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信息环境下信息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_情报学论文

新信息环境下信息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_情报学论文

新信息环境下情报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建设论文,研讨会论文,情报论文,环境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金秋时节,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情报界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30多人,怀着促进我国情报科学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强烈愿望,聚会在浙江富阳,对新信息环境下情报学科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会议气氛热烈,老一辈专家教授怀着深厚的感情,关注着情报学的发展和动向,为学科建设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见解和意见,中、青年后起之秀发言热烈,富有新意,与会者各抒己见,相互切磋,新老两代人交流气氛融洽,体现了对学术问题自由讨论、平等交流的精神。代表们认为此次会议将对我国情报学学科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根据代表们的建议,会议向有关方面发出倡议书,并恳请以《情报理论与实践》增刊的形式,出版会议文集,本文只就会上代表们的发言和部分会议论文的内容作一简单的综述。

1 关于新的信息环境

自1993年北戴河学科建设会议以来,我国的信息环境又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是信息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网络化有了很大发展;二是我国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方面的变化是巨大的,对学科的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新信息环境的主要特点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的步伐明显加快〔1〕。

有些学者对信息环境的变化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剖析,认为主要表现在:①社会经济信息化迅速发展;②信息技术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③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强;④国际信息交流更为广泛、迅速和频繁;⑤我国提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任务,将大大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充分利用信息的进程〔2〕。

有的学者着重网络环境对情报学科的影响进行了探研,指出长期以来我国情报机构从事的工作大部分是传统文献工作,所建立起来的系统是低效率的文献系统,而现在建立在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各类全文检索系统、人工智能系统、多媒体系统、超文本系统和超媒体系统,从各种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示信息结构,为知识信息的组织和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而知识信息单元又可按用户需求在网络上高速传输,完全改变了传统文献组织形式,形成了知识信息组织、传输、利用的新格局,使情报内容由文献信息向知识信息深化。作者并且指出,在网络环境下,信息采集模式也取得了革命性进展。信息资源的国际网络化使得网上资源能为全世界网上用户共享,使图书馆工作的重心从传统的馆藏建设移向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上来。总之,网络环境使信息服务业出现了重新起步、重新设计、重新构筑和重新培训的“从头越”局面〔3〕。

2 关于情报学的前途与发展

情报学的前途和发展,是近年来我国情报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对情报学的看法虽然不尽完全相同,但都认为它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需要不断发展、充实和完善。有的专家把这些年来情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形容为“没有灯光下的爬坡”,步履维艰。尽管目前在情报学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困惑,可是有些同志对情报学的前途抱乐观态度,不少人对情报科学充满信心。有些代表指出,情报科学和情报工作是有前途的,但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用户的需要。

有的老教授对奉献了自己毕生精力的情报学充满感情,在新信息环境下历史赋予情报学的使命和如何发展情报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在宏观层次上,要面向整个国家的情报事业,为推进社会经济信息化、加强国际信息交流与合作、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加强信息服务业、建立合理的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实用的理论指导;在微观层次上,要不断寻求新的适用信息技术与研究方法,调整专业教育,为改善信息服务提供技术基础和专业人才;在实践中,要不断深化理论研究,发挥其综合交叉学科的优势,研究情报及其活动规律,研究竞争情报及其服务特点,揭示社会信息的规律。强调“大情报观”对推动我国整个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意义,要以大情报观为指导,不但研究科技情报,而且研究社会其他领域的情报现象。进而提出目前具有很现实意义而需要着重研究的一些课题,如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社会情报需求;情报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关系;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与管理;情报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等〔2〕。

在谈到情报学的发展方向和情报工作的定位时,有的领导强调要发展适应时代潮流的情报学,把握好情报学的内涵,定好位,不要忘了种自己的田,而去耕别人的地,同时认识到科学技术向宏观、交叉发展对我们的影响,指出情报工作应向决策研究的软科学发展〔4〕。 有的青年学者提出应从学科位置、学科基本原理体系、学科基本理论体系和学科方法论体系等方面加强情报学科的建设,指出要确立正确的学科建设观念,其中包括“情报共性观”和情报学学科结构观,确立合理的情报学研究政策和科学的研究观,明确情报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认为情报学是研究特定条件下情报过程的形成、构成、性质、管理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情报学在科学体系结构中处于横向科学的位置,属于横向科学。强调目前应注重对情报的产生和吸收环节的研究,从思维、认知、心理、知识、智能等角度来研究情报的产生和吸收原理。关于情报学理论体系研究,认为情报学不仅应围绕情报及情报过程建立自身的理论体系,还应注重主观情报、客观情报以及主客观情报转换过程的研究。关于情报研究方法论,认为目前急需研究情报的产生方法、吸收方法、情报基因方法和主客观情报转换方法等〔5〕。

有的青年学者在会上介绍国外90年代以来情报学研究的若干重点和发展方向〔6〕, 阐明了情报科学范式的转变:从机构范式到情报运动范式的转变。这一变化明确了3个基本概念,即情报流可以控制; 情报是可以分割和测定的单元;情报运动有物理和语义两个方面的含义。从70年代末,情报学研究又酝酿着另一次重大的转变,即从系统观转向认知观。研究者提倡的是面向知识结构,其代表理论是布鲁克斯的基本知识方程和Belkin的知识非常状态(ASK)理论。 从系统观向认知观的转向标志着情报检索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转移到强调情报用户主体的知识结构、情报行为、人机交互和情报查询方面。他在综述文章中统计了美国《情报科学技术年评》(ARIST)第一卷到第三十一卷,即从1966 年到1996年,共30年关键词累计索引,得出了8个重点研究领域, 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最后介绍了情报学研究中引入的哲学理论:科恩的科学哲学理论、波普的“三个世界”的理论、实证主义的几个流派(简化论、现象主义)、决定主义等。80年代以来,出现了应用现象学和解释学等哲学理论来研究情报学的动向,我们应该密切注视国外同行的哲学理论动向。

3 关于信息管理学科群

这次会议的一个特点,是有些与会代表对信息管理科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以及学科群的形成进行了探讨。有的论文指出,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管理的社会意义日益显著。认为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资源与信息活动。所谓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活动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信息管理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微观层次是指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中观层次是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宏观层次指广义信息资源管理加上信息产业管理。信息管理科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管理行为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信息管理的基础理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产业管理〔7〕。

有的老教授对信息管理学科群的概念进行了探讨。认为围绕信息活动发展的知识统称为信息科学,它包括三大块,即信息理论、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情报科学是信息管理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信息管理包括信息传播业、信息整序业和信息服务业三个方面。信息传播学包括传播学、宣传学、广告学、新闻学等。信息服务学包括图书馆学、情报学、咨询学等。作者把这些学科称之为信息管理系列学科,它们的共同点是研究的对象都是信息的搜集、整序和传播活动,研究内容是信息的搜集、整序的理论、技术方法和组织管理以及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其不同之处在于任务和着眼点的不同。如新闻、宣传学注重对大众的影响和效果;信息服务系列学科则主要关心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8〕。

有的学者认为,当前建设信息管理学科群的条件已经成熟,而且主张当前情报学专业教育改革应以专业改革为突破口,而专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扩大专业面,建设面向信息产业的信息管理学科群〔3〕。

4 关于信息学理论体系〔9〕

在所提交的会议论文中,有的专家对信息学理论体系进行了讨论。认为当前信息学理论体系发展有如下特点:①对信息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不断深化;②信息学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展;③研究信息流自身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正向与信息学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方向发展;④研究信息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并向信息的商品化、高级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⑤研究信息资源的分布规律正向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及其共享特性方向发展。对信息学学科性质的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认为信息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综合性横断学科,研究对象是迅速发展着的科学技术,而应用的方法则是社会科学,更确切地说是思维科学。当前对信息学的学科性质的研究,正在从它的本质属性向着科学的总括,即向阐明理论知识体系性质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方向发展。认为信息学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并且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信息学理论体系结构模式已基本确立,模式可分三种类型:一是形态结构;二是本质结构;三是层次结构。把信息学分为10个分支,即信息资源学、信息检索学、信息研究学、信息应用技术工程学、信息计量学、信息咨询学、信息社会学、信息经营学、信息系统学和信息管理学等。认为信息学理论体系总的发展趋势是,信息学理论体系结构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向高度综合性发展,对基础理论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提高,对新理论、原理、概念、定律的探索正在引向深入,新的分支学科不断诞生,学科理论体系结构更加复杂,分支学科越分越细,各分支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分支学科交叉性突出。认为信息学正成为一门充满生命力和具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型学科。

5 关于数象信息学〔10〕

有的专家学者在会上提出了数象信息学(Cyber informatics)这个术语,并对它的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作了介绍。认为“Cyber

informatics”是指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情报科学。 情报科学是一门发展的科学,情报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手工阶段、计算机化阶段、网络化阶段和智能化阶段,在不同阶段信息载体、技术手段和信息开发利用方面都有所不同。信息化是发展社会新的生产力的客观要求,而信息基础包括信息资源、网络、应用、产业、人才和法律六大要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传统的印刷型载体外,还有电子型资源和网上资源,信息服务也在向内容加工产业发展。报告人认为Cyber informatics 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①信息与社会生产力方面,其中包括信息化指标、信息价值、信息效益的量化、信息向生产力的转化等;②数字时空环境与信息资源与国家信息基础结构方面,包括信息资源的分类、管理体系和资源建设等;③信息服务业与信息产业方面,包括两者的界定与分工;④信息内容加工、管理服务关键技术;⑤从传统图书馆向电子图书馆过渡的途径;⑥新型信息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⑦信息法律法规方面,其中包括知识产权、跨国数据流、信息污染与犯罪、信息伦理问题等;⑧基础研究与学科建设:学科定位、新理论范式、数象文化、认知科学。

6 关于Infotelligence Science〔11〕

在这次会议上,有的专家鉴于我国目前情报信息行业(由于对“情报”或“信息”称谓尚未统一,故暂称为这个行当)的实际情况,即工作内容既有文献资料工作, 又有情报研究或信息分析工作, 前者属 Information性工作,后者属Intelligence性工作, 作为指导这个行业的学科就要指导两方面的工作,而目前我国所用的称谓都难以自圆其说,也难以得到各方的一致同意,因此便建议将我们这个行当的学科叫做“Infotelligence Science”,把它看成是Information和Infotelligence的和集。认为Infotelligence Science的研究对象是Infotelligence现象,研究范围为Infotelligence过程,研究目的是探索Infotelligence现象和过程的自身规律,至于Infotelligence 的中文名称如何叫, 作者认为可以暂时不去管它,等到将来的某些时候,会水到渠成,会出现合适的称谓的,并且指出,Infotelligence Science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发展谐和论、非物质经济理论、信息激活论、行为科学和思维科学。有的与会者对作者的这种勇于探索精神表示钦佩,但这是一种尝试,还有待于补充、修正、完善和实践检验。 有的学者认为应该首先校清 Infotelligence的中文称谓。

7 关于加强情报学科建设的措施建议〔12~14〕

与会者对目前我国情报学科建设的现状感到关切。一方面是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学科本身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冲击,情报学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同时我国信息体制的改革实践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也需学科和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情报学科建设又碰到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例如投入偏低,理论滞后于实践,高层次情报人才培养不足,信息专业人才流失等。针对存在的这种矛盾,有些同志便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情报学科发展的措施建议。全体会议代表经过认真地讨论,一致通过了致有关部门的《关于加强情报学建设工作的建议书》。《建议书》就制定2001~2005年情报学科发展规划,加大高级情报学人才的培养力度,造就情报学各领域学科带头人,确立情报学集中突破的重点领域和研究项目,组织撰写高水平的情报学专著,组织力量开展重点项目的研究,学术期刊的支持以及发挥学、协会的作用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标签:;  ;  ;  ;  ;  ;  ;  

新信息环境下信息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_情报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