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在黄疸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安全性效果分析研究论文_王思敏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摘 要】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黄疸患者全身麻醉的安全性。方法:选取需进行手术的梗阻性黄疸患者5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常规组,其中右美托咪定组在麻醉诱导前15min开始以0.5μg负荷量泵注右美托咪定,术中以0.5μg?kg-1?h-1至缝皮前40min结束,常规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麻醉苏醒时间以及苏醒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SBP、DBP、HR在诱导后比常规组显著降低(P<0.05),而且在各个时间点的值都比常规组低;组内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SBP、DBP、HR的变化幅度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与常规组相差不大(P>0.05),但并发症发生要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安全用于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全身麻醉中,可以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苏醒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梗阻性黄疸;全身麻醉

1 引言

梗阻性黄疸,即外科性黄疸,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肝胆外科疾病,主要由于肝外或肝内胆管梗阻引起。对于梗阻性黄疸的治疗多是手术治疗,但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律失常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梗阻性黄疸患者对于麻醉药物有更高的敏感性,因此安全性风险较大。右美托咪定是有效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较强的镇静、镇痛作用,可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本次研究就是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于梗阻性黄疸患者全身麻醉的影响,分析其安全性。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 材料

选择我院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50例,患者需要进行腹胆道检查、胆囊切除、T管引流术。患者体质量指数在18-25,ASA分级Ⅰ-Ⅲ级,术前肾功能正常,既往无手术麻醉恢复史。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60例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25例,其中常规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1.3±4.5)岁;分析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3.7±6.1)岁。两组患者在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方法

麻醉方法:患者术前常规禁止饮食8h,禁水4h。在手术室内开放静脉通路,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右美托咪定组:在麻醉诱导前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实践15min,在麻醉后泵入0.5μg/kg/h,直到手术结束前40min。常规组:泵入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进行诱导均使用舒芬太尼、丙泊酚、咪达唑仑、顺式阿曲库铵,插管后连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给药参数和通气参数按规定进行。麻醉手术期间使用多功能监护仪检测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BIS,同时监测肌肉松弛情况。

2.3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时间入室(T0)、诱导后(T1)、插管后(T2)、切皮时(T3)以及拔管后15min(T4)的SBP、DBP、HR值;观察停药后麻醉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2.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版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的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对比

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SBP、DBP、HR在诱导后比常规组显著降低(P<0.05),而且在各个时间点的值都比常规组低;组内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SBP、DBP、HR的变化幅度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对比(x±s)

3.2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对比

常规组呼吸恢复时间为(3.11±0.86)min,拔管时间为(6.94±1.66)min,定向力恢复时间为(9.78±2.53)min;右美托咪定组呼吸恢复时间为(3.44±0.39)min,拔管时间为(7.61±1.43)min,定向力恢复时间为(9.28±2.29)min,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统计发现,右美托咪定组发生寒颤1例,烦躁1例,而常规组发生寒颤4例,烦躁3例,两组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肝外或肝内胆管部分或完全机械性梗阻造成的,也就是说胆汁由胆管排入肠道的过程受到阻碍,导致胆汁淤滞、酯型胆红素反流入血引起黄疸。梗阻性黄疸患者会表现出胆管内压升高、肝血流改变及一系列包括体内生物化学、免疫功能及其他脏器功能的改变,而且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寒颤等并发症的发生,对机体的正常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使用右美托咪定,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可有效抑制应激反应的发生。本次研究证明,对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和后泵入右美托咪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相比常规组要稳定,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SBP、DBP、HR在诱导后比常规组显著降低(P<0.05),而且在各个时间点的值都比常规组低;组内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SBP、DBP、HR的变化幅度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与常规组相差不大(P>0.05),但并发症发生要少于常规组(P<0.05)。

5结语

因此在进行梗阻性黄疸的全身麻醉时,可考虑使用右美托咪定,以减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佳,欧册华.右美托咪啶在黄疸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安全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5,44(29):4143-4146.

论文作者:王思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右美托咪定在黄疸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安全性效果分析研究论文_王思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