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小安装系统管理典型问题分析论文_高国玉

核电厂小安装系统管理典型问题分析论文_高国玉

(三门核电有限公司 浙江台州 317172)

摘要:核电小安装系统通常指照明控制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和通信系统,是核电厂建造期间电仪安装的收尾工程,其施工管理多系统同步,具有量大面广、施工周期长、管线保护困难、及易与其他系统发生位置冲突等特点,给系统高质量一次安装完成带来了困难。本文主要对核电厂小安装系统安装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小系统安装;人员调配;成品保护;施工工艺

1、概述

小系统安装虽然作为电仪安装收尾工程,在大面积施工时,需与其他专业协同进行,由于小系统的自身设计特点,现场施工时作业技术人员对小系统的安装具有一定的掌握空间。尽管如此,在现实施工过程中,小系统的安装问题依旧频发,由于各类问题引起的现场返工,都会给业主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重视小系统安装质量和加强小系统安装管理至关重要。

2、典型问题分析

(1)小安装人员调配问题及建议优化

核电厂小安装系统施工通常施工方按区域分班组施工,多班组介入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1)不利于工程的精益化管理,接口区域在施工过程材料浪费不易控制;(2)不利于对实际工程量的梳理和统计;(3)跨区域电缆敷设不及时,及施工过程容易造成漏敷,影响后期移交包的移交进度;(4)管理过程中接口人过多,不利于现场施工问题协调;(5)记录不规范、不统一,数据整理困难较大。

根据施工管理经验,对于小系统的施工管理,在人员调配上应实行集中管理,扩大班组施工范围,实现班组按厂房分配,避免施工接口多的问题,有利于现场问题的协调,同时建立规范,相对准确的施工台账,从源头把握施工信息的准确性,可减少材料的浪费,更能实现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2)成品保护难点分析及处理

根据核电的施工特点,一般汽机房照明灯具采购及管线安装开始较早,而厂房内其他施工作业会导致照明、通信、火警管线大量碰坏,灯具损伤或残缺;其次,厂房内地下潮湿的环境也致使部分灯具受潮,对已安装的小系统设备成品保护尤其困难。照明系统在最终收尾修复的工作量极大,施工单位除要修复受损配管、更换受损电线外,还需要根据灯具受损部位来统计并额外采购玻璃灯罩、灯泡、镇流器等灯具配件;另外,对于三门核电而言,应急疏散指示灯为三门核电甲供,鉴于工程周期较长,原灯具已停产并更新换代,对于受损应急灯具已无法采购原样式,只能沟通协调并最终用新产品来替代,致使厂房内应急灯具样式不统一。

建议后续工程的照明系统由施工单位内部各专业现场沟通,优先完成配管、穿线,先留好灯具位置最后集中安装和调试,从而减少收尾工作时大量的修复和元器件更换。其次,加强施工单位人员的成品保护意识,避免其他专业在施工过程中对已安装设备的损坏。最后作为业主工程管理人员,应该通过组织各方定期现场巡检等手段,增强大家成品保护的意识,形成记录,对现场巡检发现的问题要求施工方能够及时整改。

(3)设备锈蚀问题处理及建议

核电厂配套设施中,部分区域由于受环境影响,空气湿度大,如综合管廊因处地下,环境非常潮湿,房间内的通信、照明、火警设备就位后表面长期凝露、生长霉斑,线缆敷设端接后绝缘低,个别设备内长期存水失效如火警烟感探头。设备腐蚀问题较为严重,鉴于此种情况,三门核电在环廊小系统设备安装后,要求施工单位在综合管廊内增加通风风机,和开启管廊照明(发热)等方式的来减少顶棚上的凝露,并对火警设备采取加热烘烤等方式来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建议后续相关工程,施工单位应结合实际经验调整管廊照明、火警系统的施工窗口,调整作业计划,待综合管廊其他施工结束、管廊封闭环境干燥可控时再开始照明、火警等小安装工程;此外,对于安装材料本身,对应用在地下的火警和照明的设备(例如:模块箱、开关、配电箱等),要求提高设备自身的IP等级已满足潮湿环境,在设备就位后注意环境检测,必要通过临时措施降低潮湿度,减少对设备的腐蚀。

(4)施工工艺美观控制措施及建议

施工工艺水平控制对核电站实现创优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艺的好坏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施工作业人员的水平,关键要做到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的稳定。

然而,三门一期工程,汽机房和综合管廊的照明、火警、通讯的施工单位在配管施工过程中,因班组人员更替致使前后工作未交接清楚,施工衔接性较差。现场配管及走线总体较为混乱,缺乏工艺美观性。配管歪斜、松脱,卡箍丢失,跨接处无黄绿线等情况十分常见。

其次,管廊火警系统只在总说明中要求每隔15个设备安装1只隔离模块,而未将隔离模块明确标注在施工图纸中,由于施工单位技术员技术能力和责任心不强,现场隔离模块安装较为混乱,导致后续重新拆装处理,影响系统移交,重复作业更对系统的工艺造成一定的破坏。

建议后续工程建立照明、火警和通讯等小安装工程的施工工艺标准化样板,以此作为现场施工和验收的标准;其次,由施工单位组织各专业/系统技术员现场统筹规划各系统的管线布局走向,同时业主必须坚持小安装工程由施工单位自己的专业班组负责,严禁将其外包,这样也进而避免了施工班组和技术员的人员不稳定性。

(5)灯具光源选型问题分析及优化

在国内部分核电厂中,对照明灯具的设计是指定厂家型号,指定供应商提供。三门一期工程的核岛照明,是由指定厂家采购,正常照明采用白炽灯Y系列灯具和U型灯。Y系列灯具包含Y、Y1、Y2、Y3、Y4五种型号,不同型号灯具主要存在光源功率及安装方式的区别。

根据设计要求,现场最初选用普通白炽灯作为光源,使用寿命1000-1500小时。由于灯具连续24小时提供照明,并且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产生极大的热量,加之灯具本体自身散热功效有限,现场出现大面积灯具光源损坏,给现场维护带来一定的困难。经过施工单位调研,现场变更灯具光源,采用金属卤钨灯,优化了现场灯具光源,使用寿命增加到2000-4000小时,减小了光源散热。同时厂家针对U灯做了光源升级,由白炽灯升级为LED光源,减小光源功率,提高了通光率和效率,使用寿命提高到原来的27.25倍。

目前,随着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在照明领域的应用已日渐成熟,更经济、更高效的LED光源在更多的领域都得到了应用,相比白炽灯,在达到同等照度情况下,效率是白炽灯的5倍,寿命是白炽灯的8倍,节电率高达80%,且安全性能高。建议在后期电站建设中考虑调研节能产品在核电站应用情况,随着节能灯具生产工艺的不断完善,定能满足在核电特殊环境下的应用。

3、总结

在核电厂安装过程中,小系统的安装管理往往被忽视。相比而言,在电仪系统中小系统安装工程量是最大的,也是出现问题做多的,小系统的高质量安装对工程建设的成品精益化管理非常重要,因此,加强对小系统安装的重视,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有力的措施,减少相关问题的出现,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SMG-G1-V8-001 电气安装规范书

(2)SMG-GV9-GCP-200042 照明系统安装程序

论文作者:高国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  ;  ;  ;  ;  ;  ;  ;  

核电厂小安装系统管理典型问题分析论文_高国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