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形势愈发激烈,质量作为一个企业在市场之中立足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目前,质量管理已经获得了各企业管理者的普遍重视,如何利用自动化技术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是所有企业管理者共同思考的问题。文章主要研究质量管理中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关键词:企业管理;质量管理;自动化技术
引言: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行业竞争极度激烈的现代市场背景下,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管理活动。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不断应用的过程中,利用自动化技术切实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各行业共同实践的管理课题。
1质量管理自动化概述
1.1质量管理自动化的背景
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的建筑业以及工业企业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各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传统的质量管理主要是通过人工的检验、核查、统计、整理,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并且出现错误或遗漏的概率非常大。虽然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进步,一些电气化与信息化的质量检验以及控制产品被应用到了质量管理工作中来,但是,相关的设备、设施还是要靠具体的人工去实施。并且,现代化的管理设备需要员工具备一定的设备操作能力,管理人员依然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为了解决传统质量管理工作效率低、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企业需要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原料、设备、工艺、成品等一系列生产要素的数据采集、分析、统计、整理,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企业质量控制。结合现阶段的科技发展情况,自动化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对企业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2质量管理自动化的目标
自动化技术应用在质量管理中的目标可以分为以下三点:第一点,对生产现场的设备实际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第二点,通过核算生产各工序的成本,实现对项目生产成本的管理控制。第三点,对生产的重要环节以及关键点进行实时的跟踪管理。通过三个部分的自动化管理,能够很好的实现对企业生产全部状态的良性监控,不但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与质量,而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管理的过程更加简洁、明了。
对于自动化管理技术,应该满足以下几点功能:第一,实现设备运行以及生产实时信息的高效率共享。第二,满足企业领导、工序、调度的管理要求。第三,实现成本核算、设备监控、生产跟踪等的一体化管理。第四,管理无人为主观因素影响。第五,能够对项目质量问题进行预警。
2企业质量管理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不同企业因为业务情况的区别,所以质量管理侧重方向也有所不同,自动化技术要想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发挥其积极性的作用,就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的进行应用设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来说,企业的质量管理自动化可以从质量评定、质量统计、质量事故三个方面进行实施:
2.1质量评定
质量评定即对生产各工序环节工作情况的检验与判别,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工作方式上说,质量评估是有一定的层次关系的,简单理解,就是先评定分项工程,再评定单位工程与分部工程。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中,对于每一个环节必须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负责,在评定时,管理人员会依照相关工作流程,对照国家规定的相关质量标准要求。并且,为了保证评定的可靠性,评定工作一般会实行三检制度,自检、互检、交接检。可以明显的发现,传统的质量评定方法操作环节比较复杂,投入的人力相对较多,且人工的主观能动性较大,容易出现错误。利用自动化技术,企业可以根据标准的质量数据建设质量模型,以此作为评定参考,利用扫描、测试等自动化设备,能够高效的获取生产各环节的质量数据。再通过计算机系统的整理、分析就能科学的得出生产质量的判定结果。
2.2质量统计
自动化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最明显的工作就是对数据信息的自动收集、加工、分析、整理,为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目前,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可以建立一个虚拟的专业网络平台,其内部是一个开放的、可调控的公共分享网络。通过这一网络平台,可以实现对生产质量数据的实时搜集,并利用科学的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储存,在需要时,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以及反馈,并提供数据共享、信息检索、数据生成等功能。使企业能够对生产的各方面数据进行自动化的管理,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能够及时的做出预测与了解,为企业的质量控制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2.3质量事故
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原料的质量、设备的工作状态、操作的失误等主客观原因,经常会导致生产故障的发生,而这些生产故障,就是影响生产质量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实现对质量管理的自动化控制,就必须要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质量施工管理环节之中。传统的事故管理,主要是依靠人工的检测发现问题,再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工作方式不但工作的效率较低,而且对于可能会发生的生产事故难以及时预警,往往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建设自动预警系统、自动调控系统、自动处理系统等自动化系统,能够有效的对可能会发生的生产故障进行预警,并及时发出故障警报。对于一些工艺数据、原料数量等方面的故障问题,能够自动进行调控,保证生产工序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阶段的企业质量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自动化技术为企业的质量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利用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对生产质量的全方位实时监控管理,促进企业的生产质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秦,宋永涛,刘威延.中国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03(23):113-115.
[2]朱向东.实施ISO9000-GB/T19000系列标准的几点体会[J].浙江水利科技,2000,(S1).
[3]王胜.借鉴国外经验,企业质量自动化管理分析[J].建筑管理现代化,2016,05(11):43-45.
[4][瑞]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比利时]伊夫•皮尼厄,王帅,毛心宇,严威.商业模式新生代,2011.
[5]孙凌,杨扬,王景波.企业质量信息化管理技术初探[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5,01(24):22-23.
论文作者:孙瑞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
标签:质量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企业论文; 技术论文; 数据论文; 设备论文; 环节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