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的影响因素及设计技术论文_廖惠君

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的影响因素及设计技术论文_廖惠君

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到城市当中,这便使得本就堵塞的城市地面交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在此背景之下,大大促进了我国地铁行业的建设与发展进程。在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车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不仅是大量人流量的聚集地和转换地,而且还具有信息量大、承载能力强以及宣传效果好等多种特点。所以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做到因地制宜,充分体现出地铁车站的舒适性、安全性以及快捷性,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本文对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的影响因素及设计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铁地面车站;出入口;高架车站;风亭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涌入,使得城市交通荷载量急剧上升。地铁作为一项公益性的交通基础设施,其在解决城市交通堵塞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地铁的建设过程中,地铁车站地面建筑设计是其较为关键的一环,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与研究。

一、地铁车站地面建筑概述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涉及的系统专业众多,线路、限界、轨道、通风空调、给排水、供电、通信、信号、综合监控、火灾报警、环境及设备监控、站台门、导向等。车站建筑设计需要满足各系统的使用要求,合理整合利用空间,使建筑功能更好地服务于乘客。地铁车站通常由车站主体、出入口通道、风道风亭和其他附属部分组成。地铁车站按照车站埋深可分为三大类,由下到上依次为地下车站、地面车站、高架车站。

地铁车站多为地下车站。车站建筑主体(站台、站厅、设备用房,风道)埋于地下,乘客只能接触到车站内部空间站厅、站台的公共区部分,不能直观地看到车站建筑的体量和外观造型。地下车站只有出入口和风亭为地面建筑。

地面车站较为少见,一般用于远离城市主城区的起终点站。站台埋深较浅,站厅设置在地面上。高架车站站台设置于高架结构上,与高架桥联通。其特点是整个车站建筑架于空中,与一般的地面民用建筑一样,能直观地看到车站建筑的体量和外观造型。

二、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的影响因素

2.1站位选址

在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因素当中,对站位的选择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实际选择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地铁车站周边的具体客流量、城市的总体规划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还应该和城市现有的交通布局和各个车站之间的距离以及运营状况进行一定的考虑。

2.2车站类型

在对车站类型进行选择的时候,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站位选址的影响,而车站选型工作又直接决定了地面建筑物的形式。如果车站位于地下,那么地面的建筑主要以风亭和出入口为其附属建筑,如果车站在地面上或者是高架车站的话,那么车站建筑则主要以出入口通道、车站主体以及风亭为主。

2.3周边环境

大多数地铁车站都位于城市比较繁华的区域,所以不仅用地紧张,而且周边的建筑物也比较多,所以在实际建造过程中还应该和周围的建筑以及空间环境进行充分的结合,同时还要很好地满足地铁的各项使用功能,在制定建造方案的时候应该对其便利性、经济性以及美观性都进行一定的考虑。

三、具体的设计技术措施

3.1出入口建筑物的设计和风亭建筑的设计

地铁车站的出口和进口是主要的建筑,无论从利用上,还是确保地铁高效运行以及地铁的服务能力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是关系非常紧密的因素。进口的设计要满足客流不能太拥挤,出口不能太长。设计过程要对入口建筑物的体量充分考虑。一般的出口建筑和入口建筑的体量标准来源于出入口的宽度,这要根据日常的客流量确定,出口和入口楼梯的宽度是由客流疏散状况决定的,扶梯的数量多少是根据服务能力配备的,扶梯和楼梯的宽度之和就是出入口建筑需要的宽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是出口和入口的内部情况;对于出口和入口的外部情况来说,需要多街道路段的交通情况和周围建筑的使用状态进行充分的考虑,外面开阔通常,则有利于客流疏散,口外交通相对拥挤,客流疏散能力相对较低,所以对于每个地铁的出口和入口的建筑设计,体量是相对固定的,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体量的需要,充分发挥设计的风格优势,综合考虑土建工程和装修工程、电气工程各种建筑的特点,出入口建筑体的设计,从功能上讲,也必须具备两个要点:第一建筑物体的辨识度要高。方便乘客寻找;第二与周边建筑和其他环境因素的高矮色调等相互协调。不产生光污染和形成客流噪声的集聚。进口和出口的位置考虑客流的视线不受影响。地铁车站出入口的建筑设计,注重实际应用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渗透城市的文化因素,既具有明显的标识作用,有增添交通设施的特种色彩,提高省市建设的个性文化发展空间,打造城市建设的靓丽风景,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旅游休闲的心理需求。

地铁车站的风亭设计思路必须满足地铁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功能需求,一般情况下,数量的设置和建筑面积都必须符合严格的规定,所受的控制条件较多,风亭尽管不与乘客直接接触,但对乘客的影响很大,既要考虑对地铁外面环境的影响,又要考虑地铁内部的实际需要,必须满足两方面的环评标准。因此,风亭的设计要结合绿地和风景园林,同时做好风井的环境绿化。

3.2地面车站的设计

地铁的地面车站分为起点站和终点站。要借鉴火车站和公交车站的设计有点,在环保措施和人性化服务功能上下功夫,信息共享平台和运行调度尽可能实现一体化设计,考虑到通风采光的最大化利用和节能设施的配备。

3.3高架车站设计

高架线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形式,广泛应用于各个城市的地铁中。高架线路的整个线路、车站均架设在空中,高架车站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还在形象上折射出该城市的品质与气息,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感、科技感。本文仅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谈高架车站与地下车站的差异和高架车站具有的特点。

高架车站相较于地下车站,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整个车站建筑在空中,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内部空间的整合利用,还要特别考虑外部造型的设计。从整个城市的角度来看,高架车站作为看得见的地铁车站,在一定方面体现出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展现出了城市各区域的交流、城市发展的活力。一条有特色的高架线路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名片。这个“名片效应”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各个车站的建筑设计来体现的。高架线路就像一个建筑群,这个建筑群要有整体性,所以高架车站的建筑设计不单单是个体建筑的设计。

从线路整体的角度来看,高架车站不会单一的出现。很多座高架车站通过高架桥串联穿越一片区域。高架车站的外观造型要从区域性的特征考虑,不同区域的城区各有特点,高架车站的建筑设计要从区域的特点上进行发掘。

从地铁功能角度来看,高架车站的建筑体量,取决于车辆选型及编组等一些专业要求。但结合周边的用地条件来看,高架车站的体量受制于用地,可能采取两层站形式,也可能采取三层站的形式,由此影响到结构工程,对建筑整体风格也有较大影响。高架车站作为一种特殊的轨道交通建筑,其中大量的结构构件展现在外,体现出一种结构本身的美感和力量感。建筑设计结合结构形式的选择,可以营造出不同的建筑体验。所以高架车站的建筑设计着眼点不仅在个体车站设计的本身,而是需要一种由面到点的设计思路,只有融合了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具有城市特色的高架车站。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效缓解了我国各大城市地面的交通压力,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效促进了城市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对地铁车站地面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不断融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并秉持着严谨的态度,设计出更加符合城市特点的车站建筑,同时也可以使得乘客有着更加安全和舒适的感觉。

参考文献:

[1]暗挖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方法探析[J].涂贵强.建筑知识.2016(14)

[2]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生态美学思考[J].陈蕾.门窗.2016(11)

[3]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一次理念创新[J].王欣.市政技术.2016(05)

[4]对地铁车站公共空间建筑设计的浅谈[J].丁琳.四川水泥.2016(03)

[5]地铁地上车站建筑设计技术特点浅析[J].周宏阳.建材与装饰.2017(41)

[6]浅谈地铁地面车站建筑设计技术特点[J].张海鸣.科技资讯.2011(04)

论文作者:廖惠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的影响因素及设计技术论文_廖惠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