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一科 655000)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减重手术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7年9月在我科接受腹腔镜减重手术治疗的2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14例,男5例,女 9例;平均年龄(31±8)岁。对照组11例,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33±9)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研究组术后恶心/呕吐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例,两组患者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理念用于腹腔镜减重手术是安全 可行的,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减重手术;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fats track surgery,FTS)是实施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优化措施,减少手术病人生理和心理的创伤应激,从而达到病人快速康复的目的,其核心是减少病人的创伤和应激损害【1】。腹腔镜减重手术因微创、手术风险小、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治疗肥胖症与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确切等因素,在近年来得到广泛开展。本研究比较采用了FTS理念与未采用FTS理念的腹腔镜减重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旨在探讨FTS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5年2月至2017年9月接受腹腔镜减重手术治疗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16例;平均年龄(32±9)岁;平均体质指数(BMI)(39.1±4.4)kg/m2。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对腹腔镜减重手术患者实施FTS策略,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14例,男5例,女9例;平均年龄(31±8)岁;平均BMI(39.4±5.4)kg/m2。对照组11例,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33±9)岁;平均BMI(38.7±2.8)kg/m2。
1.2方法
1.2.1研究组:围手术期采用FTS策略:(1)术前准备:术前由减重代谢个案管理师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减重术式、术后饮食注意事项,快速康复外科相关知识,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紧张情绪;术前不进行肠道准备,术前晚进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同时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1000ml,术前3小时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术前不留置胃管,LSG手术前中后无需留置尿管,LRYGB麻醉中留置尿管,次日拔除;术前1小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并在术后24小时内停止使用,术前两腿缠弹力绷带,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2)术后护理:次日嘱患者分多次口服100 ml的温水,第2天开始进清流质饮食,若无严重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呕血,则每天少量多次清流质饮食。术后第1天开始下床活动,以患者的耐受情况确定锻炼时间,采取循序渐进、逐渐增加的方式延长锻炼时间;对于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呃逆的患者,给予胃复安、昂丹司琼联合针灸针刺方法治疗;术后不给予肠外营养制剂;每日补液量维持在2000~2500 ml,不可过多或过少;充分止痛是快速康复计划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及口服营养的必要前提,是减少手术应激反应有意义的方法【2】。持续进行硬膜外镇痛,根据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及时调整用药的剂量,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以减轻术后应激反应。
1.2.2. 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处理方法 (1)术前准备;术前由责任护士根据手术安排进行常规术前宣教,手术前3天开始口服甲硝唑行肠道准备,并开始流质饮食,手术前晚口服复方聚乙二醇行全肠道灌洗,术前均留置尿管,尿管在术后第1天拔除;术前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后仅根据血常规、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升高情况及有无持续发热的征象来选择抗菌药物。(2)术后护理:术后禁食禁饮至肛门排气后第2天,平均禁饮食的时间为3~5天,之后由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术后疼痛根据医嘱给予盐酸布桂嗪或盐酸哌替啶镇痛;在术后3-4天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下床活动。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患者年龄、BMI、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的比较详见表1。由表1可见,两组共11例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腹胀及呃逆等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研究组术后恶心/呕吐的例数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总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术后均无胃漏、吻合口漏、消化道出血、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除恶心呕吐外,两组患者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的比较
3.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FTS是通过一系列综合优化措施,包括应用微创,减少静脉补液,缩短术前肠道准备的时间等控制围手术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各种应激反应。其理念的推广需要麻醉科、护理及患者多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合作,特别是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充分细致的应用到各种护理措施中,系统达到组织实施才能取得良好效果【3】。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通过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其中专业的减重代谢个案管理师自患者入院开始及早评估其生理、心理、社会情况,给出专业性指导、强化生活方式、介绍减重术式,进行同伴教育等能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有效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紧张情绪。接受减重手术的患者最大的担忧是减重的效果,所以减重代谢个案管理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及熟练地沟通能力,让患者在手术前对该术式及效果有一个系统的了解。通过加速康复外科术前准备可使患者在机体上做好接受手术治疗的准备,有利于手术快速顺利的完成【4】。肥胖患者由于血液粘稠,下肢负重较大,加上术中气腹较其他患者更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所以术前半小时两腿缠弹力绷带至术后第一天患者下床活动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自术后第一天开始减重个管师严密观察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时间及频次,正确指导患者及早进食。持续进行硬膜外镇痛,减轻术后疼痛,督促患者术后第一天开始下床活动。
总之,腹腔镜减重手术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是安全有效的。本研究也表明采用FTS是安全的,可以显著缩短术后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减轻医疗负担。我科开展腹腔镜减重手术2年,现已累计病例25例,均参照国内外腹腔镜胃、结直肠治疗FTS理念,并根据肥胖患者自身特点,将内容进行适当改进及充实,FTS理念用于 腔镜减重手术是安全 可行的,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郑建伟,袁辉生,宋茂民,俞巍,程石,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在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2):149.
[2]王东,陈晓鹏,崔巍,田野,屠佳,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体会,医学与实践,2012,25(18):2252
[3]廖理芳,蒋美丽,张梅,张文琼,加速康复外科术前两种口服葡萄糖溶液方法的比较,安徽医药,2014,18(7):1398
[4]辛志宏,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普外科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4,9(26):215
论文作者:皇甫秀春,周娟娟,李海霞,李滢旭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术前论文; 外科论文; 腹腔镜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