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柴油质检实验室安全现状及注意事项论文_康坚

汽柴油质检实验室安全现状及注意事项论文_康坚

内蒙古自治区石油化工监督检验研究院 010010

摘要:通过分析汽柴油质检实验室安全现状,区别与不同实验室的不同处,提出可能发生危险的原因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汽柴油:安全现状:安全管理:安全测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6年12月23日发布了GB 19147-2016《车用柴油》和GB 17930-2016《车用汽油》(俗称“国五”),其中硫含量、烯烃、脂肪酸甲酯、闪点等等多项指标均发生了变化。催生了很多汽柴油质检实验室,汽柴油质押实验室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一、汽柴油质检实验室危险因素分析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害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所有危险、有害因素,尽管表现不同,但其造成伤害的本质,都归结为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并失去控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和有害物质的泄漏、挥发,产生急性或慢性伤害作用。汽柴油实验室是围绕汽油和柴油的产品质量进行试验的实验室。

1.1汽油和柴油进行危险因素辨识:

(1)汽油理化性质与危险有害特性辨识如下。

a、理化特性

汽油为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气味。沸点40~200℃、熔点<-60℃、闪点-50℃,相对密度(水=1)0.70~0.79、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3.5,爆炸极限1.3~6%(V/V),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在空气中浓度达到30~4Omg/L,能引起人身中毒。

b、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1类 低闪点易燃液体。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OO16-2006),汽油储存火灾危险类别为甲类。

(2)柴油理化性质与危险有害特性识如下。

a、理化特性

有色透明液体,挥发。不溶于水,溶于醇等溶剂。相对密度(水=l)为0.87~0.9;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为1.59~4;沸点为282~338℃:燃烧热为30000~46000kJ/mol:-35号柴油闪点≥45℃;0号柴油闪点≥65℃;引燃温度75~120℃;爆炸上限:6.5%(v/v):爆炸下限:1.3%(V/V)。

b、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OO16-2006),-35#柴油的火灾危险类别乙类,0#、-20#柴油的火灾危险类别为丙类。

除此之外,实验室还涉及计算机、各种化学药剂、各种实验设备,均会产生各种危险因素。

1.2汽柴油危险因素分析

依据汽油和柴油的共36项检验项目在试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爆炸、高温、高压、灼伤、物体打击、中毒和窒息及触电等。其中以火灾、爆炸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1、火灾爆炸

(1)因为汽油、柴油都是易燃液体,而且都具有挥发性,特别是汽油的挥发性更强,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就会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火花或其它引发源就会发生火灾和爆炸。燃烧和爆炸经常同时出现且相互转化,一旦发生火灾和爆炸,就可能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大安全事故。

(2)柴油在闪点、灰分、馏程等检测项目中,会有明火出现。操作不当可能直接引发火灾和爆炸。

(3)汽油的辛烷值项目和柴油的十六烷值项目的检验均是模拟发动机进行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汽缸直接引发爆炸。汽油检测项目蒸汽压、诱导期均采用氧弹设计,易发生爆炸。

(4)汽柴油检验项目均涉及气瓶,煤气罐等压力容器,增加爆炸危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高温、高压

(1)柴油检测项目中涉及到高温的项目有:残炭(试验过程参与加热过程温度未知)、铜片腐蚀(50℃)、硫含量(荧光测硫1300℃)、氧化安定性(95℃)、机械杂质(试验过程参与加热过程温度未知)。

(2)汽油检测项目中涉及到高温的项目有:胶质含量(120℃)。

3中毒、窒息

(1)柴油检测项目中可能会造成中毒、窒息的项目有:脂肪酸甲酯(仲裁法实验,使用的液池为硒化锌为巨毒物品)、多环芳烃(使用标准物质有毒)、酸度(滴定剂有毒)。

(2)汽油检测项目中可能会造成中毒、窒息的项目有:硫醇苯含量、甲醇等均已挥发,人体吸入后造成中毒或窒息。

4、灼伤

灼伤分俩种一是烫伤、而是冻伤。上面已经介绍过的高温检测项目均能对人体造成烫伤,此外依据柴油分级特点在进行凝点或冷滤点等项目时,易对人体造成冻伤。

5触电

试验中现阶段自动化程度很高,涉及到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可能造成触电伤害。而且检测的仪器大部分要求电压为380伏特,大于日常生活中电压更应注意。

6物体打击

主要针对辛烷值和十六烷值等检测项目的大型仪器,操作过程中极易对操作人员造成打击伤害。

二、汽柴油质检实验室安全对策

2.1贯彻执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强化安全红线意识

实验室主任作为实验室责任人,应全面负责实验室安全生产工作,是本室安全管理工作责任第一人,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将安全生产管理纳入本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重心。

2.2完善实验室制度。减少事故隐患

(1)建立健全实验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要实现纵向到底、无缝链接,层层落实,逐级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要将实验室安全责任明确到实验室的每一个房间,无死角。实验室主任要明确本室的安全工作管理具体负责人,所有工作人员合理分工,齐抓共管,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2)严格实验员准入制度。推行实验室安全管理安全准入考试制度是大势所趋,同时要求各实验室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个性化安全培训,只有培训合格,方可准入实验室开展学习、工作。

(3)强化试剂采购和使用跟踪管理。实验室使用的试剂统一对试剂的管理与保存,分类放置,剧毒、放射性物质存放在指定地点,双人双锁管理。所有试剂的使用要记录在册,切实强化试剂的使用和流向管理。

(4)加强实验室废液、废水的处理工作。汽柴油实验室所产生的废液,均为易燃易爆液体,应及时处理防止因延迟处理引发更大的安全隐患。

(5)统筹规划,建立安全实验室

在建立并落实实验室安全制度、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掌握安全知识的同时,需要统筹规划,实验室还应根据不同功能区和实验过程中使用及产生化学药品的不同合理规划设计实验室。同时扎实做好实验室水电气等相关配套管理工作,,例如在遇到因不可抗拒因素或电路维修等原因确需停电的,要先行告知实验室,以免因无故停电造成实验仪器受损,产生安全隐患。

(6)安全知识培训,必不可少是保证一个实验室安全最基本的要求。可以从实验室安全常识、药品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知识,用电安全知识等四个方面,逐步学习依据自身工作特点去着重学习。毕竟人员是引发安全事故最大的原因。

三、与其他实验室不同的地方

1、汽柴油实验室检验工作单一,且依据国家标准进行试验。对试验过程中等要求有明确要求,且实验人员均具有一定的试验理论知识。

2、汽柴油实验室时刻处于安全隐患中,因为汽柴油本身就是危险化学品,还不包括试验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化学药剂。无法对实验室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价。无法对火灾等级及防火区域进行明确划分。危险系数比较大。

3、汽柴油实验室任务重,使用仪器设备等使用频次高。仪器设备易老化,更新换代比较快,发生触电或操作不当等行为频率较高。

四、结语

汽柴油实验室作为检测汽柴油质量的最重要载体,应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坚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管理为辅、常抓不懈的观念,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宣传、教育、警示工作,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尽早发现、及时解决,为安全稳定提供汽柴油检验数据建立安全的环境。总之,实验室安全,任重而道远。

论文作者:康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  ;  ;  ;  ;  ;  ;  ;  

汽柴油质检实验室安全现状及注意事项论文_康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