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创伤程度及骨代谢论文_张永强,李东伦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600)【摘 要】目的:探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采取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创伤程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40例)行外固定支架与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创伤恢复指标[CRP、Hp、CER]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NP、BALP、BGP、比对照组高,β-CTX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行外固定支架与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治疗,有利于创伤程度和骨代谢改善,临床效果显著。【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外固定支架;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骨代谢;创伤程度【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386-01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属于长管状骨折,多因外力撞击、车祸等直接暴力所致。由于胫腓骨位于皮下浅表位置,肌肉覆盖较差,一旦出现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穿透患者肌肉,患者创伤面较大、暴露广、污染率及污染率较高,应及时进行治疗。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临床治疗时需先清创,彻底清除骨折端分泌物,再进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方能促进患者骨折端尽快恢复[1]。本研究将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范围,采取外固定支架与负压封闭引流,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7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纳入此次研究,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X线检查均符合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相关诊断标准;②无既往骨折史;③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严重骨质疏松;②骨折端感染;③骨肉瘤;80例患者及家属均对此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且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40)21例为男性,19例为女性,年龄29~40岁,平均年龄(34.5±5.6)岁;观察组(n=40)20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年龄26~41岁,平均年龄(33.5±5.2)岁;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外固定支架治疗,完全清除骨折端异物、失活组织,尽量保留四周软组织及未游离大块骨,观察骨折端、肌腱、神经情况,并对骨折端进行复位,修复好肌腱、血管、神经,使用外固定支架做好固定;观察组患者采取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使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冲洗创面,碘伏(1%)湿敷创面10分钟,使用生理盐水再次进行冲洗,根据患者创面大小对创面材料(硅胶管聚乙烯醇缩甲醛泡沫)进行修剪,与周围皮肤做好固定,周围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擦洗直至干燥,使用聚氨甲酸乙酯薄膜进行封闭,并与负压吸引装置进行连接,避免漏气。1.3观察指标术后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骨折创伤恢复指标[C反应蛋白(CRP)、铜蓝蛋白(CER)、斛珠蛋白(Hp)]及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端β特殊序列(β-CTX)]1.4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以均数±标准差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以(%)行c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创伤恢复情况观察组CRP、CER、Hp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 两组患者创伤恢复情况(±s.mg/L) 组别 例数 CRP Hp CER 观察组 40 3.21±0.42 12.16±1.63 13.97±1.74 对照组 40 8.75±1.15 19.33±2.21 22.35±2.97 t - 28.6189 16.5133 15.3972 p - 0.0000 0.0000 0.0000 2.2两组患者骨代谢情况对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PINP、BALP BGP更高,β-CTX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表2 两组患者骨代谢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PINPng/ml) BALP(U/L) BGP(ng/ml) β-CTX(pg/ml) 观察组 40 44.12±4.53 177.56±21.24 21.34±2.67 150.17±15.62 对照组 40 37.84±4.23 149.52±16.54 16.14±2.18 219.83±24.51 t - 6.4083 6.5875 9.5411 15.1584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胫骨属于主要支撑骨骼,而腓骨为小腿肌肉附连主要骨骼,一旦出现开放性骨折可能压迫患者体内动脉,致使小腿下段坏死、缺血,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加重患者骨折,出现骨折并发症。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临床治疗时需先对骨折部位进行彻底清理、复位,固定。外固定支架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常用治疗方式,这种固定方式不仅不会损伤患者其他组织,且稳定性、安全性较高,可提升机体组织缓冲能力,缓解其应激反应,使患者机体维持稳定的生理状态,促进骨折端和伤口愈合[2]。但由于胫腓骨肌肉覆盖少,骨折前内侧部位多为筋膜和皮肤,容易出现污染和损伤,因此,必须在骨折端复位前必须先将创面清除干净,以免后期出现感染情况,而常规引流患者承受痛苦较大,创面肉芽生长较慢,康复过程中容易出现水肿、感染情况[3]。负压封闭引流属于新型的创面治疗手段,治疗过程中在创面覆盖聚乙烯醇材料,再与负压吸引装置进行连接,在负压环境下排出创面坏死组织及引流液,为创面肉芽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在持续高负压情况下引流更加全面,且在无菌环境下,创面与敷料贴合紧密,可与外界完全隔绝,更好保护新生肉芽,避免出现感染[4]。本研究观察我院收治的80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发现,两组CRP、Hp、CER、β-CTX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INP、BGP、BALP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明,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治疗中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具有明显优势。综上所述,开放性胫腓骨骨折行外固定支架与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治疗,有利于创伤程度和骨代谢改善,临床效果显著。参考文献:[1] 颜泉,冯小兵,李根等.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创伤程度及骨代谢情况评估[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23):3227-3230.[2] 杨昆,韦庆,袁炜庆等.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创伤程度及骨代谢情况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0):60-61.[3] 唐强,齐保闯,徐显春等.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技术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6,26(11):1531-1533.[4] 阮世强,邓江,王世强等.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引流封闭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体会[J].吉林医学,2017,34(12):2305-2306.

论文作者:张永强,李东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创伤程度及骨代谢论文_张永强,李东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