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盛松[1]2000年在《企业核心能力与多角化经营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认为70年代,美国企业实施多角化战略达到高潮。但到80年代,美国管理理论界和企业界认识到,多角化经营战略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和业绩,同时以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为先行者,美国企业界开始实施一种成为“规核化”的战略,即砍掉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而把资源集中到核心业务上,以培养在核心业务领域的核心能力,树立持久的竞争优势。在理论界,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做为企业内部成长理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多角化经营战略做为企业经营结构发展战略之一,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战略。随着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饱和、经营资源的剩余、目标行业的吸引力等诸多因素,多角化成为许多企业追求发展的战略。而多角化意味着分配部分资源到新的业务中去,这就可能与企业的归核化战略及核心能力理论相冲突。本文试图探讨多角化经营与核心能力之间的影响,并避免其潜在冲突,实现核心能力与多角化的良性互动。 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在参考中外学者有关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核心能力的概念及内涵、能力与资源、核心能力与核心产品,并列举了核心能力对企业成长的作用。第二章在明确多角化的主要类型的基础上,阐述多角化经营的诱因及正负面效应。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着重探讨多角化与核心能力的相互影响。第五章试图确立核心能力和多角化良性互动关系。
胡俊南[2]2012年在《基于价值创造的我国制造企业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协调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创造力、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是企业成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翼,实现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有不少制造企业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缺乏协调,要么只重商品经营、忽略资本经营,要么沉迷于资本经营游戏、无视商品经营,可持续发展乏力。因此,制造企业如何实现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的协调发展,以促进价值可持续增长和行业竞争力提升,从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论文以价值创造作为研究视角,对我国制造企业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协调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1、机理分析。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剖析了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的互动关系和相互作用机理,揭示了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互动性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首先,根据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创造价值的方式和途径不同,定义了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的边界,为定量分析两者关系奠定了基础;其次,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基于我国253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1—2010年20期面板数据,对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互动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各因素因果关系,构建了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互动因果关系图;然后,应用回归建模和流率基本入树方法,构建了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互动关系及其对价值创造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最后,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揭示了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互动性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阐明了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协调发展是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的必要条件。2、价值协调评价。基于价值创造和协调性特征构建了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协调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协调指数法,测算了制造企业(包括总行业和各分行业)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协调度,包括静态协调度和动态协调度,评价分析了我国制造企业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的综合发展状况以及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并通过面板数据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考察了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协调度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企业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协调度的提高对资本增值具有长期显著的正效应。3、风险协调衡量。设计了商品经营杠杆和资本经营杠杆,来衡量我国制造企业(包括总行业和各分行业)的商品经营风险与资本经营风险,并运用区间估计法确定了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总杠杆系数的合理值域,通过考察总杠杆系数是否处于合理值域,对各类制造业企业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的风险协调状况进行了判断。4、宏观经济影响分析。分析总结了宏观经济因素变动对制造企业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协调性(包括价值协调和风险协调)的影响规律。基于VAR模型和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了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行业景气度对制造企业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协调度以及杠杆效应的影响,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并探寻影响规律,为相关协调策略的提出提供数据支撑。5、协调策略研究。分别针对前面机理分析、价值协调评价、风险协调衡量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四个方面的问题,给出了我国制造企业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协调发展策略。具体是:①协调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投融资关系,实现良性互动;②克服背离动因,实现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协调发展;③协调运用商品经营杠杆和资本经营杠杆控制风险、创造价值;④顺应宏观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协调策略。论文主要创新点有以下三点:(1)构建了反映制造企业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互动关系及其对价值创造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揭示了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互动性对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并针对关键因素构建了反馈基模,提出相应管理对策。(2)构建了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协调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并评价了我国制造企业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协调度,实现了对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协调性的定量分析。(3)设计了商品经营杠杆系数和资本经营杠杆系数来衡量我国制造企业的商品经营风险和资本经营风险,并提出通过总杠杆来实现对商品经营风险与资本经营风险的协调控制。通过论文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协调性评价方法,而且由于是以制造业九大行业的上市公司为实证样本,所以研究结论具有较强针对性。论文构建的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成果,为我国制造企业实现价值可持续增长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依据。
邸国永, 张米尔[3]2001年在《基于核心能力的多角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多角化经营和培育核心能力一度被认为是相互排斥的两种企业发展模式,然而,纵观众多企业多角化经营的成败,正是企业的核心能力起着决定的作用。文章从分析核心能力同多角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入手,提出了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多角化经营策略。
冯毅[4]2002年在《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与培育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资源基础理论为指导,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一套能够指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思考发展战略的系统分析框架。这一框架包括选择战略指导理论、明确核心能力的认识角度、核心能力的识别方法、以研究核心能力与行业利润互动关系为目的的行业利润变化预测方法、核心能力和业务契合度分析方法、业务领域选择方法。 本文以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结合仁兴集团实际需要进行了实证研究。论文识别出了仁兴集团的核心能力,研究了其核心能力维护、培育与行业利润变化的互动关系;利用契合度分析法,对仁兴集团发展战略构想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仁兴集团从辅料供应商向铸造工艺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的发展战略;最后,从核心能力形成过程和战略角度提出了仁兴集团核心能力培育的内容、途径和策略。实证研究进一步深化了理论研究成果。 论文研究成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新时期提高战略管理水平、提升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业务扩张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战略理论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柯俊杰[5]2006年在《新兴产业厂商发展要素研究》文中认为在近二三十年来的新经济发展过程,随着先进国家信息技术及其所衍生的相关产业在全球各地的扩散,东亚各国或地区也发展出相对应的各自的新兴主导性产业。而这些经济后进者的新兴产业之所以得以发展成为主导性产业,必然是与某些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有关。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产业得以成功地增长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不同的观察角度有不同的论述。本研究从产业与厂商发展的相关理论探讨着手,从中归纳出攸关经济后进者在新经济发展过程的新兴产业厂商发展的影响要素;并从经济发展后进者(本研究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例)的新兴产业发展成功经验,实证分析新兴产业厂商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内容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文献的探讨与新兴产业厂商发展要素的理论建模。本研究通过对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厂商发展的相关理论中新兴产业厂商成功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分析,而建立新兴产业厂商发展影响因素的产业分析矩阵方式的理论分析模式。第二部分:个案产业分析。将台湾地区IC产业与厂商发展的相关研究文献与资料加以综合整理,并进行个案产业的发展要素分析。第三部分:实证分析与结论。将理论分析与个案产业分析的结果汇整、据以作出产业厂商发展要素的研究命题,并进行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经实证结果得出,外在总体因素、产业本身整体因素以及厂商因素等三大构面因素在产业新兴的各个发展阶段,对产业厂商的发展都有某种程度的影响性;但是,各影响因素在不同阶段的重要程度则有差异。本研究的结论有:(1)外在总体因素、产业相关因素以及厂商因素等三大构面,对产业厂商发展影响性的重要程度,随着新兴产业发展的演进而有所差异。就如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所强调的,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的产业环境特性不同。(2)各因素对新产业厂商发展影响性的重要程度,随着新兴产业发展的演进而有所差异。但是,政府因素在各个产业新兴阶段都居于关键性的位置。(3)在新兴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产业厂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不相同。高科技新产业发展中具关键性地位的技术创新因素,相对上来说,不是最重要的因素。(4)本研究以台湾地区IC次产业为例,所作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由于产业特质、产业发展环境条件等的不同,不同的产业厂商发展的要素有所差异。(5)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受外在条件因素的制约,也就是说,后进者对技术先进国家(或地区)产业成功发展的经验无法抄袭。(6)经济后进者发展新产业需要政府力量作起头、再由产业与厂商因素接棒努力。(7)当组织具有机构化连结(institutional linkage)时,其存活的机率会显著地增加。垂直分工的产业结构是机构化连结的产业模式,也是经济后进者发展高科技新产业的有效战略,但是,不是唯一。(8)台湾地区IC产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官、产、学、研通力合作的新产业成功发展实例。也体现了随着新经济发展,科技经长年进步与积累变得高度复杂化、以及市场需求快速变化的趋势下,技术(或产品)生命周期日趋缩短情形,产业创新已经进入产、官、学、研界间合作伙伴关系的时代。(9)台湾地区IC产业的最大特色是垂直分工模式;与其它的经济后进者(尤其指同一时期开始发展的韩国)相比较,垂直分工的产业结构是台湾地区IC产业成功发展的最独特要素。而专业人才是经济后进者发展高科技新产业的真正关键。(10)从形成的源头来观察的话,产业聚群是在政府因素积极参与下、根植于当地原先的条件与资源而形成的。产业聚群对经济后进者的新产业发展,所扮演的是产业发展要素条件的幕后关键影响的角色。
陈爱贞[6]2002年在《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及其战略选择》文中提出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是属于改变企业内部生产要素配置格局的一种经济行为。我国企业外部经济条件的变化,行业竞争的加剧,消费者需求的转移,要求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从总体上提高产品和企业市场竞争力。但是,目前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问题还未引起企业界和理论界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一是面对市场问题,大多数企业是维持现有的产品和企业状况,通过促销手段来解决产品销路问题;二是对待企业产品市场进入的问题上,大多数企业是盲目跟进;而对产品的市场退出,大多数企业往往是被动而非积极主动的;三是在经营方面,大多数企业基本上走的还是“学习成功企业,规避失败企业”的路子,没有从企业自身的内部条件出发,为企业量身制定适合的经营战略;四是迄今为止理论界对企业产品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还是少之又少,有关产品结构方面的研究还只是零星、不成体系的。针对上述存在的这些问题,本论文试图从微观层次上以单个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的具体策略及途径进行完整系统的探讨,并对企业产品结构的模型及其选择的影响因素,企业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陷阱及规避的策略等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顾保国[7]2003年在《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研究》文中认为论文将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结合起来,以系统协同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为基础,吸收公共选择理论、信息经济学、法经济学及产业组织理论的有关成果,以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进行协同经济的理论分析,这是论文主要的理论尝试。论文共分8章,约16万字,内容做如下安排:第1章,导论。首先对研究问题的理论背景做简要介绍,然后对论文涉及的核心范畴进行界定,即对组织、企业与企业集团的范畴予以明确界定。接下来,简要介绍论文逻辑推演思路与结构框架,以及可能的创新。本章的目的是要为整个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实证的逻辑起点。第2章,企业集团生成理论概述。本章对论文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与评论,主要对国内外学术界研究企业集团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理论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对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理论做简要介绍,并对企业集团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协同经济理论做简要比较分析与评价,这些目的是要为后面的分析提供一个理论背景并界定所要研究的现象范围。论文第3章和第4章,构成了研究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分析方法,这两章具体内容为:第3章,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理论基础。本章首先用协同理论来简要阐述经济系统自组织问题,对系统自组织的涵义、协同的特征和路径选择进行简要分析,认为竞争与协同是经济系统存在和发展的矛盾统一体。然后,对新古典与新制度企业性质的理论进行简要回顾,指出新古典和新制度企业性质的理论缺失,进一步用能力理论来解释企业的生产性职能与交易性职能相统一的问题,认为协同能力是决定企业集团成因的核心,对协同能力的内涵与特征进行分析,对企业集团协同能力与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做简要探讨,并提出了“协同能力—资源配置—经济绩效”的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理论模型。本章最后对企业集团自组织协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做简要分析。第4章,企业集团制度协同分析方法。本章首先概述了制度的范畴与制度协同的一般理论,提出企业集团制度协同分析假设前提,分析企业集团制度协同的供给与需求问题。接下来,笔者阐述了企业集团制度协同的三种路径,即市场发育型企业集团制度协同、政府推动型企业集团制度协同和企业集团自组织制度协同,并对这三种路径进行简要比较评析。本章最后分析了企业集团制度协同的成本和收益问题、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问题。<WP=9>论文第5章、第6章和第7章,构成了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的应用分析框架,这三章内容具体做如下安排:第5章,影响企业集团协同能力的主要因素。本章主要从企业集团战略管理与协同能力、企业集团产权界定与协同能力、企业集团技术创新与协同能力这样三个角度来加以研究。该章首先分析了企业集团战略管理的内涵、战略管理与协同能力相互之间的关系问题。接下来讨论企业集团产权的内涵、内部产权市场的特征,企业集团产权明晰与协同能力相互之间的关系问题。本章最后阐述了企业集团技术创新与协同能力的关系,构建了企业集团技术创新协同能力模型。第6章,企业集团协同能力建构与资源配置。本章主要从企业集团治理、组织结构变迁、集团文化培育这样三个角度来加以研究的。首先,分析了企业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集团治理模式与协同能力的关系,以及企业集团协同治理优化与资源配置的关系;其次,考察了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变迁与协同能力及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将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模型引入到企业集团分析中来,论述了企业集团结构变迁协同模式,分析了企业集团结构变迁类型与资源配置的关系;最后,从企业集团文化整合角度来探讨企业集团协同能力培育与其内部资源配置的问题,笔者简要分析了企业集团文化整合的三种机制,即同构机制、转换机制和凝聚机制,探讨了企业集团文化整合与资源配置的关系问题。第7章,企业集团协同运行机制与经济绩效。本章首先指出企业集团协同运行的基础是共同利益实现的问题,接下来分析了企业集团集体信任协同与经济绩效的关系,对企业集团集体信任协同运行机制进行设计,最后从博弈论角度来说明企业集团协同运行与经济绩效问题,对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企业之间的协同博弈进行理论分析,指出提高企业集团资源配置效率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问题。论文最后部分,第8章,具体探讨我国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的有关理论问题。本章首先对我国企业集团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了我国企业集团协同治理优化的对策。接着探讨了我国企业集团与相关组织,比如政府、行业协会和市场的协同边界与协同定位问题,笔者从一个综合角度对企业集团与政府、行业协会和市场的协同边界进行考察,指出在不同的交易技术条件下,政府、行业协会、市场与企业集团各有其发挥作用的空间与边界。
赵志泉[8]2004年在《国际企业联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际企业联盟,是一种跨越国界的企业联盟,因其率先并主要被跨国公司采用而得名。西方学者关于国际企业联盟的研究多集中于联盟的概念、类型、功能绩效、联盟伙伴选择等内容,但过于直观、表象,内容残缺,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且实证分析多于理论研究,管理学分析多于经济学研究。 本论文主要围绕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 第一,国际企业联盟的内涵、外延、特征与分类。笔者认为,所谓国际企业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等经济实体,为了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长期协议、股权安排而结成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跨国松散网络型组织体。从外观上看,企业联盟是一种以价值链为纽带的准市场网络组织,其实质则是企业间为竞争而合作的同盟博弈。 国际企业联盟具有组织的松散性与联盟成员的平等性、目标的多样性、组织的动态性、合作的互利性、战略的竞合性、合作的长期性等特征。企业联盟与企业集团、虚拟企业不同。企业集团与企业联盟在连接纽带、法律地位、经营目标等方面形貌相似,但企业联盟与企业集团在维系纽带、组织构架、管理模式、成长空间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与传统企业相比,虚拟企业与企业联盟都是“新技术”“新竞争”的结果,都具有组织动态化、结构扁平化、网络化,边界模糊等特点,但虚拟企业和企业联盟在法律人格、规制规则、维系纽带、网络化程度等方面有所不同。 笔者同时认为,国内外学者关于国际企业联盟类型的研究虽然较为细致,但欠系统。因为,国际企业联盟在客观上存在纽带维、历史维、地位维与功能维等四维角度。因此,可以从四维角度出发对企业联盟进行分类,而企业应根据其自身实力和战略目标选择适宜的联盟形式。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二,国际企业联盟的产生动因与功能绩效。笔者认为,国际市场结构的网络寡占态势是国际企业联盟产生的重要原因,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国际企业联盟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支持;而国际反托拉斯法对结构主义的摒弃和行为主义的回归,则为国际企业联盟的产生扫除了法律障碍。企业缔结国际战略联盟的根本目的有二:降低交易费用以及培育、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缔结联盟所获得的收益大于独自行动的收益,是企业由传统“达尔文式”竞争转向联盟式“非零和”竞争的深层次原因。国际企业联盟的绩效取决于联盟成员的战略目标、企业发展阶段、联盟各方文化协调、联盟管理、联盟治理等因素。但一般而言,缔结战略联盟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连接经济、速度经济,有助于实现异质性资源外取与资源共享,有助于实现企业间隐性知识转移或价值创造,有助于缩短研发时间,降低研发风险,构筑企业静态进入壁垒。同时,以“技术换市场联盟”是跨国公司拓展国际市场的主要手段。 第三,国际企业联盟的生命周期与联盟运行管理。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扩展至企业联盟,企业联盟也有一个孕育、发展、维系和解体(死亡)的过程。笔者认为,企业联盟的生命周期分为孕育期、磨合期、稳健发展期、联盟解体和“联盟蜕变”四个阶段。在联盟酝酿与组建期,选择联盟伙伴是工作的重点。成功的伙伴关系构成因素有三:贡献、亲密和远景。实践中,一般根据“3c”原则选择联盟伙伴。在联盟的震荡与磨合期,建立联盟信任机制最为关键;在联盟规范运作与任务执行期,应特别关注联盟目标管理与确保联盟运行的合法性;联盟的归宿具有多种选择:解体、“联盟蜕变”与并购。 联盟各方的欺诈背德行为与机会主义倾向影响着联盟存续与联盟绩效提升。规避联盟风险,延展联盟生命,提高联盟绩效,必须加强审慎、科学的制度设计与制度管理。这要求:第一,在联盟内部实施有效的文化管理制度,分析识别文化差异,选择文化整合方式,建立联盟文化冲突解决机制。第二,充分发挥联盟声誉管理机制,联盟成员在诚信规则和声誉机制的约束下,进行合作博弈。第三,强化联盟产权管理,谨防联盟管理机构“骇形化”。第四,加强知识管理与技术秘密保护,防止“空心化”:第五,规范联盟管理人员的选拔、培训与测试。 第四,国际企业联盟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实践。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历经了四个阶段,其具体实践与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范式”虽略有差异,但战略思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路和模式选择与邓宁、阿。茹的研究大体吻合。然而,“国际生产折衷范式”的理论缺陷制约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实践。因为,以“国际生产折衷范式”作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理论指导,意味着中国企业将永远处于追赶地位。笔者认为,缔结或参与国际企业联盟是实现产业积聚,提高中国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培育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首选组织形式。中国企业在缔结联盟时,必须努力创造竞争优势,从知识、资金的单向流动,转变为双向、多向流动,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建立对等、均衡的企业联盟,避免长期处于联盟团体的边缘与从属地位。同时,中国企业在缔结联盟时面临着诸多风险,应强化联盟管理,以提升联盟绩效。关键词:国际企业联盟外部一体化企业网络跨国经营组织选择
吴洪伟[9]2003年在《企业文化与企业教育互动研究》文中指出企业文化与企业教育是企业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它们被寄望能够为我国企业提供帮助:提升其竞争力、塑造其使命感、推动企业员工发展等。然则,这种预期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使得笔者思考在目前人们关于企业的研究中是否存有应重视却忽视的领域。这就是本文的缘起,也因此形成了本文的假设:企业文化与企业教育之间存在互动。 概念是逻辑的起点,因此,本论文第一章通过多角度分析,初步限定了企业文化和企业教育的特征,明确了其基本含义。本部分指出,企业文化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价值观:企业教育则包括两大活动领域:职业技能培训和非职业技能教育。 研究不能脱离先前论者的成果,因此,第二章对目前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教育互动的研究成果作了一概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研究的欠缺,同时也说明了本研究的意义。 第三章主要论述的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教育互动的必然性,选取的角度分别为教育文化学的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以及企业核心能力。通过论述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本部分确认企业文化与企业教育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必然,并为后文的互动分析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涉及的主要内容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教育互动的必要性。通过对企业文化、企业教育、企业自身和时代要求等方面的论述,阐明了企业文化和企业教育之间互动的必然呼唤着其互动的必要。 第五章开始对双方互动进行具体的分析。首先从历史上对双方互动的阶段进行了论证,其后对双方互动的具体表现进行了描述。具体内容包括:从企业文化角度来说,它制约着企业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效果;从企业教育角度来说,它作用于企业文化的保存与传承、批判与选择、创造和更新、整合与控制。 第六章的主要内容是促进双方互动的对策研究。基于笔者的身份,主要论述了如何通过企业教育促进企业文化的营造和提升,具体对策分别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进行了设计。 对研究自身的反思是任何研究都不能失却的,因此,本文最后一部分对论文的相关部分进行了反思,并对以后的研究做了一定程度的展望。
殷瑾[10]2001年在《多角化战略与公司业绩关联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我国市场经济体系逐渐完善,众多跨国公司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与我国企业展开竞争,它们的经济实力与经济规模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危机。现阶段我国大量公司采用多角化经营战略以增强其经济实力和经济规模,因为多角化经营战略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司发展战略,具有迅速扩大公司经济规模、使公司整体业绩超过各业务部门业绩的简单加总的协同作用。但在现实中,国内不少公司却吃到了大规模跨行业发展的苦头,新业务不但没有提高公司业绩,反而成为公司“包袱”。 第一章首先论述了我国企业实施多角化经营战略的驱动因素。其中解决企业富余人员、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两大因素是我国企业实施多角化战略的特有因素;经济全球化及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则为企业提供了最根本的生存驱动力。其次,对我国企业实施多角化战略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指出了几个在现实情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时期尚短,企业与政府对多角化战略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企业在实施多角化战略时过于关注抓住外部市场机会,而较少考虑自身是否具有在新业务领域站稳脚的实力和优势,再加上政府对企业经营决策干预过多,导致产生大量多角化失败案例。由此,提示了研究多角化战略和公司业绩关联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首先对多角化战略理论发展过程进行回顾,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多角化概念。其次,从理论范式、研究结论等方面对产业组织经济学派和战略管理学派进行了分析对比。产业组织经济学派以SIC行业分类代码为度量公司多角化程度的基本理论范式,具有可重复、易操作、客观等特点。战略管理学派以产品在目标市场、分销渠道、R&D、生产等方面的相关性来衡量公司多角化程度,最常用的研究范式为Rumelt的九类分类法,具有较强的解释实际情况的能力。之后,对国内研究多角化战略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指出现有理论研究中的不足,为本文提供了理论突破点。 第三章从公司高层管理者的多角化动机、公司实施多角化战略的基础、多角化战略类型等三个角度论述了多角化经营战略的形成。首先对委托代理理论解释高层管理者多角化动机的能力进行重新审视,提出高层管理者的多角化经营决策是基于对公司持续竞争优势和股东长期利益的考虑而作出的。其次,提出核心能力是公司在新业务领域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只有当公司核心能力的生产力和弹性都较为强大时,公司多角化战略才可能取得成功。最后,对多角化战略的范围经济、获取市场力量、财务协同等效应进行论述,即不同的多角化效应由不同的方式实现。 第四章首先从多角化进入方式角度研究了多角化战略实施阶段对公司业绩间的影响,提出公司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宜的进入方式。其次,根据多角化战略类型和多角化进入方式间匹配关系提出六种进入模式,并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多角化战略进入模式进行实证分析。 第五章论述了购并后整合模式对多角化战略实施效果的作用。首先提出了组织文化、管理制度、经营业务等三个层面的购并后整合工作及四种购并后整合模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式。其次,论述了购并公司根据自身组织文化强弱、购并双方经营业务领域相关 状况等公司内部情况,选择相宜的公司购并后整合模式,对公司实现多角化战略 预期效应与良好经营业绩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并对浙江尖峰整合金华医药公司、 浙江水泥制品厂、金发公司,海尔集团整合黄山电子等案例进行剖析。最后,给 出成功实施购并战略的结论与建议。 第六章论述了多角化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人力资源管理、高层管理队伍等 内部因素对多角化公司业绩的影响。首先论述了实施相关多角化战略的公司适宜 采取战略控制机制,实施非相关多角化战略的公司适宜采用财务控制机制。其次, 论述了多角化战略类型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这一职能战略,的影响。最后, 本章论述了购并公司与被购并公司高层管理队伍间职责背景相似性和差异性对 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并得出结论高层管理队伍间的合作状况是影响公司经营业 绩的关键因素。 第七章论述了经济景气度、区域环境与行业因素等公司外部环境因素和公司 所有权结构、财务状况与经营规模等内部因素对多角化公司业绩的影响。实证分 析结果表明实施不同类型多角化战略的公司具有不同的经营业绩水平,相关多角 化公司业绩水平高于专业化公司和非相关多角化公司;不同类型的多角化战略具 有不同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多角化战略不是简单的公司经营战略状态变 量,而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变量,由多角化战略形成、多角化战略实施、多角化 后资源整合等三部分及各种公司内、外部因素构成;(2)对委托代理理论解释高 层管理者多角化动机的?
参考文献:
[1]. 企业核心能力与多角化经营的互动关系研究[D]. 胡盛松. 大连理工大学. 2000
[2]. 基于价值创造的我国制造企业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协调性研究[D]. 胡俊南. 南昌大学. 2012
[3]. 基于核心能力的多角化策略研究[C]. 邸国永, 张米尔. 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 2001
[4]. 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与培育研究[D]. 冯毅. 中国农业大学. 2002
[5]. 新兴产业厂商发展要素研究[D]. 柯俊杰. 复旦大学. 2006
[6]. 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及其战略选择[D]. 陈爱贞. 福州大学. 2002
[7]. 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研究[D]. 顾保国. 复旦大学. 2003
[8]. 国际企业联盟研究[D]. 赵志泉. 四川大学. 2004
[9]. 企业文化与企业教育互动研究[D]. 吴洪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10]. 多角化战略与公司业绩关联研究[D]. 殷瑾. 浙江大学. 2001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核心能力论文; 经济风险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组织绩效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绩效反馈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经营风险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协同设计论文; 资本经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