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斌同志在全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论文

张国斌同志在全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论文

张国斌同志在全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 张国斌

一、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制度,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耕地保护既是粮食安全问题,也是生态问题,是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做好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监督工作,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要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和“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

二、创新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监督工作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方面,要以实现“两个变革”为目标,构建整体性、系统性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第一个变革是完善用途管制理念和方法,将土地用途管制扩展到所有国土空间;第二个变革是丰富管制手段和工具,推进用途管制从平面向立体转变。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开展土地用途管制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试点工作,逐步构建覆盖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要认真总结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纠错机制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积极为自然资源部制订法规政策提供实践依据。要研究制定浙江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施办法、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实施细则,逐步构建覆盖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政策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各地要积极探索各类空间管制规则,制订空间准入清单和用途转用制度,推进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落到实处。要分层、分级、分类管理。分层管理,在区域层面制定准入条件,在落地层面加强空间准入和用途转用审批管理。分级管理,针对不同保护等级的国土空间,实行不同强度的管制措施。分类管理,根据国土空间的自然属性和开发利用特点,制定差别化的用途管制制度。要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因地制宜制定用途管制制度,探索建立适应不同项目管理的管制规则和工作机制。要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协调,积极参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将不同空间、区域、地块的用途管制规则融入规划。要与有关部门、有关处室相协同,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精准配置,有保有压,进一步改进计划指标管理办法。在规模上,要继续实施人地挂钩、增存挂钩、增减挂钩机制,用好各项政策。对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项目,要配合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国家立项,争取使用国家预留用地指标,尽可能向自然资源部争取更多的计划指标和增减挂钩指标。在配置上,要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四大”建设等重点,根据项目成熟度和轻重缓急分类施策。对“四大”建设等涉及的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指标,省里重点保障,对当年能够组件报批、开工建设的优先给予安排;对纳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库的项目,省里给予奖励。在管理上,要加强计划执行目标绩效考核评估工作,对近年来重大产业项目奖励计划落实和绩效进行检查评估。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将计划执行管理情况纳入市局年度工作绩效考核目标。

三是以“最多跑一次”为引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梳理审批事项方面,要对职能范围内的行政许可事项和其他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统一省市县三级审批事项名称,规范申报材料清单、办事指南和业务流程图。流程再造方面,要对现有审批流程进行评估,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动更系统、更深入的规划用地审批改革。要推动土地、矿产资源省级行政审批权限下放,进一步放权、扩面。改进服务方面,要完善重大项目用地报批服务联系制度,提高报批效率。要切实重视用地报批组件工作,认真核实地类、权属,对涉及违法用地的要主动先查处到位。市局要对组件材料的准确性、真实性、合法性负责,省厅要建立项目报批责任追究机制。

场头废地立地条件比较差,土壤肥力贫瘠,如果采取常规扦插方法,出苗率低,效益差,很难达到90%以上的出苗率,所以要因地制宜,从整地改土,扦插苗处理,肥水保持,修剪管理,病虫害防治上,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大叶女贞扦插育苗的成功。

四是加强征地和设施农用地管理。要按照新《土地管理法》要求,做好配套办法起草工作,在土地征收范围上做减法,在农民利益、征地补偿标准上做加法。要抓紧开展土地征收区片综合价调研,明年要重新调整公布征地区片综合价。要进一步完善征地信息公开机制,统一公开内容和标准,确保征地信息按程序“上墙上网”及时公开。要抓紧调研和编制设施农业用地发展规划,制订出台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实施细则。

可见,随着学者们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认识的不断深化,大家就越发注意到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企业文化间的相互关系。企业文化中的使命与愿景、企业精神、价值观系统、企业制度等“软”要素为企业形成适应环境、应对变化、获取竞争优势相关能力奠定了基础。

三是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管理。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报部备案、用于占补平衡的补充耕地项目进行全面核实认定。按照自然资源部对浙江省补充耕地核查项目“一下”通报,对面积不实、质量不好、抛荒弃耕、改变用途等问题项目,要坚决纠正,严格整改;对疑似问题项目,要抓紧举证;涉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可待政策明确后再处理。要下决心清理占补平衡储备库,打通审批和占补平衡指标管理通道。建设用地报批涉及耕地占补平衡的,要及时关联补充耕地储备库,实行三类指标核销。要积极向自然资源部申报重大建设项目使用国家统筹补充耕地指标,省统筹补充耕地指标使用要保重点。要完善跨市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调剂办法。要抓好“152”耕地生态建设保护工程实施。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作,要做到应剥尽剥,能剥则剥。“旱改水”工程,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要站在全局高度考虑问题、研究和推动工作,把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监督工作放在生态文明建设、履行“两统一”职责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落实。

二是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要处理好划定不实、违法违规占用、临时占用、设施农业、乡村旅游等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问题。要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合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进一步严格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监管工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区永久基本农田布局调整要慎重,防止随意性。对于重大建设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踏勘论证及补划和重大建设项目临时使用永久基本农田,要严格把关,防止过宽过软。

一是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要结合国土“三调”,统筹耕地、林地、草地、湿地面积,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变。要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连片度和耕地质量、产能。要全面开展耕地分等调查评价和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评价工作,充分应用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成果。要以耕保考核为抓手,督促各级政府强化责任,推进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要加强耕地保护考核结果的应用,改进考核、奖惩方式方法,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的主动性、积极性。

耕地保护监督方面,要始终围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征收征用管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四轮驱动”,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四是以信息化为手段,加快建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体系。在管理层面,要逐步开展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测评估,分析典型案例,建立健全监测评估指标体系,选择若干个县(市、区)开展试点。要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工作指导、监督和考核,建立反馈、纠错机制。在技术层面,要依托自然资源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用途管制信息监管系统,主要包括审批服务系统、报批备案系统、监测评估系统和辅助决策系统。

三、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监督工作

十、神矮LS—1苹果其他品种及砧木种子 太平洋嘎拉、五代红星、昌红、烟富(1~6号)、南阳富士、高桩短富;Jm7号、八棱海棠、杜梨、山毛桃、山杏等种子。

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聚焦人民群众最迫切、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制订政策、推进工作,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号交通洞进口段位于板涧河左岸岸坡的坡脚处,地面高程290~310 m,地形较缓。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洪冲积(Q4pal)低液限粉土夹碎石混合土及卵石混合土,岩体松散软弱围岩极不稳定,级配不良胶结性差、松散,卵石混合料为棕黄—土黄色,混杂堆积,磨圆差、分选差,局部夹有粉砂土层及透镜体,泥沙质胶结,以砂砾石为主,粉土次之,松散围岩无自稳能力,极不稳定,砂砾石级配不良,松散无自稳能力,无胶结,分选性差,磨圆度差,围岩极不稳定,围岩分类为Ⅴ类,规模较大的变形和破坏可能发生。

三要坚持实事求是。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各地实际研究制订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监督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

四要抓好廉政建设。要增强廉政意识,保持严于律己,加强业务学习。分管领导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要严格依法依规依程序办事,管好用好手中的权力,绝不允许以权谋私。

标签:;  ;  ;  ;  ;  ;  

张国斌同志在全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