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_王亚菊

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_王亚菊

陕西省延安市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陕西西安 716000

摘要: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业绩评价结果影响着公司的融资情况,关系着众多投资者的利益,因而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我国当前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业绩评价指标不健全、业绩评价方法不完善和对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认识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业绩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就造成了很大影响,想要优化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就应当积极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可以在业绩评价方法和业绩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业绩评价方法;存在问题及优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成为政府监管部门和理论研究领域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对公司业绩评价主要是在政府部门制定的制度规定的基础上,吸收国外先进的评价体系和理论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对企业特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以及管理状况等进行的综合评判。

一、我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经营业绩是上市公司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公司业绩的科、客观、正确的评价有助于上市公司改善和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而我国公司当前的业绩评价指标系统较西方发达国家还有着较大差距。有的核心评价指标在评价企业业绩时存在着一些缺陷,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存在问题。

(一)对于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认识不高

在我国公司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中,对于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认识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认识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分别是公司管理层和领导者不重视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和没有充分理解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概念、核心内涵。

由于当前我国公司普遍不重视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导致一些公司的业绩评价结果真实性和可靠性并不高,甚至可能误导公司管理层做出错误的决策。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认识不高问题所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且从形成原因来看,这一问题在解决中难度也较大。

(二)业绩评价指标不健全

(1)财务指标比重过大,而非财务指标不受重视

(2)评价指标权重设计主观随意性太强

(3)评价结果不够准确

(三)业绩评价方法不完善

对于公司的业绩评价来说,一个完善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首先是体现在业绩评价方法上的,在业绩评价方法确定方面,各财务指标的权重都是根据主观或经验判定事先设定好的,难免会给评价结果带来主观性,导致对某一因素过高或过低的估计,使评价结果不能完全反映公司的真实情况。

同时,在现行指标评价体系中也没有充分考虑虚拟资产,现行指标体系中的资产总额仅指可变现的资产,不包括虚拟的,已形成实际损失的,已无法变现的以及仅有账面价值而无实际价值的资产,这些资产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容忽视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一)提高对于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认识

业绩评价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应该是多层次、多元化,既要满足国家管理当局宏观调控的需要,又要有利于债权人对企业的客观评价,还要有利于企业自我评价和考核。因此,作为公司管理层和领导者,应当提高对于业绩评价的认识,重视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促进公司发展方面的作用,加大在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方面的投入,给予充分的人力、物力保障。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公司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完善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公司管理层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有助于管理层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这在当前市场竞争程度激烈背景下更具积极意义。

(二)完善业绩评价指标

由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在企业绩效评价中各有优劣,若只注重财务指标,则易于造成企业的短期行为,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若过分注重企业的非财务指标,企业很可能因财务上缺乏弹性而导致财务失败。事实上,企业财务性绩效和非财务性绩效都是企业总体绩效评价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理想的绩效评价指标是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

对财务指标的改进

一是引入经济增加值指标。针对以会计收益为基础计算的财务指标的缺陷,可以在财务指标体系中引入经济增加值指标。经济增加值不仅考虑了负债资本成本,而且考虑了股东利润。经济增加值有效地避免了企业利润的高估,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增值能力。

二是充分考虑现金流量指标,业绩评价的财务指标应该充分考虑现金流量指标,而不仅仅是利润指标。由于现金流量能够综合地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而且能够准确地揭示企业盈利的质量,加之现金流量指标几乎不受经营者主观判断的影响,因而应在财务指标体系中加大现金流量指标的应用。

(三)完善业绩评价方法

业绩评价方法是根据评价指标对照评价标准进行价值判断,得出最终业绩评价结果的手段。它是将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因为在选择了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之后,还需要采用一定的评价方法,从而实施对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的运用,以获取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在完善业绩评价方法方面,作为业绩评价人员首先应当转变传统观念,降低财务指标权重在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比例,更多的关注非财务指标对于公司经营发展情况的影响。在对待“虚拟资产”和非经营性损益方面,应当充分考虑“虚拟资产”和非经营性损益的剔除,特别是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一些上市公司可能会进行财报粉饰,而如果不将“虚拟资产”和非经营性损益进行有效剔除,就可能造成业绩评价结果的失真。由此可见,在业绩评价方法方面还有着许多亟待改进的方面,完善业绩评价方法也是优化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黄韵珊.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07)

[2]王祥.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J].经营管理者,2010(19 )

[3]薛云帆,阿孜古丽,刘威.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选择的实证分析[A].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01 )

[4]张纯:EVA业绩评价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李燕玲.论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之完善[A].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4)

论文作者:王亚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_王亚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