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镇卫生院 四川 成都 610511
【摘要】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阶段实施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过去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的患者40例,采用数学随机数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常规妇科手术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实施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反应例数、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手术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仅出现1例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4例,差异显著(P<0.05);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手术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为75.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阶段实施全面护理,可以明显减少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缩短术后住院治疗时间,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子宫肌瘤;高血压;围手术期;全面护理;效果
子宫肌瘤属于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疾病的一种,当病灶体积相对较小,或病灶数量相对较少的时候,基本不会对患者的机体产生任何的不良影响,如果不进行有效控制,病灶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或病灶的数量不断增多之后,就会对子宫及其附近的一些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压迫,使月经过多或排尿困难等不适症状出现,所以,对于临床上一些符合手术治疗指标的子宫肌瘤疾病患者,通常建议应该及时实施手术治疗[1]。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疾病的患者而言,接受手术治疗前应该对血压水平进行严格的控制,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2]。本文主要分析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阶段实施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40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子宫肌瘤病史1-8年,平均3.2±0.6年;高血压病史1-6个月,平均2.5±0.8个月;已婚患者14例,未婚患者6例;已产患者11例,未产患者9例;患者年龄27-54岁,平均39.8±3.5岁;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病史1-10年,平均3.6±0.5年;高血压病史1-7年,平均2.9±0.6年;已婚患者15例,未婚患者5例;已产患者12例,未产患者8例;患者年龄24-59岁,平均39.2±3.8岁。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一般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内对患者实施常规妇科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内对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的主要方案和步骤包括以下方面:① 术前:收集病例资料,根据患者的实际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使用通俗语言,将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向患者进行介绍,针对广大女性患者对该疾病相关知识的实际需要,将相关问题对其进行讲解,着重说明手术操作不会对术后的生育功能造成任何影响,使其思想顾虑彻底消除,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心理层面的负担。由于该疾病患者会同时伴随存在程度轻重不一的高血压症状,因此应该积极实施心理疏导,使其情绪保持稳定,方式血压出现大幅度的波动。② 术中:入室之后应该在第一时间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监测,并做好各项准备,根据血压遵医嘱用药,术中辅助医生进行各项手术操作,对麻醉状态及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出现,应该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处理。③ 术后:返会病房之后,对血压值及各项生命体征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实施低流量氧气吸入治疗,每隔半小时对血压值进行一次测量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待24小时后患者的血压值水平保持平稳,可以改为每2小时对血压值进行一次监测和记录,伤口疼痛程度较为剧烈的患者,应该及时对其进行安慰,转移其注意力,必要的时候可以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以免过度的疼痛刺激,使患者血压水平异常升高。术后48小时确定血压水平保持平稳后,应该鼓励患者尽早下床进行活动,以免肠粘连等不良事件发生,术后肛门没有排气的时候,应该保证禁食水,活动的时候通常会伴随存在切口疼痛,应该与家属一起鼓励患者坚持运动,给予足够心理支持[3]。
1.3 满意度评价标准
采取不记名打分问卷的形式,对围术期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100分为满分,调查于患者出院当天进行。超过90分为满意,不足90分为基本满意,不足80分为不满意[4]。
1.4 观察指标
围手术期不良反应例数、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手术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并实施t检验,P<0.05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
观察组仅1例不良反应,对照组的4例,差异显著(P<0.05)。
2.2 术后住院时间
对照组患者术后共住院治疗(8.62±1.35)d,观察组共治疗(5.11±0.79)d,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手术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对照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为75.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子宫肌瘤的多发人群以以下三大类为主:(1)提前进入到更年期阶段且没有生育的女性;(2)子宫的正常生理功能因为性生活状态的失调,受到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3)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承受的精神层面压力过大,机体雌激素的分泌量异常增多[5]。
经量增多、经期时间延长属于子宫肌瘤主要症状表现,随着肿瘤病灶体积或数量的不断增加,下腹会有明显包块,膀胱和直肠也会受到一定的压迫,出现相应的症状表现,阴道还会出现间断性的流血或脓血性白带。该类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均需要接受全面的护理干预,使血压水平能够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并保持平稳,在最大程度上缓解心理层面的压力,保证其能够以较为积极态度接受手术,使手术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6]。
参考文献
[1] 李玉香.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4):2360-2361.
[2] 陈立希.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6,26(4):67-68.
[3] 吴 薇,贺晓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2):253-254.
[4] 潘爱红.护理干预对围术期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8):200-201.
[5] 周学娟.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12):2680-2681.
[6] 陈 琼.探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临床效果[J].哈尔滨医药,2015,35(1):115-116.
论文作者:文庆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患者论文; 子宫肌瘤论文; 手术论文; 高血压论文; 术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血压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