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机械设备管理论文_潘云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论文_潘云

潘 云 临沂市公路应急处置中心 山东 临沂 276015

【摘要】结合公路设备管理实践,针对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机械设备效益管理的有效对策,对提高公路机务管理水平,实现公路设备投资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公路机械设备;管理问题;对策措施;经济效益

随着公路建设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公路建设对工程的质量、进度、费用、安全、文明施工、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公路建设的发展、养护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机械化的发展;公路经济效益的提高,更离不开机械化的发展。如何科学合理的管理好、使用好公路机械设备,实现公路机械设备效益最大化,事关企业立足社会市场,获得良好形象;事关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获得丰厚利润;事关企业长足稳定发展,立于不败之地。更是实现公路“畅、安、舒、美”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公路企业来说,搞好公路机械设备管理,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1 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是实现公路经济效益的制度基础。

1.1 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明确相应职责。

全省统一规划,落实省、市、县三级机务管理机构,专人负责,对公路机械设备实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努力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专管和群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

1.2 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实行经济效益管理。

贯彻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机长负责制、三定制度、交接班制度”等设备管理制度。严格持证上岗制度,严禁无证驾驶、操作设备;实行机长负责制,对所管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维修、文明生产全面负责,保证安全生产以及配合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落实“三定”责任制,实行定人、定机、定岗责任管理,实现责任与权力统一,职责与效益挂钩。

2 加强技术档案和信息化管理,是实现公路经济效益的根本保障。

建立公路机械设备台账,实行一机一档管理。对每一台大、中、小型机械设备均应建立从出厂到报废全过程的全面记录,并逐步实现设备信息化管理。以机械设备为目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与保养情况、各种技术参数和档案、各种运行数据进行跟踪管理,便于加强设备的科学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减小设备故障,减低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经济效益。

3 加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是实现公路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3.1针对设备运行情况,采取不同的维护保养措施。

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使用这三者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任何设备在使用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为了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应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密切配合施工生产,严格按照设备规定的运转周期定期做好各项保养与维修工作。设备管理部门在制定维修及保养计划时,必须认真分析各类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针对新旧设备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维护保养措施。

3.2 针对设备新旧设备特点,采取不同的维护保养措施。

对于老旧设备,要以保证运行、消除隐患、及时修理为重点,做到修废利废,保证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了部分设备的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新设备,实行“视情修理法”, 减少设备的故障停机率,避免机械不坏不修,坏了又无法修的局面发生。保证设备的“完好率”,从而有效地保证每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生产。

4 加强技术培训,选拔优秀管理人才,是实现公路经济效益的人才保障。

4.1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和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其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重。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全体机务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必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会核算的“一专多能”型机务人才,以满足机械设备发展需要。

4.2 采取多种培训形式,提高各级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有重点地组织由设备管理、维修、操作人员共同参加的设备管理研讨会,并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示范表现、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及时推广、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以点带面,逐步提高企业各级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5 强化设备安全管理,实现设备安全运营,是实现公路经济效益的有效保障。

5.1 建立健全了机械设备施工作业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设备安全运营。

在机械设备施工作业过程中,机械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对机务管理人员和操作手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检查监督制度,对机械设备在施工作业过程中适时进行检查和监督,并且建立严厉的奖惩制度。只有建立健全了机械设备施工作业的安全保障体系,才能保证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5.2 培养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操作。

  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心理稳定,身体素质好。在复杂的环境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应变性。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做到不经培训不上岗,操作不熟练不上岗,不了解岗位可能发生事故及防范措施不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度。要做好操作人员劳动防护工作,安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签订安全责任合同并与经济挂钩,使操作人员具有安全风险意识,有的放矢,避免事故发生。

5.3严格设备停放,确保机械设备自身安全。

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停放应统一,要选择平坦、宽敞、安全的场地,保证机械设备在停放过程中的安全。机械设备的停放场地应做到防火、防水、防雷击。

6 加强成本核算,实现设备有效管理,是实现公路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6.1实行单机单车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认真执行定额管理和节能降耗制度,严格成本核算,根据原始的机械使用记录、维修记录、润滑料油料使用记录、机械操作维修人员工资以及其他折旧的提取情况,来计算单机单车成本。对于对外租赁及从事大中修工程的机械,建议采用全项核算。

6.2 落实机械设备折旧提成,加快机械设备的更新,确保设备保值增值。

按规定提取设备大修和折旧费。尽量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对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维修要及时、到位,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年限。科学合理地积累资金,加快机械设备的更新周期,使之与公路养护方式的改变相适应。特别是要加快机械固定资产变现,更新那些过时且不能继续使用的机械设备,解决机械设备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

6.3 强化设备外揽工程,最大限度发挥经济效益。

充分利用购买时间长、老化快的机械设备,加强机械日常维修保养,用于单位大中修工程,外揽工程,养护工程及其它生产需要,最大限度发挥其经济效益。

6.4拓展外部市场,实行设备租赁,提高经济效益。

部分闲置的机械设备,充分利用单位的“人脉”,不断拓展外部市场,实行设备租赁。对于对外租赁及从事大中修工程的机械,建议采用全项核算,建立奖罚制度,做到有奖即奖,有罚必罚。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发挥机械的经济效益,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7 结语

加强公路机械设备管理,提高机务管理水平,不仅能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还能保持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的使用价值,充分发挥现代机械设备的效能和作用,为推进公路事业发展、实现公路交通强国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公路学会筑养路机械学会主编.公路筑养路机械机务管理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0.

【2】杨修志著·路桥管养应用技术〔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2.2.

【3】刘璘.兰州市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管理探析[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0(1).

【4】罗洪新.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设备及其管理维护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3(25).【5】王志勇.公路工程机械的科学管理[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1(05).

论文作者:潘云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论文_潘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