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针透刺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刘亮,

长春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风后足内翻采用毫针透刺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06-2017.06收治的中风后足内翻的9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毫针透刺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Ashworth评分以及Fugl-Meye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毫针透刺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具有显著性的临床疗效,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较为明显,同时可改善患者的患肢痉挛程度,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毫针透刺法;运动疗法;中风后足内翻;临床疗效

中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该病可引起很多并发症[1],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是足内翻,也是致残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次对我院96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进行毫针透刺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06-2017.06收治的中风后足内翻的9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中男性有27例,女性21例,年龄在39-71岁,平均年龄为(60.5±2.4)岁,病程为3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0.6±3.7)个月,左右侧偏瘫各有30例、18例,观察组中男性有28例,女性20例,年龄在40-72岁,平均年龄为(60.2±2.2)岁,病程为4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0.2±3.6)个月,左右侧偏瘫各有29例、19例,纳入标准:经诊断均确诊为中风后足内翻,病程>15d,影像学检查颅内有出血或者缺血病变情况,排除严重冠心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精神障碍以及糖尿病的患者,其他原因造成的肌张力障碍以及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两组间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头针选择顶中线、顶旁一线、顶颞前斜线,患肢取三阴交、足三里、太冲、丰隆、丘墟、解溪、阴陵泉、阳陵泉以及纠内翻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取患者端坐体位,双腿屈曲并自然放松,双膝关节为90度,吸气时将患足足尖抬高并缓慢外展至最大角度后停止3-5s,呼气时,缓慢将患足收回至起始部位。重复该动作10-20次。取患者端坐体位,屈曲患肢膝关节,最大程度上向后拉足并提足跟至最大角度后停止3-5s,呼气时,逐渐将足跟恢复至起始部位,重复该动作10-20次。

观察组给予毫针透刺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头针选择顶中线、顶旁一线、顶颞前斜线,患肢取三阴交、足三里、太冲、丰隆、解溪以及纠内翻采用平补平泻法。取患者仰卧位,取丘墟透照海,从丘墟以45度透刺照海,进针2.0-2.5寸;取太白透束骨,从太白以10度平刺透向束骨,进针2.5-3.0寸,以患足突然背屈为度;取交信透跗阳,从交信以45度斜刺上透跗阳,进针2.5-3.0寸,以患足局部酸麻胀感为度;取阳陵泉透阴陵泉,从阳陵泉直刺透向阴陵泉,进针3.0-4.0寸,以患足局部酸麻胀以及放电感为度。留针30min,1次/d。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为14d,每个疗程7d,连续治疗6d休息1d。

1.3评价指标

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法评价患者的痉挛程度[2],评分越低表示痉挛程度轻;采用Fugl-Meyer评分法评价患者的患侧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越高表示患侧下肢运动功能改善越好。记录患者的痊愈情况,痊愈定义为足内翻全部消失,恢复正常运动。

1.4统计学处理

在软件SPSS19.0中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和(±s)表示,进行t或者检验,若是组间有差异性,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Ashworth评分以及Fugl-Meye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足内翻是中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随着病程的延长,急性期患者患侧的软瘫逐渐转换为硬瘫,肌力有所增加,但肌张力逐渐进入亢进期,也就是痉挛期,增加治疗难度。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具有较大的副作用,不利于患者的治疗[3]。毫针透刺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可疏通脉络,促进气血运行,收缩患肢外侧肌肉张力,使其与内侧肌张力达到平衡,同时可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对足背屈肌群张力进行有效的调整,对足部力学的紊乱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进而足部稳定性得到增强,有利于身体的康复[4]。本次对我院收治的96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Ashworth评分以及Fugl-Meye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证明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采用毫针透刺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患者病情的改善较为明显,促进患者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综上所述,毫针透刺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具有显著性的临床疗效,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较为明显,同时可改善患者的患肢痉挛程度,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文熠,倪丽伟,李景轩,等.不同透刺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11(6):521-523.

[2]陈伟,王井妹,肖燕平,等.运动疗法结合“丘墟透照海”刺法治疗偏瘫后足内翻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5(7):39-40.

[3]张雅丽,李倜,蔡玉颖,等.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6,26(1):15-17.

[4]尹洪娜,李佳诺,孙忠人,曾祥新.中风后足内翻的针灸治疗概述[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08):1558-1560.

论文作者:刘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年5卷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毫针透刺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刘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