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150001
摘要:将全面预算管理运用于施工企业,以达到强化企业内部工程计价管理,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过程的预测、组织及成本控制,使公司的经济活动有序进行,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预算管理;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一、施工企业运用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全面预算是企业对自身经营决策所需要的花费所进行的全面财务分析,同时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财务变动情况进行监控,最终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一个完整的工程包括招投标、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等多个环节,预算管理工作应该在每个环节开展。但是,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大部分施工企业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重点都集中在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对工程前期的预算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加上建筑工程建设周期较长,施工较为复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可预见性因素,这些因素将会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最终导致预算管理工作不合理,影响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施工企业的这种做法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经济效益,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全面预算的运用,能够实现对施工项目从建设前期到最后竣工阶段的全面监控,对预算进行查漏补缺,实现对施工成本的合理控制,从而实现更好地经济效益。
二、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全面预算又称总预算,是关于企业一定时期内(一般不超过一年)经营、成本控制、财务等各个方面的总体预算,是把企业全部经济活动的总体计划,用数量、金额通过表格等形式反映出来的一系列文件。全面预算包括业务方面的预算、财务方面的预算以及专门决策预算。
(一)业务预算
业务预算即生产经营预算,是对企业计划期间的日常的基本生产经营活动作出的规划,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紧密相关,是全面预算最基本的内容,包括材料采购预算、生产预算、销售预算、直接材料消耗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期末存货预算、期间费用预算及风险预测预算等。
(二)专门决策预算
专门决策预算是针对企业不经常发生的业务或者活动作出的预算安排。主要包括股权投资预算和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无形资产投资预算等。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包括固定资产的购置、更新、改扩建等都必须在事先编制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预算,具体反映资金的筹措方式、投资的规模以时间等。
(三)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主要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是反映预算期间内企业的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财务预算可以说是企业各种类型的预算汇总,各种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最终都要以货币形式反映在财务预算当中。因此,财务预算也反映了企业各项经营业务和专门决策预算的整体计划。
三、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够合理
大多数施工企业在编制预算时使用的方法单一,依据的数据较为原始,尤其是费用方面的预算,通常是在前一年或者以往的基础上稍微进行调整,不能很好地结合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相关环境,其预算结果缺乏必要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以至于施工企业的预算缺乏合理的标准以及相关尺度。这样编制出的预算难以有效发挥对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作用。另外,全面预算大多是由施工企业的经济部门负责编制的,有可能过于强调经济指标和数据,而忽视了施工企业具体业务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编制出的预算不能与施工企业的业务很好地融合,会导致预算实际执行起来的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缺乏合理的预算考核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施工企业的业绩评价和绩效考核。就预算考核制度来说,大多施工企业中没有形成健全的预算考核制度和体系。主要有以下问题:考核指标陈旧,大多数施工企业只注重成本利润指标而忽略了施工企业本身的品牌等具有重要意义的非财务指标;二是对考核的结果未能有效落实配套的奖惩政策,从而,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缺乏积极主动性。
(三)预算执行和控制力不够
首先,国有施工企业在观念上对预算的执行重视程度不够。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国有施工企业大都有自己的全面预算编制体系和方法,每年会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预算的编制上,对全面预算的编制很重视。然而,对于预算的执行,国有施工企业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往往是预算编制完成后就不再关注预算是否得到执行、执行是否不到位,仅在预算期结束时检查实际的结果。其次,预算没有很好的落实到责任人。责任的不明确是导致预算执行不力的重要原因。最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国有施工企业应对其保持良好的控制,定期做出施工企业预算的分析报告,这样才能有效地考察实际数和预算数的偏差如何。
四、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要点
全面预算管理在施工企业的运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规范全面预算编制工作
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编制不仅是对企业未来一年之间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测,同时也是对企业自身经营发展所作出的规划。企业预算管理必须合理确保预算编制的质量。在施工企业制定全面预算的各项指标之前,需要对市场发展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准确的预测分析,并且结合各个部门的职责,将各个部门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对企业进行准确定位。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确保全面预算管理更具可行性,充分发挥作用,更好地控制施工成本。
(二)完善企业内控机制
施工企业面临成本控制难度大、不确定因素较多的问题,因此,为了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对应的内部控制机制,对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监控。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严格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同时,需要保证内部控制机制能够严格落实,使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全面落实到位,确保企业管理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三)系统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培训工作
要想提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首先需要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它直接决定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科学性、正确性,这也是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高效执行的基础。因此,施工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为全面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建立良好的基础。施工企业需要为管理人员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加管理人员参与培训的时间和机会,使管理人员从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提升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
(四)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的协调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并非是某一个部门的工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分工合作,各个部门对预算管理都需要参与。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充分明确各个部门的具体职能,使各部门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责权范围,这样才能避免由于责权界定不清晰而导致各部门职权范围交叉,影响工作效率,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混乱。另外,通过清晰的界定各部门的责权,能够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各项任务准确的传到到对应的部门,避免各个部门相互推诿,影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
五、结束语
全面预算管理包含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建设多个方面,它有助于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我国的国民经济在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也在逐步趋向于成熟化,自然而然,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也变得越发重要。所以全面企业管理仍需要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从而成为有效管理企业的手段之一,在企业的发展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醒慧.浅议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全国商情.2014(15):66-67.
[2]刘海丽.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4.
[3]乐立强.对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6,(22):15-16.
[4]乐立强.对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6,(22):15-16.
[5]杨永琪.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1,(03):63-64.
论文作者:李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预算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部门论文; 业务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