资初期就要明确造价成本和预算本金。
第二,设计阶段。设计阶段首要目的就是要遵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能为节约造价成本而在设计时对结构、材质进行缩水,要满足国家或行业的质量标准,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确保施工质量稳定可靠。在此基础上,要不断优化、完善设计方案和思路,为了合理控制工程的造价成本,可以与相关设计院进行合作,并将项目工程的基本资料和施工目的尽可能详细的向其阐述,也可聘请相关领域德高望重的专家,让其评审和指点设计方案和图纸的不足,及时优化和修改设计偏差,以保证工程能够顺利施工,最大化设计方案的价值[3]。
第三,施工阶段。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主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材料方面,材料费是投资成本所占比重最大的一块,购买材料时应当调研市场行情,要做到货比三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购买价格最低的材料。另外,为减少运输成本,选购材料时应尽量靠近施工地点。为此,建设方应当制定详细的资金流量表,合理分配资源。第二,施工和监督人员的管理,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过分超出预算成本,施工人员不得随意浪费材料,另外监管人员不得玩忽职守,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滥竽充数的现象,要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透明化材料选购价格,确保工程质量和造价成本。
第四,竣工阶段。竣工阶段作为结束阶段对造价成本的管理同样重要。工程验收时,要检验是否完成设计要求以及是否符合工程质量的标准,避免出现核查不明甚至虚报谎报的现象发生。相关部门要对工程决算的文件整理收集,明确审查合同条款,价格及取费标准,结算方法等,做好详细的记录以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交接。
结语:进一步强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是提高建筑工程投资收益的需要,也是推动建筑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可以使得相关企业以及工作人员认识到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而转变造价管理理念,创新造价管理模式,提高造价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斌.浅议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改革前景[J].门窗,2017(05):75.
[2]谢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前景展望[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93.
[3]李琳.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改革前景[J].建材与装饰,2016(16):151-152.
论文作者:尹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成本论文; 人员论文; 阶段论文; 我国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