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路接地电阻的治理方法论文_万洄源

电力线路接地电阻的治理方法论文_万洄源

韶关市关山供电工程有限公司 512000

摘要:想要确保电力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行,就需要注重调控好电力线路的接地电阻,促使其不会由于过大而导致电力线路的整体防雷性能降低,进而出现线路跳闸问题,增加线路运行以及使用的风险。本文将对电力线路接地电阻的治理方法加以简要的分析以及论述。

关键词:电力线路;接地电阻;治理方法;分析

引言:

杆塔接地是有效降低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手段之一,促使其实效性更好的发挥出来,对促进电力线路、系统,平稳、可靠运行具有积极意义。其中,接地电阻具体指接触电阻以及接地引下线电阻等,主要职能为保证雷电流入地面以及相应线路中,有助于降低基于雷电影响而出现跳闸问题的可能性。

一、治理电力线路接地电阻的意义

雷电具体指的是,基于云与大地、云与空气等之间存在电位的差距过大,而形成的一种剧烈放电现象。一般而言,雷击的表现方式包括感应雷以及直击雷等。据有关统计显示,一个区域中出现的雷闪次数与雷暴日数间存在线性关系。随着雷电危害对电力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越来越多,且日益趋于恶劣化,促进电力系统的防雷性能提升,已经成为了现如今各相关部门以及人员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其中,在雷电击中避雷器以后,相应电流会途经引下线流向大地,且在进行泄放操作时,可能出现雷电反击现象,此时,倘若接地电阻过大,将会导致相应电路基于雷电的影响,出现各种问题甚至损坏,进而引起短路、跳闸等状况出现,造成停电事故出现。同时,针对个别地方区域而言,由于所设置杆塔的位置较为偏僻,因此,想要对其实施设备更换以及各种相关的维修操作,难度相对较大,且跳闸事故可对电力系统平稳、安全运行造成的不良影响较大,因此,十分有必要探寻以及创新出有效、可行的电力线路接地电阻治理方式,以达到有效降低接地电阻的作用,对促进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提升具有积极意义[1]。

二、电力线路接地电阻的治理方法

(一)改变接地极材料

以某企业所生产的非金属模块为例,该模块为圆片形状,尺寸为275毫米×50毫米。处于室内温度下,该模块的电阻率为0.0013Ω•m,在对其进行埋设操作时,只需要将深度控制在50到100厘米内,同时利用镀锌扁钢将模块连接在一起即可。此类模块是基于500千克以上的压力条件下制造而成,相对密度较大,其电阻与铜相似,接触电阻照比一些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接地模块而言,可以小几百倍左右,抗压性能、坚固性能均较强,运输以及应用时出现破损问题的可能性较小[2]。

因此,通过合理应用此类模块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电力线路的接地电阻,促进接地效率提升,有助于促使线路的接地体更平稳、安全的工作,同时,由于此类模块保湿性能极佳,所以,在其承受了多次强电流冲击以后,电阻值无明显变化,模块也不会出现脆化以及断裂等问题,通常情况下,可以良好应用于零下40摄氏度含以下的环境中。

(二)择选以及应用长效复合降阻剂

通过合理应用降阻剂的方式,可以起到有效减小土壤接地电阻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第一,降阻剂具有的电阻率较低,通常小于5Ω•m,因此,将其合理在设置在接地体周围,那么由于降阻剂的电阻率过低可以忽略不计,可以将其视为金属,如此一来,等同于增大了接地体的尺寸,有效降低了线路的接地电阻。第二,将降阻剂合理设置在接地体周围,在具体实施敷设操作的过程中,降阻剂的浆液会渗透至周边的土壤中,有助于降低所渗透土壤的电阻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对降阻剂进行合理应用,有助于加大接地体和土壤间实际进行接触的面积,促使接地体和土壤间的接触电阻变小,且基于降阻剂具有的吸潮性,有助于确保接地体周边土壤的潮湿性。

由于现如今市场中高的各类降阻剂的配方种类较多,质量好坏不一,价格高低不等,应用的剂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需要严谨、科学的实施降阻剂的择选操作。所以,通常情况下,应在确保降阻剂质量以及现场施工便捷的基础上,再对剂量的多少以及价格等进行充分考量,同时,也应注重对降阻剂的各种技术特性进行慎重的考量,例如降阻特性、稳定性以及腐蚀性等。

(三)敷设放射通道连接土壤区域

第一,倘若接地电网周围区域内缺乏较为优良的介质条件,那么相应区域内极易出现不具有导电能力的问题,因此,针对此类状况,就需要对降阻剂的特性加以有效应用,敷设出相应的放射通道,促使电网周边的土壤区域均可以合理的连接在一起,有利于增大地网的泄放通道,促进地网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扩大,同时,可跨越断层,形成具备较高连续性的地网网络。

第二,众所周知的是,个别电力线路安设的区域存在泥土较多且连贯性较差的问题,各区域中间通常会存在碎石断层等,针对此类状况而言,利用普通的降阻剂是无法起到有效降低电力线路接地电阻的目的的,即便勉强应用,也会基于雨水冲刷等因素的影响,无法长时间发挥出降阻剂的实效性,因此,可以通过利用特制降阻剂的方式,将水与多种相应的矿物质混合,在矿物质溶解以后,在溶液中加入引发剂,促使溶液发生反应,形成固液共存状态的数值凝胶体。此类降阻剂具有较高的抗溶解性、抗流失性以及导电性,同时,可在较长的时间内起到较为优良的降阻效果。

第三,由于通过情况下,液体具有的流动性较强,因此,此类电阻剂可以通过有效渗透到砂石以及土壤缝隙中的方式,填补山石缝隙,促使各分散的石块连接在一处,起到提升电力线路接地网泄流面积的作用[3]。

(四)合理择选施工方式

首先,可采取深植层敷设的方式。第一,于电力线路接地杆塔周边,择选可以实施模块埋设的区域,并于其中挖掘深度为1米左右、宽度为0.3米左右的沟壑,并将所择选的降阻剂浇入沟壑中,作为深植层,其中,降阻剂在渗透到沟底中时,会呈树枝状向外延伸。基于此种状况下,需要应用的降阻剂较多,相对凝固时间也相对较长,约30到60秒作用,渗透深度约为0.3到0.6米左右,有助于降阻剂的实效性更充分的发挥出来。

其次,在敷设以及连接模块的过程中,需要优先促使接地模块完全湿透,即在确保其吸收了充足的水分以后,再利用竖直埋设法,将其埋置土壤中,同时,于模块上部添加土壤,直至仅剩金属连接头,随后将连接头焊接到镀金扁钢上以后,再连接至接地引线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电力线路接地电阻进行有效的治理,促使电力线路平稳运行,大幅度降低雷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有助于促进相应设备的实效性发挥,减少维护人员的日常工作量,且对于促进电力线路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各类供电操作具备更高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林柳.龙岩主城区高压电力线路改造方案研究——以220kV庄曹Ⅰ,Ⅱ线为例[J].福建建材,2017(12):88-89+37.

[2]程旭,王红涛,潘亚奇.北斗精确位置服务技术在电力线路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7(15):124-126.

[3]陈光明,杨凌霄.积极开拓创新 破解电力走廊森林防火“线树”矛盾——龙岩市创新开展电力走廊生物防火林带建设[J].福建林业,2017(02):15-16.

论文作者:万洄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电力线路接地电阻的治理方法论文_万洄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