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场馆参与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以惠州学院为例论文

高校体育场馆参与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以惠州学院为例论文

高校体育场馆参与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
——以惠州学院为例

路伟尚

(惠州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摘要: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惠州学院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状况进行研究,认为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过程中存在有效供给内容不充分、资源配置不均衡、缺乏监督评价机制、对外宣传力度不够等现实问题。最后根据大众的实际体育需求提出了政府部门要加大购买的力度以优化高校的体育资源配置,完善对高校的监管评估机制等措施,促使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形成常态化,以解决当前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愿望。

关键词: 体育场馆;参与;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

体育场地设施作为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全民健身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的场地资源设施配置与大众的实际体育需求脱节,中低端的公共体育服务产能过剩,高端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加之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高校体育场馆在完成正常的教学和训练工作后,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段经常处于闲置状态,整体的利用率不是很高,而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是当前政府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一种新方式。因此,如何利用好高校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服务于大众,提高高校的场馆利用率,发挥高校的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构建服务型政府并完成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作出应有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高校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现状分析

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是在保证正常体育教学任务、满足自身运动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等条件的前提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将高校体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管理,向有体育锻炼需求的社会大众提供有偿或无偿的社会性服务,目的是为了减缓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与体育设施不足、分配不均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健康持续的发展。

1.1 高校的体育设施配置和开放形式状况

目前,从体育设施总量和资源配置方面来看,惠州学院的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基本能满足日常体育教学和社会大众进行体育锻炼,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承接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条件,能够缓解场地资源不足的问题。体育场馆的开放形式主要是无偿与有偿结合形式。其中,实行有偿开放的体育设施主要是网球场、羽毛球场及游泳池等,这些场地需要的配套设施较多,人力物力的投资也比较大;无偿开放的主要是室外的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项目。

④继续使用的水工建筑物、厂房及水工金属结构等,这些固定资产设施已使用30多年,应只考虑剩余价值的效益贡献。

1.2 高校对外开放的时间和项目状况

大众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主要受高校对外开放时间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晚上和双休日。这些时间段刚好与体育教学时间互补,不会对体育教学和竞赛训练造成太大的影响,场馆设施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利用,既能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又能满足周边社区的大众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高校体育场馆应有的社会效益。在高校对外开放的体育项目中,选择跑步的人最多。高校校园环境相对清静,田径场等场地设施能容纳的人数多,运动氛围也浓,且跑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实惠,所以参与的人群多一些;小球类项目是青中年人群所喜欢的运动项目,这些项目的运动强度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能缓解和释放工作压力,趣味性也比较强;篮球、足球、游泳等项目比较受青年人的喜欢,这些项目运动强度比较大,有一定的对抗性。这些场馆设施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社会大众的体育需求,使体育场馆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健身。

政府购买服务的目的在于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享受到政府购买服务带来的福利。目前,惠州学院缺乏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相关信息的宣传,导致大众无法及时地了解体育场馆和各体育项目的运营时间,哪些时间段是开放时间,哪些开放的项目,哪些项目是有偿服务,哪些是无偿服务,没有给大众一个明确的指引。受体育资源和管理理念的影响,主要以传统的宣传手段为主,宣传不够多元化,满足不了大众多元化的体育需求,最终导致部分体育场馆资源在某些时段存在闲置的情况,造成了体育资源的浪费。

2 高校参与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现实困境

2.1 有效供给内容不充分

公共体育服务资源的配置主要是解决区域、人群体育发展水平差异过大的问题 ,高校体育资源的配置状况对不同人群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健身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高校的体育资源配置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群体,没有长远考虑到老年人和青少年等弱势群体的体育需求。而目前我国已经入老龄化社会,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也在持续下滑,高校体育设施的不完善、不健全加剧了体育资源配置的盲目性和不均衡性。通过走访发现,惠州学院的体育设施配置相对单一,主要以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供给为主,且存在公共体育服务专业人才资源严重不足的现象,尤其是缺乏专业的健身指导、培训、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影响了公共体育服务的长期健康发展,致使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满足不了大众的健身需求,不利于公共体育服务持续健康的发展。

2.2 体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众已不满足于较低层次的体育需求,逐步追求高端化、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大众的实际体育需求是决定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内容的主要依据。通过访谈大众了解到,高校在承接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之前,缺乏对大众健身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对政府购买服务相关的信息不公开透明,没有切实保障大众的决策权和参与权,导致供需错位的情况出现。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实践过程中,主要以体育场地设施服务供给为主,而对于体育活动组织、体育健身指导、体育信息和体质监测等方面的服务供给较少,致使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内容不充分、供给效率低,最终造成体育资源浪费、供需结构失衡,严重影响了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和社会效益。

2.3 缺乏配套的运营管理和监督评价机制

高校作为承接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是连接政府职能和服务大众的重要纽带,也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载体,运营管理机制对高校承接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持续运行起着强力支撑作用。调查发现,惠州学院体育馆的运营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受传统运营观念的影响只靠经验进行经营,主观服务意识不强,没有做到运营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容易使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偏离政府购买的初衷,难以保证高校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质量。其次,政府部门在高校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过程中,缺乏相关的监督评价机制,大众参与度低。对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效果、资助资金使用状况和信息公开等方面没有形成常态化的监管,容易使高校滋生懒惰的思想,弱化了高校的危机感,导致服务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降低了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效率。

在健身活动成为新时代主导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高校进行体育活动,这就要求高校能够提供专业化、多层次的公共体育服务。要提供优质的公共体育服务,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优化体育资源配置。当前体育资源配置的结构性调整需要以政府的财政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政府财政补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但是从目前惠州学院的承接能力来看,政府每年的资助力度还远远满足不了高校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支出。政府部门要依据大众的体育需求科学规划,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扶持力度,向高校注入更多的资金支持,以提高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保证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健康持续地发展。

2.4 对外的宣传力度不够

固液比为2∶1(g∶ml),培养温度31 ℃,接种量1.5%,基础营养盐液pH值7,冬凌草与麸皮比(g∶g)分别为1∶2、1∶3、1∶4、1∶5、1∶6,每组3个重复。

3 高校承接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措施

3.1 加强高校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理念,就是要把满足大众的健身需求作为公共体育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部门作为公共体育服务的购买主体,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状况和每所高校的体育资源设置状况,在充分调查大众体育需求的基础之上,对购买内容、购买数量、购买方式等进行统筹规划,不断地完善供给结构,保障高校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高校作为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明确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定位,以大众的满意度为工作导向,正确协调人力、物力和信息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好对外开放的时间,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使公共体育服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大众的需求,以提升高校承接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能力。此外,高校要充分利用好体育资源,更多地关注青少年和老年人群等弱势群体的体育诉求,可以考虑对这些弱势群体进行免费的指导与开放,以满足大众不同层次的体育需求。

3.2 以财政手段优化高校的体育资源配置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在2017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2017年中国社交电商和微商行业发展报告》中对社交电商的定义,将其定义基于人际关系网络,利用互联网社交工具,从事商品或服务销售的经营行为,是新型电子商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相对与传统电商而言,社交电商有着显著的特征。

3.3 完善高校内部的管理和绩效评估机制

高校要加强自身的科学管理水平,运用多样化的运营管理模式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效率。首先,制定相关的管理规章机制,积极培养专业的管理人员,优化管理人才结构,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促进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能力的提升;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升智能化、信息化的管理能力,给予大众更便捷的方式进行体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水平。其次,政府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绩效评估机制的建立要以人民的满意度为出发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服务的内容、质量和效果等要素作为评估指标;采用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估方式,即政府、社会大众、第三方评估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等共同对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效果进行评估,以保证评估的精准性、公正性和可靠性。绩效评估机制应贯穿高校承接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全过程,购买前对大众的实际体育需求进行调查,依据调查评估结果来确定购买方式和内容;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过程中,要注重大众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供给方式,确保供给的有效性;供给服务结束后,通过最终的评估结果分析大众的真实体育需求,为以后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提供参考和借鉴。

(2)选取随机数和区块头的哈希值,进行哈希运算。如果结果小于目标值,那么表示挖矿成功,自动退出;否则,则继续循环进行哈希运算。

3.4 要加大对外的宣传力度,提高场馆利用率

政府向高校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政府购买服务带来的福利,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普及,公众号、微信等App应用为大众的生活提供了便捷。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创新公共体育服务推广路径,把互联网与高校公共体育服务结合起来,加大高校公共体育服务的宣传力度。大众通过公众号或者App软件了解高校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包括开放项目、开放时间,收费标准等内容,同时还可以进行场馆预约、社会体育指导员预约、网上付费等服务,及时推送相关的体育资讯、健康讲座、赛事活动等内容,为大众的体育活动提供便捷,强化高校公共体育服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服务意识,保证高校体育场馆应有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利用率,促进高校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

4 结 语

体育场地设施作为大众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高校利用自身的体育资源优势参与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可以有效地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公共体育服务持续均衡的发展。但是,目前惠州学院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过程中,还存在供给内容不充分、体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为此,政府要加强公共体育服务机制的顶层设计,扩大购买的覆盖范围,以财政手段优化体育资源配置,完善和创新监管评估机制;高校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运营管理工作,提高社会公信力和服务意识,这样才能为大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体育服务和产品,实现大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体育强国梦。

参考文献:

[1]王钊,王敏,谭建湘.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1):42-45.

[2]柯茜,张红方. 体育社团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路径设计[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2). 42-46.

[3]王健,陈元欣. 我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2):86-89.

[4]陈广旭,张承毅. 公共服务视角下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障碍及优化策略[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1):58-61.

中图分类号: G8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151X(2019)09-120-03

投稿日期: 2019-03-01

基金项目: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GD16XTY08);惠州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hzu201728)。

作者简介: 路伟尚(1982—),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标签:;  ;  ;  ;  ;  

高校体育场馆参与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以惠州学院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