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与管线施工工艺论文_盛丽

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与管线施工工艺论文_盛丽

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京溪分公司 广东 广州510000

摘要: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设计与管线施工工艺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保证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及施工工艺的标准性,成为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关键。文章针对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线施工;规划设计;施工工艺

引言

管线规划设计及施工工艺在对市政给排水项目进行施工时十分关键。给排水管线属于给排水项目中最基础的设施,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阶段实际的给排水项目施工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种现状,项目的规划设计变得更加重要。为确保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得到满足,现实中就要对管线的施工工艺进行不断的探索与研究。

1规划设计市政给排水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

1.1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给排水系统

我国人口数量位居世界首位,且仍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而此时城市供水状况已处于紧张状态。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只有不断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再利用,才能从根源解决上述问题。现实中,设计人员要严格开展前期对用水量进行预测的工作,由于各区域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考察水质,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用途的水科学合理的优化、分配水资源。市政排水系统的核心宗旨是“防洪排涝”,因此要根据所在城市的气候、降水和排洪流域面积等因素制定方案,实现雨水收集和再利用,从而使执行的方案具有科学、合理性。

1.2科学合理的选择给水水源

进行市政给水源的选择时,应符合下列几点要求:首先,保证充足的水量,且水质达标,符合国家的卫生要求和标准;其次,针对水资源缺乏的现象,应在城市中添加储水设施,对天然降水进行储存,并科学合理的将其利用;最后,如果城市给水水源选择地下水,就要根据城市实际的储水程度进行开采,保证开采总量小于现实中的用水量,避免开采过度,加重水资源紧缺的程度。

1.3规划和设计雨水系统

城市持续进步、发展,这过程中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在我国,南涝北旱的现象日益严重,以南方为例:近年来,夏季降水总量逐年上涨,针对这种情况,便严峻考验了城市防洪排涝的真实能力。对市政给排水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市政给排水系统中最基础的作用就是防洪排涝,只有具备优质的排水系统,才能降低灾害造成的影响,减小经济损失。为充分发挥市政给排水系统的价值,就要与城市中防洪防涝、雨水系统进行充分的结合。

1.4规划和设计污水系统

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一般老城区在处理这些生活污水时,采用集中形式进行。而新城区则不同,广泛采用分流方式进行处理,但目前城市中的排水系统,因为会出现污水与雨水交叉处理的情况,这时运用流分流方式进行处理并不利于现代城市的建设,最后还是会进行集中处理。对于上述问题,利用分流方式可处理化粪池,当然也要结合其他高技术的施工方法,要确保污水管道施工符合相关施工标准,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2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策略

2.1城市给水规划设计方面

在城市的给水规划设计中,应及时掌握规范及标准的更新。规划前,应综合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加强对于市政给水系统的综合研究。可以利用BIM技术的可视性、协同性、高效性,实现整个市政给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及施工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应当综合考虑城市现有建筑、人口分布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统一规划,做到管径、给水预留口、给水器具的规范化。选择合适的水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城市排水规划设计方面

城市排水规划包含防洪系统排水、雨水及污水系统排水。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防洪排水主要是针对城市的内防水。需要根据历年的水文特征、特殊年份降雨量的特点来合理规划排水系统,通过水文公式合理布置雨水流通及洪水泄放。针对城市污水系统,大城市要做好城市污水的分流及合流规划,依据设计规范,从城市及居民楼前的化粪池开始,做好分流的设计。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还需要做好污水的循环利用,例如,利用污水处理后的尾水作为景观、园林绿化用水等。

3关于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管线的施工工艺

3.1管道正式施工前相关的准备工作

正式开展给排水管道施工之前,要认真落实准备工作,从而为后期顺利施工奠定基础。施工之前,员工要熟悉管道的施工图,对所有的高度、管线坐标度等深刻记忆。进行该环节的准备工作时,有几点需要特殊注意:

(1)室内、外供水管间的关系,特别是供水管的直径。如果直径较小,则无法实现预期的供水效果;

(2)严格控制材料质量,管道施工的整体质量直接受使用材料优劣的影响。要严格检查相关材料(砂石、水泥等)的参数、规格等数据,确保其满足施工标准;

(3)为进行挖槽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任何一项施工,都应严格遵守安全施工原则。该环节开展前,要将安全警示牌防止明显的位置,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如果夜间施工,要悬挂红灯起到警示作用;

(4)研究管线位置。一般在拐角处安装管线立管,检查安装处有无门窗,不可影响其使用。而且,根据图纸检查其走向与其他线路(配电线、通风处线等)是否存在交叉现象。

3.2关于给排水管线具体的施工过程

(1)测量。由专业工作者进行施工测量,保证施工参数的准确性、合理性。为使施工的整体质量得到保证,需将误差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促进精准度提升;

(2)开挖沟槽和支护施工。正式施工之前,应认真探测开挖区域,看是否存在管道、地线电缆等,若存在,要立即上报,与现实中具体情况相结合,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同时将其反馈给相关部门,给管线的迁移创造条件,来促进后续施工的正常进行。若施工现场复杂,地下条件无法确定,为保护其余管线,则先进行人工开挖,之后再利用机械开挖。若开挖时降雨或堤段水位相对较低,应落实相应的排水方案,防止形成积水导致浮管。

(3)安装管材。普通、塑料钢管等是给排水管道施工中常用的管材,安装塑料管材时,先检查其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若符合,并确定对冷热水管有明确标识后可落实安装。若发现异常状况,需即刻监测,严重的放弃使用。

(4)进行试压。其具体的操作内容为:A试压时,将水由管道底部注入试验系统中,将内部残留的气体于排水管道系统的最高处进行排除,并添加压力表。B.缓慢升压,压力达标之后,短暂停压,时间为6-8分钟,把压力重调正为设计的压力值,检查是否降压、变形,若没有便能继续升压。C.进行气压实验时压力不断上升,详细操作为:结合试验压力,对焊缝、阀门、法兰口等关键部位严格检查,用涂抹肥皂水的方法检查是否漏气。达标后再实施压力试验,此时用100L压幅度,各级稳压2-4min。合格后,再稳压4-6min,对各部位进行泄漏试验,保持0.5h稳压状态。

结语

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与管线施工的规范化及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质量。鉴于市政给排水系统的环节和内容很多,其规划设计及管线施工应该在遵循既定原则的基础上,注重各个环节的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姜德荣.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与管线施工工艺[J].工程技术研究,2018(15):167-168.

[2]杜.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与管线施工工艺[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8):90.

[3]余汉滨.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与管线施工工艺[J].绿色环保建材,2018(01):102+135.

论文作者:盛丽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  ;  ;  ;  ;  ;  ;  ;  

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与管线施工工艺论文_盛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