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及对肺动脉压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_唐慧娟

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中医院 湖南郴州 4243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对肺动脉压的影响。方法:74例患者以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则予以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肺动脉收缩压变化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Vmax、PAPs较之于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体循环舒张压、收缩压变化不明显,对照组体循环收缩压较之于治疗之前有显著下降,且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变化并不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体循环压无影响,但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其肺动脉高压。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肺动脉压

肺源性心脏病属临床常见、危重病症,多是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导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由于发生感染,导致高碳酸血症以及缺氧显著加重,使肺动脉压大幅度升高,为临床治疗带来较大难度。如果仅予以西医治疗,患者不易获得较好疗效,而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做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诊断标准[1],纳入标准:①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者;②符合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诊断标准者;③中医辨证符合肺气闭郁、痰湿蕴肺者;排除标准:①非慢性支气管炎诱发的肺心病者;②对受试药物过敏者;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7例,观察组男20例,女17例,患者年龄43~82岁,平均年龄61.3±4.5岁;患者病程5~48h,病情严重分级:中度30例,重度7例;对照组男29例,女18例,患者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2.1±4.7岁;患者病程5~51h,病情严重分级:中度31例,重度6例;两组患者在各项数据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

A组西医治疗方案:

包括控制性氧疗、抗感染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O2及CO2潴留、注射降压药、营养支持及常规护理。

(1)控制性氧疗:使用鼻导管或Venturi面罩持续吸氧,鼻导管氧流量设置为2升分,Venturi面罩吸入氧浓度为29%,每日夜间进行时。

(2)抗感染治疗:患者初入院时做痰培养+药敏,并针对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较易发生真菌感染,一旦真菌成为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应及时调整或停用抗生素,予以抗真菌治疗。

(3)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严格掌握患者适应症使用糖皮质激素,消除气道非特异性炎症;通过物理方法或祛痰剂减少患者气道分泌物。

(4)纠正缺O2及CO2潴留:当患者出现肺性脑病使使用呼吸兴奋剂;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的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治疗,其中应尤其注意代谢性碱中毒的危害。

(5)注射降压药: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11104)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第10日复查血气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6)营养支持:每日予以患者所需热卡量1500大卡;一旦患者正常饮食无法达到需要量,则应改为要素饮食即安素口服(荷兰Abbott Biologicals B.V.公司提供,批准文号H20130320),每次250ml,每日三次;静脉滴注脂肪乳,确保脂肪及碳水化合物比例。

(7)常规护理:病情较轻的患者鼓励其经常下床活动,指导患者做有效的咳嗽;有显著呼吸困难者予以氧疗;特别督促老年患者按时用药;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做好出院指导。

B组观察组治疗方案。

在西医治疗(不包括注射降压药)的基础上,辨证治疗,口服中药复方药剂:

(1)基本证型:证以肺气闭郁、痰浊蕴肺为主,治疗关键在于化痰止咳、宣肺平喘;用药处方:桔梗、全瓜萎各20g,麻黄、薤白、法半夏各15g,杏仁12g,甘草10g。

(2)兼有证型

a):脾肺两虚:治疗关键在于健脾益肺、化痰止咳以及宣肺平喘;用药处方:炒白术、党参各30g,陈皮、广木香、砂仁、云苓各15g。

b):阳虚水泛:治疗关键在于温阳利水、化痰止咳以及宣肺平喘;用药处方:炒白术、云苓、泽泻各30g,桂枝15g。

上述各药方煎服:每剂药加700ml自来水,浸泡持续30min,先急火加热,再慢火煎煮15min,去渣取汁,煎3次,共取汁450ml,混匀所有药液,每天早、中、晚饭后30min口服,每次150ml。患者以持续治疗七天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两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价:依据尼莫地平评分法[2],临控:90~100%,心衰症状逐渐消失,可平卧,气短、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双肺啰音消失;显效:70~90%,心衰症状未消失但心功能改善在2级之上,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水肿基本消失,双肺啰音基本消失;有效:30~70%,患者气短、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体征明显趋于改善,心功能改善未1级;无效:30%以下,患者体征、心衰症状无改善甚至进一步恶化,死亡; ②治疗前后15天PAPs变化以及体循环压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经由SPSS17.0软件对本次设计数据予以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15天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控率,组间数据差异比较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3讨论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由于气道痉挛或者呼吸系统感染等情况导致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上升,动脉血样分压下降,导致肺动脉高压急剧升高[3]。随着缺氧的加重,痉挛程度也会随之加重,痉挛持续时间愈加延长,使肺动脉压逐渐上升。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可起到有效抑菌、抗菌、抗炎的作用,可以直接抑制或者杀灭细菌,提高抗感染性,增加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间接起到增强抗感染的作用,通过舒张支气管、起痰止咳,改善通气功能,减轻二氧化碳潴留[4]。肺心病在中医辨证角度认为其起病于肺,继发影响脾肾,最后累于心,外邪入侵首要侵及肺,导致肺气向上逆行 进而出现喘、咳。伤及脾则会导致水湿内停,进而生痰,因此在肺脾两虚的患者中多见咳喘咯痰症状,肾不纳气则会导致气短,进而更为严重,心主血,肺心相通,其废气有助于血脉主宰的心脏运行,久病则会导致其血瘀气滞,气血两虚,患者多见心悸、紫绀症状,其病情迁延,肾虚则行水功能降低,则水溢于肌肤出现水肿。中医治疗则主要在止咳化痰、治喘为主,通阳散结利气导滞治疗,健脾补虚益气治疗,则病症自愈。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治疗后临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APs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15天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中医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死率的降低作用不显著,但观察组比例仍较低;观察组患者治疗15天后综合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说明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具有较好疗效。两组患者15天PAPd均较之于治疗前有显著降低,且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差异;但两组间改善后效果比较不具显著性差异,虽对体循环未见显著影响,但进一步表明,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具有确切疗效,能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

参考文献:

[1]滕丽仙,邓银灿,金燕等.阿魏酸哌嗪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对肺动脉压、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0,08(5):506-508.

[2]苏保国,黄祎.依诺肝素与依那普利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压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6):694-695.

[3]赵敏,刘学成,王凤云等.川芎嗪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0):2275-2277.

[4]冯恩志,郭振援,杨生岳等.红景天对高原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动脉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12(4):261-263.

论文作者:唐慧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及对肺动脉压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_唐慧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