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电力资源的利用率也在增加,人们对于系统的应用要求也会随之提升。配电网中的自动化技术包含了现代化的电子和通信技术,也涵盖了离线和用户的各项数据。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系统,就应该确保各个系统的管理工作都要符合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实现供电企业的高效化发展。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配网;带电作业安全;影响初探
引言
将老旧线路普通开关更换为柱上智能开关是配电自动化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保证用户供电可靠性,针对现阶段柱上智能开关更换工作面广量大的特点,探讨了在不同线路结构和作业方式下,配网不停电更换柱上智能开关作业的方法及要求,为各地市供电局开展不停电更换智能柱上开关等相关工作提供了指导意见
1电力自动控制系统各部分组成结构的作用分析
电力自动化系统当中的组成模块比较多,以下主要就对工控机、数字式电力测控装置、多功能电力仪表这三部分的功能进行分析和探讨。1)工控机。对于工控机的应用在整体电力自动化系统当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对相应的电力信息实现合理处理,以此对数据实现控制和测量以及保存等,从而实现对系统信息的综合管理。2)数字式电力测控装置。对于这种装置在低压配电系统当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对电力系统当中的电流以及功率因素和电压等参数实现可持续性的测量,还可以对系统当中的开关量合理监督,从而使得在产生超负荷状态下实现自动报警,使得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采用相关措施对其应对。另外,除了具有以上这些功能之外,还可以对继电器的出口等功能有效控制,以此确保配电系统安全可靠,还可以将其运行的经济性不断提升。3)多功能电力仪表。对于多功能仪表,其主要作用就是可以对电力系统当中的电量以及电能等参数实现合理的测量,按照所测量的结果,使得配电网络能够很好的实现自动化运行。
2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存在的安全问题
2.1工作效率过低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是一项对专业技术有较高要求的综合性工作,要求技术人员需要具备全面的专业技术及能力。但从当前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整体状况来看,很多地区在带电工作中都存在作业人员工作效率较低的情况。甚至电力操作秩序与国家的相关规定标准不相符,引发出各种电力意外事故,甚至有愈演愈烈的倾向。综合来讲,我国很多电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缺少足够的安全意识,致使电力工作整体的工作进度受到影响。
2.2 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
规范有序的操作流程对带电作业安全性的保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现阶段,我国一部分电力企业受传统的经营理念的影响,其思想还没有从计划经济的运行方式中扭转过来,对这一问题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这导致一些电力企业对操作流程的规范性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定与培训,对绝缘隔离等安全防范用具没有及时的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2.3欠缺完善的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普遍存在内部结构不平衡的问题,许多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并没有按照电力部门所规定的管理要求进行制定,甚至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严重落后。由于电力企业更加注重技术的发展,因此对管理人员的安排上没有太多的重视,为节省人力支出,往往聘用学历低、管理经验较少的管理人员。同时企业内部没有合理的绩效、晋升与培训机制,随着管理人员知识水平的老化,逐渐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配电自动化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
3.1环境因素的影响
对于电力工作人员带电作业的作业内容、作业方式以及作业的天气都有明确的规定。工作人员在进行带电作业时,必须在天气状况合适的情况下进行作业,规定风力要小于五级,温度大于零摄氏度,湿度小于百分之八十。尤其在雷电、大雾、雨雪天气下都禁止带电作业,但天气的变化是无常的,工作人员作业到一半时,天气发生改变就有可能影响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威胁工作人员的安全。为此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该携带相关的天气测湿与测风设备,实时监控天气变化,保障工作人员带电作业时的生命安全
3.2对变压器的重点改造维护
相对于电解铝行业当中的电气设备,在对其进行节能改造当中,由于电解铝企业中的变压器非常常见,并且企业生产往往是持续性的,这样就使得变压器长期处于运行状态,正是由于其长时间的运行不间断,造成其热量比较高,使得能耗不断加大,相对于这种状况,工作人员就需要对变压器进行调整或者升级其冷却系统,将其热量减小,避免造成能耗增高的情况,同时设置相应的管理人员对变压器实施监督和维护,防止其产生故障或者能耗较高,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情况出现。
3.3强化配电系统安全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首先,科学运用双电源环网供电模式。在实际的智能配电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强化环网供电建设,调整网络结构配置,充分发挥电源分配的作用。借助于配电系统,不仅强化了变电站出口保护与微机的巧妙结合,并且实现了本身的远程控制的效果,可以借助于微机技术对远程设备、通信交流、事故信息等实现控制。其次,合理运用应用模式。在电力线路的实际安全运行与输送中,应该将电压测试装置与自动重合闸进行安装,以确保配电网的正常运行与服务,而一旦配电系统中出现问题,则可借助自动重合闸装置对线路故障发生的原因以及时间进行检测。因此,根据现阶段电力部门的具体要求,可以运用科学的配电运行模式,避免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造价成本高等问题,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安全性运行。
3.4优化主站安全维护
为了减少主站运行中的风险,首先应该强化主站安全区域的维修保护工作,保证主站的运行安全。纵观配电系统的发展历程中,投入工作与使用工作的实际状况与主站的稳定运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对主站进行设计时,便应该对整体配电系统进行科学规划以及全面检测,并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加设防火墙。防火墙终端作为一种集成化智能设备,可设置三 层系统结构的防火墙,主要包括用户防火墙、支线防火墙以及干线防火墙等,对外层故障进行隔离,防止违法分子对主站服务器进行入侵。对于电力输配电设备,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检测,一旦发现任何质量问题,应立即解决,保证防火墙的设计等与实际要求相符合。
结束语
总而言之,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配电网络的建设,促进了其配电效率的提高,无论是对接入方式、接入设备以及相关元件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工作人员在利用自动化技术建设配电网络系统时,应该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遵守带电作业守则,确保排除故障作业的过程中能够保障自身的安全与电网的安全,以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配电服务。
参考文献:
[1]郑义.保障高可靠供电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精益运维体系[A].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投(北京)科技中心、《电子技术应用》杂志社.2017年“电子技术应用”智能电网会议论文集[C].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投(北京)科技中心、《电子技术应用》杂志社:国网电投(北京)科技中心,2017:5.
[2]颜大棣.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的相关性分析[J].科技风,2017(26):162.
[3]崔俊.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的探讨[J].自动化应用,2017(12):73-74.
[4]柳鹏,洪海泉.继电保护配合提高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性能研究[J].科技视界,2017(36):86+85.
[5]朱恕银.分析研究电力自动化供配电系统的优化改造[J].化工管理,2017(36):86+88.
论文作者:陈尧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作业论文; 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智能论文; 主站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