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庙文物管理处 陕西省华阴市 7142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水平是影响建筑工整体质量重要因素,加强现场技术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基于此,在建筑工程中,施工单位要将技术管理放于整体工程的重要位置,建立健全技术管理体制机制,并在施工过程中,积极采取科学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推进工程高质量完成,有效应对当前建筑行业面临的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有效措施
引言
建筑行业中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打造企业知名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从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角度看,任何一个企业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生存的问题。具备良好的施工管理能力,可使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市场份额。而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是创造经济效益的最前线;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所以要不断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来实现建筑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考核建筑企业的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标的落脚点也都在施工现场。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交叉作业,人员流动大,是事故隐患多发行业,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几率。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在施工现场改善“人、机、料、法、环”之间的有机结合状态,可以减少无效劳动,减少材料浪费,为施工环节节支增收,又可提高施工承包合同的履行率,确立企业信誉,保证企业效益。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问题
2.1技术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当前,在建筑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的规模大小不一,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对于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并未形成有效完善的体制机制。首先,总体建筑工程的管理制度完整性缺失,对于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环节缺乏总体性认识,且现今大多建筑工程采取分包形式,或采取统一管理体制或采取分体制,对于单技术管理或统一技术管理难以把握,未形成系统有效的适应分包单位的技术管理体制;其次,施工现场技术程序复杂,实际情况多变,而大多技术管理体制机制流于形式化,与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实际需求不符,且管理灵活度弱,导致现场技术管理不到位。
2.2管理人员技术管理意识淡薄
在大多数的建筑工程都凸显出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使得建筑单位都十分强调科学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实际运用,但却忽视了对技术的管理。一方面,管理人员单向强调工程施工中科学技术的水平,唯技术是用,而忽视对技术的适用性分析和安全管理。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片面强调技术的经济效益,而弱化管理效益,以施工的进度为标准,对于施工过程中技术的程序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等缺位。除此,工程中还存由毫无管理意识和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技术管理岗位,管理散漫无标准规范化原则,且对各项管理条例执行力度弱,尤其是对技术人员的奖惩条例、技术安全管理条例重视度不够,未严格实施责任追究,从源头上加强技术管理。
2.3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控制不到位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程序繁琐,这需要严格对技术施工各环节进行管,而当前的存在对施工现场技术程序管控。首先,对施工技术的成本管控不合理,施工前期缺乏对技术总体成本的目标规划与设定,关于技术实施的各部门成本预算对接不连贯导致总体技术成本预算不完善,且施工技术个程序所需材料和设备的成本控制不合理,材料数量和采购价格计算差异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施工技术各环节方案不完善,如钢架结构施工程序、模板施工程序、混凝土施工程序、梁板柱施工程序等在施工前都需要完备的方案支撑,包括周密的前期准备方案、图纸设计方案、审查技术方案等,以优化施工提高施工技术质量。再者,技术施工进度管理不足,当前大多数施工单位在技术施工环节将进度等同于速度,忽视了施工进度的协调性,各技术施工程序进度配合度低。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3.1人员管理
造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出现问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主观因素,另一方面是可观因素。所谓主观因素,就是人为因素。在施工现场,不仅需要施工人员,还需要指挥、组织等工作人员,所以涉及到许多人员的管理。要加强人员管理就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在准备阶段,建筑企业要对施工承包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工作,确保其具有足够的能力和资质进行工程施工。随着建筑工程规模和数量的加大,施工人员也在不断增多。但有一些施工人员缺少专业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经验,导致团队整体水平不均匀,造成施工质量等问题的出现。此外,承包单位的能力对人员素质也有很大影响,如果承包人为内部缺少专业人才,对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会有一定影响。所以,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主观影响因素,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考核,发挥各个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保障施工现场的秩序和效率。针对现场出现的各项问题,可以选派专业的技术人员予以处理。
3.2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做好设计管理工作。要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就要做好工程设计和管理工作。管理人员要提高认识,做好图纸的审核、保管、归纳等工作,配合技术人员做好技术交底,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施工和设计人员之间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要及时弄清图纸中不明确的内容,如果图纸需要修改,一定要对修改内容进行记录汇总;其次,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图纸设计好之后,要根据设计要求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其中包括工程进度、用料等内容。严格控制工程方案执行情况,确保实际执行情况与方案要求相符;最后,控制材料质量。施工材料质量和造价对工程整体的质量和成本有很大影响,所以一定要做好材料管理工作。进场前,要做好材料的检查和审核工作,确保材料数量、规格、质量与工程需求相符。进场之后,管理人员要规范材料的运输和堆放,适当进行材料抽查工作,保障材料的质量。
3.3制度完善
建筑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现场监督和检查制度。要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进行重复检查,尤其是高危作业内容和施工区域,一定要严格监督和规范,及时发现各项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措施排除隐患。要安排专门的检查人员,每天都要进行检查工作,进而提升监督的有效性;其次,建立现场经济责任制度。明确各项奖罚措施,将管理工作与经济效益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经济责任制度来鼓励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可以采用竞赛、评比等激励手段,增强管理效果。如果出现违规现象,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惩处,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进而提升施工安全性;最后,建立有效的技术档案归纳制度。不仅要记录施工全过程和相关技术,还要将记录的档案资料进行妥善的保管和归档,为建筑的维修、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建筑的施工质量,降低建筑的施工成本,做好建筑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做好人员和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管理工作的效用。
参考文献
[1]刘何平.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要点分析[J].低碳世界,2016(33).
[2]田刚.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要点分析[J].城市建筑,2016(24).
[3]郭小万.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6,14(5).
论文作者:武小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现场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