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复苏室护士培训模式的实践与发展思路论文_吴昉

麻醉复苏室护士培训模式的实践与发展思路论文_吴昉

吴昉(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 江苏徐州 221002)

【摘要】目的 探索麻醉复苏室(PACU)护士培训模式,为麻醉专科护士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笔者所在医院PACU护士培训的实践过程,从挑选培训对象的标准、培养目标、培训基地的条件、课程设置、教学效果评价、改进等方面总结经验,指导临床带教。结果 通过规范化培训,PACU护士的专业素养有较大提高,培训模式初步形成。结论 PACU护士的培训需要多部门、多学科的支持和配合,从而有利于其专科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麻醉复苏室 护士 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4-0015-02

On the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of PACU nurse training modes

WU Fang

( Operation room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 )

【Abstract】 Objective to offer references for the anesthesia nurse training in the exploration of PACU nurse training modes. Methods to sum up the practical training of PACU nurses in the hospital and the experience in terms of the standards for selecting trainees,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conditions of training centers, curriculum, evaluation of teaching and its improvement for the guidance of clinical teaching. Results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PACU nurses and training modes have taken shape through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Conclusion The training of PACU nurses needs joint efforts and cooperation of different sectors and disciplines for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its specialization.

【Key words】 PACU nurses training modes

麻醉复苏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 是对麻醉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科室。由于现代外科学和现代麻醉学的快速发展,虽然麻醉复苏室的建立相对于其他科室起步稍晚,但其在保障麻醉手术后患者的安全以及提高手术室利用率、查缺补漏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对专科护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已经形成共识:对专科护理领域的从业护士进行专科化培训,是我国护理工作发展的重点方向,可以保证我国护理专科化的健康发展[1]。鉴于麻醉复苏室患者的特殊性及手术结束后数小时内麻药作用未完全消失、生理功能未恢复,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加上患者家属对手术认识不足,对手术结果存在焦虑情绪,工作人员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医疗纠纷。所以,PACU护理人员进行麻醉与复苏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尤为重要。2010年7月~2013年10月,我院麻醉复苏室共培训学员27名,经过三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规范的PACU护士培训模式,现总结如下。

1 培训内容

1.1 麻醉和复苏专科知识与理论

熟悉麻醉专科理论知识;掌握急救复苏知识和技能;熟悉各种麻醉监护仪器和设备的原理、性能及使用方法;熟悉心电图知识。

1.2 入复苏室和出复苏室的指征

1.2.1入复苏室指征:(1)全麻术后未苏醒或苏醒不全的患者;(2)术毕呼吸、循环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3)硬膜外平面在T5以上。(4)术后有氧合不佳及通气不足的症状和体征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出复苏室的指征:(1)呼吸系统:拔除气管导管后,咳嗽、咳痰、吞咽反射已恢复;自主呼吸能保持呼吸通畅;能自行旋转头部;有清除呕吐物、吐痰的能力;呼吸平静而无困难;呼吸空气(脱氧)SpO2>95%或达术前水平,维持15min以上;皮肤黏膜色泽红润;(2)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或基本稳定;(3)中枢神经系统:神志清醒,能正确定位,能辨认时间和地点;肌力恢复,平卧抬头能持续5秒以上;(4)引流液不多,无外科并发症;(5)麻醉药物(肌松、镇静、镇痛、吸入麻醉)代谢至安全要求,患者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由于严重疼痛或躁动等用过麻醉性镇痛药或镇静药者,应警惕再度发生呼吸和神志抑制的可能,应观察30min无异常反应才能送回病房。

1.3 监护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

熟悉复苏室里各种监测、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包括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除颤器等;能正确读取各项数据,并明确各项数据的含义及其正常值范围;熟悉各种麻醉辅助用具,包括注射泵、加压输液袋、镇痛泵、气管插管用具、口咽或鼻咽通气道、面罩、呼吸囊等的使用方法;熟悉各种抢救设备和抢救药物的使用方法;了解各种常用麻醉药物的药理作用、半衰期和不良反应,如拮抗药、呼吸兴奋剂、镇痛药、镇静药、血管收缩和舒张药等。

2 培训形式、时间及考核

护士上岗后在职强化培训6个月:理论培训由麻醉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指定麻醉医师或主管护师专人讲课,根据讲课内容,操作技能训练由指定麻醉医师和PACU护士或专科组长负责。培训分4个阶段循序渐进完成,第l、2个月为了解、熟悉阶段,第3、4个月为掌握阶段,第5、第6月为巩固阶段。强化培训完毕, 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合格者继续上岗, 不合格者再培训。培训结束后每月1次理论考核, 操作考核为抽查, 护师以下每月1次, 护师以上每2个月1次。我院规定的PACU护士专科操作考核项目包括: 呼吸机和麻醉机的使用、吸痰术、气管导管的拔管、简易呼吸囊的使用、静脉输液泵配制与使用、 硬膜外镇痛管拔管、呼吸机的使用、心肺复苏术等。每项操作均制定了操作流程和评分细则, 使专科考核客观、具体、有效。由于PACU护士每日需进出手术间做一定的麻醉辅助和药品管理工作,与手术室护士之间存在患者交接班、毒麻药品交接等配合工作,因此必须掌握手术室基础护理知识。在复苏室的培训过关后,我们要求复苏室护士由手术室教学组长负责,在3个月时间内学习手术室基础护理知识,包括手术室规章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原则、接送患者制度、手术室无菌技术、小敷料的制作、器械护士上台配合、巡同护士的职责等。使各专科护士能够站在对方角度做好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工作。

3 制定全面、完善的初任PACU护士资格标准

PACU护士同其他专科护士一样需要专科知识背景、应用操作技术。我院目前规定凡有志成为PACU护士的, 实行任前考察, 重点考察麻醉和复苏基本理论、复苏操作技术、应急处理、危重证患者的抢救技能等。

4 监管机构

为了使PACU护士具有全面的能力,我院在规范化培训下采用多方监督期职责。包含护理部、人事处、科教处。权责下分为:(1) 护理部。负责PACU护士基本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等教育培训与考核,举办三基考试。制定并完善PACU护士教育培训内容与实施计划。执专科教育培训、岗位职责、人员考核以及培训结业之合格认证。(2)人事处。负责新进PACU护士第一次岗位职责及知识培训。 (3) 科教处。负责继续教育训练与认证课程。

5 发展思路

5.1 各专科应根据其疾病特点对护士进行方向性的培训[2]。PACU护士应具有一定的护理经验, 有一定的麻醉学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能力, 能迅速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因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从已建立PACU的医院的情况来看, 因尚未意识到PACU护士内在的专业属性, 忽视其作用,PACU护士所属专业科室及工作岗位设置、制度建立易出现分歧。因此,PACU护士更需要强化准入门槛、加强培训。我们殷切希望国家主管部门能够加快制度建设, 以规范各种乱象, 有利于PACU护士的健康发展。

5.2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人文教育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善于把传授医学护理知识与传播人文精神结合起来,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将人文关怀内化为PACU护士的自觉行动,能在实践中使学生巩固加深所学专业知识,对课程目标起强化作用。

5.3 建立规范化毕业后培训基地,开展毕业后教育。建议在PACU护士确定编制的基础上由各省、市、自治区卫生厅选择麻醉科、1CU、疼痛科建制齐全,手术量>5000台次/年的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建立麻醉护士临床培训基地。培训内容主要侧重于麻醉专业新理论、新技术的掌握和规范化的技术培训。

5.4 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PACU在我国建立的时间相对较短,可结合其发展、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实际需要进行教材的修改与完善,还可以出版相关专业培训的书籍。

5.5 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举办专业教师培训班,提高专业教师的理沦基础、操作技能和教学水平,开展教学研究工作,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和优秀课件交流。力求从事PACU护士培训的教师尽快达到较高的水平。

5.6 建立反馈体系。护士长与带教、非带教教师之间经常交流,及时反馈教学情况以及教学以外的工作表现,如理论与实践是否相结合,是否规范了自身行为,发放对护士的满意度调查表。根据培训学员的评价和建议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内容,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使培训工作能够持续改进。

5.7 逐步探索PACU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麻醉学专业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国外的PACU护士工作及其教育已自成体系,形成独立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麻醉医学的发展。我们可以从新护士规范化教学人手,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继续完善PACU护士继续教育制度,从而逐步探索出一条麻醉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道路,培养出本专业的护理专家,持续推进麻醉护理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家红,杨青,郑星兰,等.儿科ICU专科护士培训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05—408.

[2] 戴曼晖,李思.手术室护理管理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1):2319-2320.

论文作者:吴昉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2

标签:;  ;  ;  ;  ;  ;  ;  ;  

麻醉复苏室护士培训模式的实践与发展思路论文_吴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