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_苏健泉

肇庆市鼎湖区地方公路管理站 广东肇庆 526000

摘要: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CRCP)是一种新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具有耐久性好,平整舒适,养护量小,在承受重载交通方面有着较好优势,值得推广应用。本文结合具体工程,从配筋设计和接缝设计、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施工阐述了某工程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并总结出了几点注意事项,仅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连续配筋;施工技术

引言

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为了克服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各种病害,改善路面使用性能而采用的一种新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这种形式的路面具有耐久性好,行车舒适平顺,后期养护量小等特点,在承受重载交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公路交通的需要。然而,在我国应用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时间并不长,技术有待完善。为此,下文就对公路工程中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为双向六车道,路线所经地区地貌复杂多变。中部面层使用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进行施工,厚度为27cm,单幅的宽度为15.26cm,解封位置使用横向拉杆钢筋进行连接,下部铺设40mm厚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垫层,上部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垫层,垫层的厚度为60cm,使用SBS改性沥青粘层油进行连接。连续配筋主要包括横向斜布钢筋和纵向钢筋,钢筋的直径为14mm和16mm,钢筋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0cm和10cm。

2 配筋设计和接缝设计

2.1配筋设计

按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要求,工程施工时纵向钢筋选择直径为16mm的HRB335螺纹钢筋,设计配筋率为0.6%~0.8%,按照规定要求,设计的基本参数如下:

采用强度为C40的混凝土,混凝土抗弯弹性模量为30000MPa,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大小为3.5MPa,粘结刚度系数为34MPa/mm,钢筋的屈服强度为336MPa,弹性模量为200GPa,配筋率如表1所示。横向钢筋使用直径为14mm的螺纹钢筋,间隔距离为50mm。

表1纵向配筋率

计算项目 配筋率 规范值 裂缝宽度(mm) 0.73 小于1 横向裂缝间隔距离(mm) 1.81 1.0~2.5 钢筋应力大小(MPa) 275 小于335 纵向钢筋间隔距离(cm) 11 — 保护层厚度(cm) 11 —

2.2对于接缝部位的设计

2.2.1纵向接缝施工

以实际施工过程中铺筑宽度为基础设定纵向接缝,通常当实际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当设置纵向施工缝,而铺筑宽度超过4.5m时则应当设置纵向缩缝。在本工程实际建设中,铺筑宽度为3.75m,所以并不需要进行纵向缩缝的设置。在纵向施工缝实际施工过程中采取深度为30~40mm和宽度为3~8mm的平缝进行衔接,在缝隙中灌注填补材料。在纵向接缝部位由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中的横向钢筋延伸穿过接缝代替拉杆,在任意两根钢筋之间应当铺设和横向钢筋尺寸相同的钢筋,而钢筋的实际延伸长度应当超过400mm。

2.2.2横向接缝施工

当在路面铺设横向接缝时,面板便会出现纵向收缩,而面板相互之间便会产生挤压最终断裂,所以在实际施工中采取纵向配置足量连续钢筋的方式。倘若在实际施工中必须配置横向施工缝以保证纵向钢筋穿过的长度时,其具体伸长长度应当根据施工的实际顺序确定,而抗剪钢筋则应当铺设在任意钢筋之间,尺寸适当。在先施工一侧钢筋深入量应当为950mm,而后施工一侧的钢筋深入量应当为2450mm。

3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施工

3.1基础层施工

在实际施工之前,应当对所有基层的弯沉量进行测定,并保证其不超过0.6mm,基础层的整体模量验算数值应当满足设计要求。要求基础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都满足相关设计要求。在后续工程开始施工之前,应当对基础层进行检查,确保不存在杂质污染,若存在污染应当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予以清除。在透层和封层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保证撒布的均匀性。在透层和封层施工验收完成之后应当对路面进行摊铺施工。

3.2施工放样和模板安装

在进行钢筋布设之前,应当完成施工放样和模板安装。但是由于本工程模板数量受限,所有在混凝土面板终凝之后应当即刻拆除,并将其应用于后续的道路施工。

3.3隔离层的设置

为了避免基础层上的裂缝和接缝蔓延至CRCP加铺层,应当在面层和基层之间增加功能性不透水的隔离层,从而保证道路实际层面状况和理论相一致。在选择隔离层材料时应当采取塑料薄膜。在隔离层实际铺设之前,应当对基础层的表面杂质进行清理,保证不存在任何石子砂砾等杂质。在道路局部区域倘若由于施工车辆行走而产生较大坑洞,则应当借助混凝土进行填补。为了杜绝因隔离层铺设皱褶而引起面板受损,必须保证隔离层铺设的平顺性,在混凝土实际摊铺之前应当对隔离层进行检查,确保不存在任何问题。受到分幅施工影响,隔离层的铺设宽度必须超过模板,并超出超过1m,以保证隔离层相互之间的搭接,避免存在缝隙。在混凝土摊铺之前应当对路面存在的所有杂质进行清除,从而确保隔离层施工的基本质量。

3.4钢筋布设

钢筋相互之间应当采取搭接并借助铁丝绑扎的方式进行,在实际施工时必须保证铁丝绑扎的紧密性。搭接长度应当为钢筋直径的三十倍,布设位置应当相互错开,并要求横向钢筋布设于纵向钢筋之下。通常不进行搭接,倘若必须进行搭接,则要求搭接长度为钢筋直径的三十倍。钢筋网距离板边的距离影响相等,并且保证成平直片状,以保证其连续性。

在实际施工中应当将直径为16mm的钢筋拉制成为Ω型支架,并将其固定在基础层之上,避免其出现倾斜或者刺入基础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钢筋网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应当控制在相应的设计位置,避免出现滑移,并将其误差控制在±5mm以内。对于纵缝和施工缝部位外漏的钢筋,应当进行必要的防锈处理。

3.5混凝土的运输和摊铺

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运输时间,通常要求从混合料场出发到指定地点时间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在实际施工时,允许掺入其他物质进行调节,以缓解其初凝时间。混凝土实际摊铺的顺序为浇注、振捣、收浆、抹面、设置拉杆,借助三辊轴机组进行实际铺筑,并要求路面必须一次性完成铺筑。具体步骤如下:

(1)采取侧向进料的方式将混凝土导入到钢筋网中,在此期间应当由工人使用铁铲将钢筋网中的混凝土划拨均匀。

(2)借助自动排式振捣器完成混凝土振捣,每次振捣时间为10min。在振捣过程中必须避免虚振和漏振现象出现,确保振捣棒不会和钢筋网产生接触。

(3)借助混凝土三辊轴提浆平整机对混凝土进行摊铺整体,并碾压提取浆液,在初步抹平之后应当再次进行人工抹平。

(4)进行纵向施工缝的拉杆设置。采取直径为16mm的螺纹钢筋,长度为0.8m,将其铺设于板厚中部,并且对拉杆中部10cm范围内的钢筋进行防锈处理。

3.6刻槽与后期养护

借助手推式刻槽机对路面进行刻槽施工,而本工程为隧道路面,对于使用安全性和噪音降低要求较高,应当使用纵向槽。这是因为纵向槽的侧向力系数较大,安全性较高,产生的噪音较小。在混凝土浇注完成之后应当对其进行必要的养护处理,而实际养护方式必须报批相关管理机构。在实际养护过程中应当喷洒养护液,所喷洒的数量和方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具体养护时间则应当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确定,在此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养护温度。

3.7端部进行处理

对连续配筋面板的端头部位进行连续胀缝处理,所使用的胀缝宽度应当为2.0~2.5cm。胀缝板必须采取松木板进行,板中不能存在硬结,在板上应当根据设计要求钻出略大于杆直径的孔隙,从而保证传力杆能够安装但不至于产生漏浆。传力杆的直径应当为35mm或者32mm的光圆钢筋,长度为0.7m。传力杆相互之间的间距为12.5cm。如图1。

图1膨胀板和传力杆

4 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在混凝土滑模摊铺过程中,摊铺机的最大前进速度应当为2m/min。并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对速度进行调整,并确定适当的振捣频率。通常施工时摊铺机的速度应当为1.5m/min,并保证匀速前进,避免出现停机等待的现象。

(2)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相关要求对切缝进行及时施工。本工程的切缝设计宽度为8mm,深度为40mm,都采取纵缝的形式开展。

(3)借助强力刷毛机进行施工时,由于机器具有较大自重,应当安排专职人员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查,避免出现车辙。在刷毛工作完成之后,应当对路面存在的杂物进行及时清理,避免其粘结在混凝土路面之上。

(4)在连续混凝土施工时,通常需要进行二次养护。即在混凝土浇注完成之后,刷毛开始之前进行第一次养护处理,在刷毛完成之后则在混凝土上覆盖土工布,并进行洒水养护。在养护初期应当禁止车辆通行,当混凝土强度达到40%时,则可以开放通行。另外,在养护期间必须保证方式的科学性,从而减少裂缝的出现。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公路路面耐久性好、后期养护工程量小的优点,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可满足重载交通的使用要求,且经济效益显著。在该公路工程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后,裂缝间距和缝宽无明显发展,路面平整舒适,效果良好。因此可以广泛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研究发展我国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 林文雄.论某公路工程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J].建材与装饰旬刊.2011

[2] 周瑜.浅析公路工程双层连续配筋水泥路面的施工技术[J].2012

[3] 刘景雷.高速公路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

论文作者:苏健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_苏健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