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业务评审与决策支持信息化应用研究_信息化管理论文

审计业务会审及决策支持信息化应用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决策支持论文,业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审计业务信息化现状及ACD系统研发意义

近年来,审计署高度重视审计业务信息化,先后实施了金审工程一、二期建设,重点开发了AO、OA、OLA三个应用系统,AO和OLA的开发应用推动了审计执行的信息化,OA的部署应用基本实现了审计管理的信息化。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AO多以单机版部署,OLA主要局限于对数据量大的特定行业的审计查证分析,两个系统实现的是审计执行环节分散的点状信息化;OA是按权力金字塔设计的纵向运行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审计项目流程化管理和各责任人独立修改审签文书为主要应用模式,实现的是审计管理环节纵向的线状信息化(如图1)。

目前,审计业务开展中大量的会审讨论、审议决定等审计决策仍采用传统的会议形式运行,缺乏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支撑工具,极大地制约了审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存在问题主要有:一是会议讨论决策信息以书面纸质形式为主,与AO(OLA)、OA的互通共享性差,影响了AO(OLA)、OA的推广应用及审计业务信息化整体水平提升;二是会审决策的资料准备、意见汇总、过程记录、档案保存及成果利用的程序繁琐,操作不便,效率不高,纸张等资源浪费严重;三是受时间、地域、场地限制,无法实现远程、移动环境下的会审决策;四是会审决策过程及会审意见无法详尽记录,查询不便,缺乏可追溯性,增加了质量控制难度和审计风险。

开发ACD系统,可有效提高会审决策的便捷性、高效性、科学性和规范性,丰富完善AO、OLA、OA三个应用系统的横向沟通和多极互动功能,弥补审计决策的信息化短板,实现审计决策环节横向的环状信息化,从而形成AO(OLA)、OA、ACD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有机衔接的,点、线、环相结合的审计业务的全面信息化,提升金审工程的应用水平(如图2)。

二、ACD系统架构设计及建设内容

(一)架构设计

ACD系统是综合运用网络、计算机图形分层处理、文字智能识别、HDMI媒体分享等技术研发的,基于主流操作系统支持跨平台应用的,具备图文混编、音频视频传输功能的审计业务会审决策数字化支持系统。

ACD系统是审计业务信息化整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审计综合作业平台之上,是审计执行、管理、决策三大应用系统之一。该系统依托OA业务流程的纵向主干线,统筹分散部署的、单个的AO审计实施平台和局部部署的OLA工具,通过标准的系统数据交换接口,在审计项目实施各关键环节构建横向并联、互动沟通的集体在线会审决策信息化路径,与OA、AO(OLA)等共同形成完整的审计应用支撑体系(如图3)。

ACD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会审决策信息交互子系统、会审决策过程记录子系统、会审决策成果利用子系统和会审决策管理子系统(系统层次结构方框图如图4)。

(二)系统构成

1.ACD系统由会议数据存储中心、会审终端(含平板电脑、台式及笔计本电脑)、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主会议室投影或显示设备、专用局域网以及相关系统软件等组成。

2.ACD系统与OA、AO(OLA)共享数据中心服务器,并与OA、AO(OLA)系统建立数据交换接口,实现各系统的数据信息平滑流转,系统可满足审计各类业务会审决策需求,相关人员可同时在线参会,支持审计人员个人使用的AO终端及各科室固定台式电脑在安装客户端后接入ACD系统。

(三)工作流程

1.ACD系统从OA、AO(OLA)平台提取需提交会审决策的文稿或证据材料,在ACD系统支持下进行集体讨论会审后形成正式决策意见,再反馈到OA系统进入下一工作流程,或导出到AO(OLA)平台作为实施作业的执行依据。为更好地推动民主决策机制的落实,我们在OA各重要的流程节点,增加了前置控制环节,对审计实施及管理中的重要事项认定或重要文书签发,须进入ACD系统进行集体讨论会审后,再由负责人在OA上正式确认签发(ACD系统工作流程如图5)。

2.会审决策准备

(1)会议建立。由负责会审决策准备工作的人员,通过联网的工作电脑登录ACD系统,建立标准化的会议名称,并确定会议时间、会议议程、参会人员以及会审事项决策人。ACD系统支持预设参会人员会审决策意见的汇总顺序以及涂鸦批注使用的笔迹颜色(可实现笔迹与批注人身份对应关系的信息提示)。ACD系统支持会议种类包括审计组业务会、科室复核会、法规审理会、审计项目审核会、局业务审定会、其他审计审理、工作讨论及决策会议。

(2)资料准备。负责会审决策准备工作的人员通过个人工作平台从AO或OA系统中自动导出并整理会议所需资料,按规定格式上传到数据中心。ACD系统支持word、excel、ppt、pdf、txt以及其他常用的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格式,并支持文档格式向pdf格式转换。同时,ACD系统可将各种格式的取证资料如影像、音频、照片、盖章签字的文件等传输保存到数据中心,供会议使用或系统查阅及检索。参会人员在会议之前,可通过各类个人终端或会议室终端提前下载并熟悉待审资料,为参会做好准备,以提高会审决策的效率。上会材料分为待审定的文档资料和供阅读参考的其他资料两类,只有待审定文档才可由参会人员进行涂鸦修改或批注发表意见。

3.进行会审决策

(1)会议签到。参会人员经CA认证,并在选择所参加会议后,自动完成会议签到进入会议。系统将自动进行到会人数、缺席人数统计,并动态显示到会议终端,最终将统计结果自动存档并可导出。会议终端还可显示会议信息、参会人员范围以及使用该终端参会者所默认的批注笔迹颜色等。

(2)资料分发。ACD系统会根据签到信息自动为与会者分配会议文件,同时,与会者也可使用数据转接线将U盘、移动硬盘中的个人资料导入系统个人资料区,供参会者自己查阅或引用,自有文件也可共享到数据中心供其他参会者调阅。在决策过程中,参会者还可根据权限,通过ACD系统进入数据中心,调阅涉及议题的相关证据、资料等,供讨论和决策参考。

(3)发言讨论。利用HDML媒体分享技术,将主发言人的演示文稿与会场主屏幕同步供会议讨论,各参会人员可自助浏览各类会议材料。ACD系统中每个待审定的文档材料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待审定的电子文档,与会人员可使用平板终端对其进行涂鸦批注,ACD系统将直接保存涂鸦内容,不予以识别(使用PC终端的,可对文档进行带痕迹修订);第二部分是会审文稿阅评栏,即在文稿末尾增加专门页面供会审人员对该文稿发表意见建议,平板终端可直接以涂鸦方式发表,同时ACD系统还提供智能文字识别选项,可将涂鸦识别成文本后进行保存,与会人员可自由选择识别模式(使用PC终端的,目前只能用键盘输入或以手写识别输入,以文本方式保存)。参会者可自主决定是否将涂鸦文档及会审决策意见上传数据中心,上传前可对涂鸦进行擦除或对标准文本的修改意见进行再修改,会审决策意见以会议结束前最后确定上传意见为准,会议结束后所发表意见将不能再更改。根据审计机关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审计项目组长负责制的规定,会审事项决策人对权力范围内的讨论事项拥有最终决定权。因此,ACD在会审决策人发表意见时,系统提供是否为最终决策意见的选项,如选择为决策意见,可直接将其意见作为会议最终决策,由系统单独记录,并在系统自动生成的《会议纪要(初稿)》中明确反映。

4.会审决策成果利用

(1)会审决策意见的汇总保存。ACD系统对参会者回传的资料进行自动合并处理。待审定资料的第一部分以批注文档为底稿进行重叠汇总(系统操作者也可手动复选重叠对象),不同参会者的批注意见分别以身份对应色显示。修订模式回传的资料单独汇总。第二部分的文稿阅评按规定顺序将各参会人员的意见自动汇总,汇总内容包含涂鸦内容或已识别的文本。未发表意见的参会者,系统会自动记录为“未发表意见”。上述两部分资料最终处理为一个文件,并以系统定义的标准会议文件形式保存到数据中心。修订模式文稿将包含修订者身份信息作为汇总文件的附件一并保存。此外,系统将按规定顺序将各参会人员的会审决策意见汇总,形成《会议纪要(初稿)》,经工作人员整理后,形成正式《会议纪要》进入OA审签、分发,同时《会议纪要》以及其他会议资料一并归入该会议文件包。

(2)会审决策资料的调阅与使用。会审结束后,负责修改会议文件的工作人员经过授权进入ACD系统,可查阅、打印汇总后的会议记录资料或《会议纪要》,也可使用文档比较工具在AO或OA工作平台上快速完成对待审定文件的修改完善工作,并回传文档至OA(或AO)系统,进入审计业务管理审核签发流程。会审资料按标准名称和规范的会议文件格式,打包归档保存至数据中心,并可打包交互传输到OA或AO系统保存。经授权的人员可在任何时间进入审计专用局域网,通过使用模糊查询等方法,调阅使用特定会议档案。调阅使用过程中,原始资料不允许修改。

(3)数据挖掘利用。ACD系统后台数据库在存储各类格式会议文件的同时,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将会议名称、会议材料关键词、参会人员、会议时间、会议层级、会议类型、批注关键语句等进行智能提取和分类存储,并可为实现基于数据挖掘的简单智能审计决策提供支持。

(四)技术特征

一是具有方便、灵活、形象的手工涂鸦方式,保持原笔迹风格,形象地再现审计业务会审场景,系统的智能文字识别技术对涂鸦意见整体识别、文字识别效果好。同时,实现了审计会审工作的信息化和审计资料的电子化永久保存。二是采用无线传屏技术实现高清视频分享,直观反映发言者意见建议,方便参会人员集体讨论发言,并具有音频视频的保存功能。三是支持审计作业多种应用模式,支持小组现场审核讨论模式、支持跨层级跨区域联机协同会审决策模式,还可支持审计人员独立应用模式。四是采用网络安全、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相结合的三重安全措施,具有完善的审计作业权限体系,能保障系统运行的环境安全和数据安全。

三、ACD系统应用实践与发展构想

ACD系统自2013年8月在成都市温江区审计局部署运行以来,已取得良好的实效:一是ACD系统的开发应用丰富了金审工程的内容,成为AO(OLA)、OA系统在会审决策过程的必要补充;二是从体制机制上推动了审计工作的公开透明,促进了审计质量和公信力提升;三是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审计机关行政效能。

今后的发展构想:一是推动ACD与金审工程其他应用系统的有机融合;二是推动ACD技术升级,不断完善系统功能;三是推动ACD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普及运用。

标签:;  ;  ;  ;  ;  ;  

审计业务评审与决策支持信息化应用研究_信息化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