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应用观察论文_于世安

(永州湖广医院骨科)

摘要:目的 研究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58例我院所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29例。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为参照组治疗措施,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实验组手术方法,对比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相关评分。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长、出血量、输血量与参照组相比较高,但实验组下床时长短于参照组,同参照组相较,实验组术后1、3、6个月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组间可见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而言,通过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效果确切,但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高,应酌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群体常见创伤之一,一般多以骨质疏松症患者为主要发病人群[1]。本研究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治疗方式加以分析,分析患者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应用效果。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8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组间分布为实验组(n=29)与参照组(n=29)。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女分布比例为27/31。年龄范围为75-88(81.24±3.06)周岁。A3型骨折36例、A2型骨折2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年龄、性别范围、骨折AO分型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校准结果通过统计学校验。纳入标准:(1)患者或家属在知晓本研究风险基础之上自愿参与;(2)通过影像学(X线/CT)确诊为股骨转子间骨折;(3)单侧骨折。排除标准:(1)认知能力异常;(2)手术禁忌;(3)病理性骨折。

1.2方法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为参照组治疗措施,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后,应用骨科牵引床进行骨折端复位,经由X线检查复位效果满意后,在患者股骨大转子顶点作一45.0mm左右切口,逐层钝性及锐性分离后暴露患者大转子,在其顶部插入引导针约12.0-17.0cm,扩大其入口后采用髓内钉固定,位置满意后采用加压螺旋刀片锁定[2]。术区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常规置管引流,术必缝合。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实验组手术方法,取患者健侧卧位并实施全身麻醉,于股骨后外侧入路后逐层分离,切开关节囊后在其股骨颈位置截骨,期间注意对患者血管、神经及肌肉的保护[3]。截骨后依次采用扩髓器扩髓处理,置入骨水泥型加长股骨柄,其前倾角酌患者下肢动力线确定,一般在12度左右,应用钢丝张力带固定后常规置入股骨头[4]。术区应用生理盐水清洁,放置引流管后缝合。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58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相关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之中,实验组与参照组手术时长、出血量、输血量、下床时长及术后1、3、6个月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数据实施t检验形式校准,对比表述方式为(均数±标准差)。P<0.05是本研究统计学意义水准。

2结果

2.1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时长、出血量、输血量、下床时长指标比较

对比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数据(见表1),实验组手术时长、出血量、输血量高于参照组,但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下床时长较短,两者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高龄人群骨质流失严重,在直接或间接作用下,极易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受到创伤的影响,其髋关节功能严重受损,导致患者生活质量较差,临床中多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固定,但因患者自身骨质疏松问题,导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欠佳[5]。鉴于此,本研究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予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其结果显示,实验组手术时长、出血量、输血量高于参照组,但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下床时长较短,实验组术后1、3、6个月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于参照组。当前在临床中对于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而言,其治疗方法上存在一定争议,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因患者年龄较大,多伴有骨质疏松症,因此极易螺旋刀片锁定期间极易发生位移,故造成其内固定不稳或手术失败现象[6]。本研究所采用的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通过人工置换股骨形式,应用骨水泥型加长柄股骨,可提高患者患侧支撑效果,故能够保障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予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患者下床时间较早,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但该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建议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廉会存.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24(4):62-63.

[2]王玉忠,张新茶.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1):100-102.

[3]李强,陶奇昌,常彬,等.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对高龄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28(25):101-105.

[4]汪洋,刘春,唐春江,等.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用生物型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进行股骨头置换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5):109-110.

[5]陈占星,崔海勇,胡永军,等.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Ⅰ期实施人工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20):3062-3066.

[6]王庆东,徐向峰,金艳南,等.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医正骨,2017,29(2):34-37.

论文作者:于世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应用观察论文_于世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