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思考论文_周小玲

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思考论文_周小玲

摘要:语文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活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可拉近学生与作文之间的距离,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基于此,本文联系实际,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展开探析,希望能为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只有紧密贴近生活、学会关注生活,善于从生活中找素材、找讯息,作文才能圆润饱满,富有真情实意【1】。因此,于小学作文教学中活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必要且重要的。下面就如何通过生活化教学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做具体分析。

1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

观察是写作的第一步,只有通过认真、细致与透彻的观察,掌握事物的特征特点,并通过自己的观察获得一些感悟,下笔时才会觉得有内容可写。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策略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善于、勤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无尽的写作素材,从而为日后的学习与写作奠定良好基础。认真研究与总结一下就会发现,当前大部分小学生写的作文内容空洞乏味,有些学生是在模仿一些范本写作,内容缺乏真实性;还有部分小学生写出的作文只是“闭门造车”,缺乏阅读的意义。究其原因,是学生不懂得观察与积累生活中的精彩,最终导致头脑、心里贫乏,写作时根本写不出像样的东西。要想改变这一现象,要想让学生有真事情、真情感可写,要想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特色,教师就需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并观察生活【2】。

那么小学生怎样才能做到有效观察生活呢?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如观察动物、植物,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教师要让小学生明白,不能带着写作的目的去刻意观察,而是要养成随时观察的习惯,要对身边的人和事、动物和植物、天空和草地等均保持着浓厚兴趣,要随时随地观察,在观察过程中漫无边际的想象,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写作潜质”。第二是要引导小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教师应让小学生明白,观察与瞪大眼睛、毫无目的、毫无想法的看存在很大区别。不带有思考、总结、记录等动作的观察只能称为发呆,不仅对写作毫无用处,还会造成时间资源的浪费。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掌握一些观察的要领,让其注重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在观察过程中分析他们的特点,并试着用文字进行描述,这样不仅可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能让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如在要求学生观察家乡的某一景物时,教师要让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仔细观察自己家乡的一处景物,想想它有什么特点,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一景物的感情。这样的观察我们才称之为有效的观察。

2描绘生活,书写真情实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作文也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描写出真实自然的生活,书写出内心的真情实感,才能于潜移默化间培养起小学生科学正确的写作态度与良好的写作习惯,让小学生不会无病呻吟,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作文训练与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教师要能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有效教育资源,将其进行提取、整合,并应用于课堂,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练习,以此巩固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并以文字记录真实生活,抒写真情实感。如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作文题目:胜似亲人。对于这一写作主题,学生只有以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写起,做到写真事说真情,才能让作出的文章具有价值,具有可读性。为帮助学生更加顺利、有效的完成这次写做任务, 教师可对学生作出以下引导:首先,引导学生在作文题目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作文题目是“胜似亲人”,那么就是要求学生描写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美好的事情、情感,而这样的事情、情感或许就发生于学生的身边。在学生进行写作前,教师要让学生以作文题目做引导回忆以往生活中有没有让自己觉得感动、难忘的事,回忆自己当时的情感体验,并将这些感情、想法运用文字真实还原出来,那么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就有了一定保障【3】。

3“创造”生活,提升写作积极性

语文是生活孕育的艺术,小学作文必须以现实生活为根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以生活为平台多为学生制造一些回忆、情感体验,让学生的写作热情得到激发。当前,部分小学生在写作时经常会遇到无事可写、无情感可抒发的问题。许多学生觉得,自己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并且每天的生活内容也就是吃饭、学习、睡觉等,平淡的如同一杯白开水,根本无有涟漪能激发自己的观察兴趣与写作热情。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采取有效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创造”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生活,在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4】。具体如,教师可多组织学生开展春游、秋游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利用大自然的美点亮学生的眼睛,敲开学生的心门,让他们为生活而感动,让他们有记录生活、描写自然的欲望。同时,教师也可合理利用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看望孤寡老人、植树、社区环境清洁等。利用这类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社会经历,让他们亲身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让学生作文的深度、广度有一个实质性的提升。此外,教师也可利用课间、课外活动时间开展拔河、诗歌朗诵比赛等,利用这些益智益力的校园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写作质量【5】。

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是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策略。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优化对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应用,从而促进写作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雷.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与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78.

[2]贾晓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103.

[3]陈水群. 小学作文“生活化”的指导策略——搭建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平台[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5-27.

[4]任明雪,王艳.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80.

[5]张宗慧. 源于生活的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中的应用[C].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80.

论文作者:周小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思考论文_周小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