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优化措施研究论文_周磊,申嘉

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优化措施研究论文_周磊,申嘉

国网浙江苍南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省温州市 325000

摘要:10kV 配网在我国电力体系中,是最接近电力消费环境的一个关键环节,其运行的稳定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电能供给的稳定水平,具有不容忽视的社会价值。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于电能的质量要求也与日俱增,电压的稳定性,已经成为衡量配网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关键词:10kV配电 供电 可靠性措施

就供电的可靠性而言,它不仅能够确保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且有助于企业效益的稳步提升。在经济的积极带动下,我国电力企业也正在逐步实施科学的改革,从而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搭建有利的平台。由于传统的电力体制难以满足社会的快速发展需求,故而亟待实施体制改革。在电力行业中,配网供电的可靠性管理已经跃居到了显著的地位。其中,可靠性越高,那么随之便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由此可见,配网供电的可靠性管理对于供电企业的发展极其重要。

1 10kV 配网故障的相关概述

1.1 10kV 配网故障发生的原因

就目前来看,10kV 配网线路故障多发生于以下几个部位:分支线、接户线、连接线、电缆线等。同时由于在 10kV 配网线路连接过程中连接部位缺乏一定的牢固性、焊接不紧密或是连接处长期与外界空气接触发生氧化等原因,使得 10kV 配网线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极易出现故障,严重影响到了电力系统整体运行的稳定性。不仅如此,10kV 配网线路故障也往往会出现在老旧线路、城市主干线路以及绝缘性能较低的线路上,并因 10kV 配网线路实际运行环境较为恶劣、用电用户对线路监管不善以及运维工作不到位等问题,经常发生线路跳闸的现象。

1.2 10kV 配网故障发生的特征

10kV 配网线路往往会在一瞬间发生,并且由于电源线路系统故障诊断性能较为薄弱,因此导致 10kV 配网线路在故障发生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通常情况下,10kV 配网故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征:

①受季节原因影响较大,例如大风及雷暴天气等,使线路经常发生的断裂或碰撞;②受周围物体影响因素较大,特别是具有一定高度的树木、鸟类及空中的杂物等,大大提升了 10kV 配网线路运行故障的发生;

③受技术因素影响过大,10kV 配网在线路在的前期制造及给后期安装过程中的技术对其实际运行的平稳性及可靠性具有直接的影响。

1.3 10kV 配网故障防范措施

为从根本降低 10kV 配网在实际运行期间的风险因素,现阶段相关工作人员那就应从加强 10kV 配网线路的维护工作入手,提升10kV 配网线路运行管理的有效性。具体而言,工作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结合不同季节及天气因素,制定出不同的运维重点及运维计划,并将运维责任制落实到员工个人头上;

②结合当地各领域发展对 10kV 配网线路运行效率的需求,建立健全 10kV 配网故障运维管理机制,并结合适当的奖惩机制,对监管不严,导致线路出现故障的员工基于适当的惩罚,力争在工作人员群体中营造出积极严谨的工作氛围。

2在10kV配网供电中实施的有效组织性措施

2.1积极完善管理制度

可靠性的提升必须严格遵照相关的管理制度得以实施,否则便会极易导致秩序混乱或者是互相推诿的现象。其中需要严格采取管理举措的内容有职责归属、机构设置以及评价的形式与标准等。

2.2切实贯彻审批制度

在这一环节中,需要将相关指标进行分解,继而严格执行停电审批措施。与此同时,可依据人员规模以及企业的发展理念等制定相关的审批制度。如此一来,自上而下便可实现可靠性指标的科学分解。其中,每一年的可靠性指标均可下放到小班组、甚至各班组长身上。在经过了允许之后,并可及时申请停电。借此,可有效规避盲目性的停电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科学整合相关数据

基础材料对于配网供电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及时掌握了全方位的科学信息,继而才能为电力运维提供科学性的引导。及时收集以及整理基础资料,并且坚持对每一季度的资料进行整合,继而对各季度的数据信息实施整理为现场实践提供帮助。若是出现基础资料不够完善的问题,可及时依据上一季度的数据来科学计算最新数据等,从而使得供电可靠率提高。

2.4切实实现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

为确保各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减小,可为其搭建沟通的平台,使用户、各部门以及各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及时、有效,尤其是对配网停电实施的检修计划内容实施交流沟通。为确保有关措施的积极落实,可为其安排相应数量的检修计划员。若需对月度停电实施一定的规划,便可借助停电的机会从而合理规划相关事项。与此同时,必须积极采取预检措施、以及大修措施,甚至实施技改等。

2.5提升员工规范化生产的素养

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安全事故引发的危险事宜,政工部需积极实施安全教育宣传工作,主要就配网供电的可靠性知识实施讲解、概述,继而使得社会成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借助这一举措,可有效降低人为引发的用电事故。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养,会直接影响到供电的质量以及可靠性。为此,必须积极对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员工掌握先进的专业技能,并对其配电网络技能进行培养训练。要求人员掌握自动化运维技能。

2.6明确相关责任

明确的责任归属,可促使供电企业出现井然有序的管理效果。为此,首先需安排一名专业的管理人员,继而以此为基础科学制定月度分析预测的相关事项,例如:制度以及责任归属等。并且其可靠性事项开展分析会议,确保相关从业者依据实践经验从而为其提供有效建议。主要需就其影响因素展开全面探究。并就此来设计下一季度或者是下一个月的工作内容。

2.7确保检修与运行分离的制度得以实施

如今常规的供电模式是县级部门设置供电总局,以此为总部从而将权利下放到供电所。其中,对10kV配网供电设施进行监管的部门主要是供电所。该部门需及时对相关设备实施检修,然而若是将检修与运行融合在了一起,那么极易导致相同类型的故障重复发生,以及检修、运行混淆的问题。常常会发生,相同的缺陷重复出现的现象,故而体现出质量问题。若是将两者实施分离,那么管理的效果会有所增强,最终降低事故发生的机率。

2.8构建事故抢修制度

抢修措施是对检修工作的辅助,只有检修及时、全面,路规划合理性等,避免出现选址和线路规划不科学的问题。结合具体的施工方案,也应该做好专项的阶段性控制和评价,结合不同的环保方面的需求和一些环保风险进行相应的控制应对。在具体方案设计的过程当中,环保专业人员也应该结合施工的图纸和一些具体的文件,对涉及到环保方面的工作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同时从整体规划布置等多方面的角度,对施工活动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明确。只有前期对于环保的方案进行有效的落实,这样才能对环保的理念进行更好的执行,确保各项环保规划设计理念和目标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执行。另外,相关规划设计人员自身也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在实际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对于当前社会先进的环境保护理念进行融合,提升规划工作的前瞻性。

结语

总的来说,在当前电网工程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同时对于整个电网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也是一个必要的前提保障。在具体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从环保的角度,对于当前环保工作开展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解决,引入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举措,采取更加专项化的有效设计,让现阶段电网工程建设中的环保需求得到更好的实现,同时也进一步为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参考文献:

[1]江胜南,贺晓兰.我国电网工程规划与设计的关键步骤研究[J].电子制作,2016(16):49.

[2]赵吴鹏,胡中鲲.电网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风险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2012(21):20-21.

[3]严天敏,夏远芬.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在环境保护理念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3(26):181-182.

[4]亓晓燕,李波.关于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2):80-82.

[5]许文君,吴喜冰.电网工程建设中的相关环境问题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8(4):144-145.

论文作者:周磊,申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优化措施研究论文_周磊,申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