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的探讨论文_张珊虹

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的探讨论文_张珊虹

浙江嘉年达环境生态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由于施工技术不同,在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形成的最终效果也会不同,为了保证工程的整体效果,就要多分析植被的栽培技术,选择较为适合有效的施工方式,制定相关的养护措施,促进风景园林绿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养护措施

引言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规范中,园林景观的施工技术创新空间较大,所以相关部门可加大技术研发,制定相关的执行规范,重点关注这一板块的进行情况。风景园林建设对于地区绿化的程度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城市化进程脚步加快的催化剂,依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其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促进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而在风景园林建设中,对花木的养护及其重要。

1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的问题

(1)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过于注重追赶进度而忽视养护风景园林内种植的苗木,导致苗木周围杂草丛生,不仅影响风景园林美观,同时也会出现苗木干枯而死的现象,其主要是杂草吸收水分和养分,苗木生长过程因缺水无法成活,从而出现苗木和各种植物死亡现象,直接影响景观效益。由此说明,不够重视养护苗木和植物,且不积极开展养护工作,必然会降低苗木成活率,导致风景园林内绿化面积小、植物不多,很难提升绿化效果,并且整体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需重新施工,进而增加施工成本。(2)设计的施工图纸不合理,依照不合理的图纸栽种植物,难以确保园林内所有位置都栽种植物,施工后期发现栽种的植物间隔不紧密,植物间空隙大,影响景区美观。(3)管理不到位不严格,施工中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无法确保施工质量达标合格,且施工现场非常混乱,各种幼苗和施工工具随意堆放,说明施工现场管理力度不够。(4)风景园林内种植的植物布局不合理,各种植物栽种不朝阳,植物难以接受到阳光照射,导致苗木成活率低,此种情况下,很难改善城市环境,从而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风景园林工程中主要的施工技术

2.1树穴开挖技术

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使用较多的有树穴开挖技术,在施工技术中,树穴开挖技术直接影响整体质量,施工技术高,植物的成活率相对较高,不达标的施工技术,会严重影响后期植物的成活率,还会导致维修费用增多。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施工技术人员就要提高自身的技术要求,在树穴开挖前,先准确把握植物的生长规律,结合环境和气候等外界因素,衡量好一切相应的指标,为开挖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2.2合理利用基肥

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基肥运用的效果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所以,相关技术人员也要重视这一环节,使植物生长中有充足的养分,同时促进工程整体建设的顺利进行。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很多的部门会直接使用腐烂的叶子,节约材料,提升植物综合的抵御能力,还能美化环境。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基肥的用量,要合理控制基肥埋藏的土层,基肥与植物的距离也有相应的规定标准,减少问题的出现。

2.3可靠的移栽技术

提升移栽技术,就会很大程度提高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效果。技术人员不只要了解植物生长规律,还要深入分析移栽的环境,贴合实际选择最合适的移栽方式。保证植物树根养分充足,降低水分流失,促使其健康生长。

3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植物养护措施

3.1因地制宜,科学计划并合理施工

加强园林的绿化管理工作,制定计划并科学地组织施工。每片绿地自身都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适宜种植的植被进行合理化布局,不要盲目地抄袭其它城市或者园林的设计,尽量做到因地制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要根据不同植物生长的季节性特征进行合理的分配,如,有些花草冬天生长得好,有些更适合夏天栽种,这就需要在种植之前精挑细选,科学地进行计划,以保证花草树木的成活率,达到园林绿化的效果。

3.2合理化灌溉

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因为地区不同、气候不同,所以无法保证植物体内含有充足的水分。一般情况下,在建设园林绿化的过程中会根据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等进行区分安排种植,养护人员要根据土壤、植被的性质,光照的时间,合理化进行灌溉。如,园林绿化常用的灌溉方式盘灌,就是以干基作为圆心,在盘内进行灌水来养护,盘的深度可以控制在20cm左右,达到树冠滴水即可。另外可以松松盘中的土,保证水分能够充分渗透。除了盘灌之外,还有喷灌养护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具备降雨的设备以及输水的管道,工作效率较高,同时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一类养护技术则是滴灌,其具有机械性和智能性,比较节水,也能实现自动化的养护模式,主要是通过小水流来对根区浸湿,从而达到养护的目的。灌溉的方式有很多,需要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溉技术,促进植被的正常生长。

3.3规范化修剪并整理

花卉的修剪工作是有技术性的,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花卉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定时修剪,才能保证花卉的美观性。正常情况下,花卉处于幼苗时是不能够修剪的,否则会影响花卉的正常生长,只有当花卉生长到绿化的位置之后,才可以进行修剪,来保证花色的清新,花卉的整齐、美观。在修剪的过程中,也不能仅仅按照一个高度直接把其剪平,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修理,如有一些树叶已经病残或者凋落,就要及时的修剪。还有一些花坛中花卉种植时是有设计感的,如存在固有的图案,在后期修剪的时候,也要严格地按照规定进行修剪,保证原图案不变。当然会存在绿色植被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倒伏的情况,对此可以利用支架支撑,来保证植被的良好生长。冬季一定要对花卉进行防冻管理,防止花卉在恶劣的环境下被损坏。

3.4园林施肥管理

植被在生长的过程中,除了要吸收日常的水分、阳光外,还需要养分。养分即肥料,不同植物所需要的肥料是不同的,如果肥料供给得过多,可能会导致植被出现营养过剩,直接死亡;如果肥料供给得过少,可能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茂盛,直接枯萎。因此,在对植被进行施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植被自身的特性,把握好施肥的量以及施肥的时间段。在日常的施肥管理中,除了要进行基础施肥之外,还要保证后期的追加施肥,但追加施肥的时间和用量还要根据土壤以及植物的种类进行决定。植物的施肥管理包含2个方面,土壤的施肥和植物根的施肥。土壤的施肥,尽量保持在每2a施1次,在早春或者深秋的时候进行施肥,施肥的过程中要深入施肥,避免施肥过浅,植物无法吸收,造成肥料挥发,最终影响施肥效果。植物根的施肥也是有时间段的,尽量保持在10∶00之前,亦或是16∶00之后,这样才能达到施肥的最佳效果。

3.5防治病虫管理

绿化树木的主要虫害包括天牛、金龟子等;主要病害包括白粉病、根腐病等。要加强对园林病虫的防治,防治方式有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物理防治是通过物理性的方式消灭病虫,如热处理、人工捕捉、灯光诱杀等。生物防治主要包括用鸟治虫、用激素治虫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病虫方式。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和质量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其中包括居住的环境。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园林绿化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其作为重点整治,能够提高城市的环境美化指标,同时还能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的居住环境条件,奠定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设基础。

参考文献:

[1]胡玉玲.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38(24):212+249.

[2]邹宏,郭汉麟.风景园林中绿色植被的养护与管理探讨[J].山西农经,2018(24):58.

[3]王立沙.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2):49.

[4]刘沛.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现场施工与管理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52):48-49.

论文作者:张珊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的探讨论文_张珊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